《稻城》和《離騷》
無枝 著
昨天黃昏,和采蘿在湖邊散步討論小說的時候,我還說:“我會不會今晚就夢見去了稻城,然后起來,就一氣呵成。沒有去過稻城亞丁,也寫成《稻城》這一章,或許就像蘭波寫成《醉舟》一樣!”竟然真的夢見只身去稻城、亞丁,還寫了一篇又一篇的文章。也可能是臨睡前讀了幾篇有關稻城的游記,看了一些藍天、白云、草甸、雪山的圖片,再構思了一下小說,也就做了這樣一個夢。
我從夢中醒來,還是凌晨三點,我一直試圖再睡,可一直睡不著,發了一條微博,又想了很多。我想,這一章應該打破前面的敘述手法,能不能夠分為兩節,第一節承前啟后,第二節就干脆引用竹惠娟試著寫的一篇游記,變成用一人稱敘述也還不錯。另外,我還想到其他幾章需要有修改的地方,想來想去,我就按捺不住,打開電腦寫了幾百字。奈何我的電腦撐不住,一會就沒電了,只有等到來了電再寫。
躺著還是不能睡,肚子也咕咕叫。一直到五點多,天蒙蒙亮,我就跑出去買在自動購物機買了一個沙琪瑪和餅干充饑。我站到陽臺,守著滿是蛙鳴和雨聲的清晨,覺得天地很靜。夜雨一陣細,一陣大,直到天大亮,淅淅瀝瀝的雨聲也就沒了,電也來了。
我打開電腦,寫了兩段,又想起昨夜夢醒過后腦海里莫名其妙閃出的一個完全不應景的命題:《荷馬史詩》是西方的《離騷》嗎?我覺得真奇怪,怎么會想起這樣一個命題,這會是我原創的命題嗎?我試著解答一下這個命題,細細想來,還別說,這《荷馬史詩》還真有幾分像《離騷》。
司馬遷在《屈原賈生列傳》中說“離騷”的意思遭遇放逐,遭遇憂愁,王逸在《楚辭章句》中說“離騷”就是離愁別緒,那《荷馬史詩》寫的是英雄、神話,有遭遇憂患和離愁別緒嗎?對的,《離騷》中也有山鬼等神話傳說,只是《離騷》中的神沒有《荷馬史詩》中的神所具有的英雄氣概和人性。上部《伊利亞特》,特洛伊不是遭遇了像楚國一樣的憂患嗎,雖然希臘聯軍和特洛伊算是兩敗俱傷,可最后特洛伊還是遭攻陷。下部《奧德賽》寫的是希臘英雄奧德修斯返鄉途中的漂泊經歷,只是與屈原不同的是,奧德修斯一家大團圓,屈原是投江自盡!
《荷馬史詩》是西方文學的奠基作品,是西方文學中英雄主義和浪漫主義的源流,對西方后來的很多作家創作都有很大的影響和啟發,甚至直接被作為素材。莎士比亞、歌德、托爾斯泰都從《荷馬史詩》中獲得過豐富的文學靈感,甚至有評論家極具夸張地說,整個歐洲文學不過是對一部《荷馬史詩》的一系列注解。在中國文學中,風騷并舉,楚辭也是所謂的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源流,《離騷》也影響了一大批后世的中國文人,司馬遷不用說,后最熟知的就是李白、李賀,還有蘇東坡了!
《荷馬史詩》和《離騷》都是詩,都是較長的詩,只不過前者是史詩,后者是抒情詩,《離騷》也有很多敘事的地方?!逗神R史詩》我是沒有讀完,其中《奧德賽》還是看的簡本,所以要我很精確地比較《荷馬史詩》和《離騷》只能是一個笑話,我只能是偶有興致,淺嘗輒止。《離騷》自然沒有《荷馬史詩》長,可要人背,還是不容易的,記得當年除夕夜,我還裝模作樣地背《離騷》,也還是沒有背完。當然,這是因為沒有堅持,我堅信只要有足夠的耐力和時間,沒有哪一本書背不完,背七八十萬字的《紅樓夢》都是可能的!
當然,《荷馬史詩》和《離騷》還有很多有差別的地方。很明顯的是,《荷馬史詩》并非荷馬一人所作,而是世代傳唱的產物,可以說是集體創作,而《離騷》這是屈原一個獨立完場的一篇長篇抒情詩。同時,屈原的這部作品有很強的諷諫的政治色彩和愛國主義,而《荷馬史詩》突出的則是英雄主義。
我始終覺得在比較文學中,對用來平行研究的作品,能透析“異曲同工之妙”就很好,再多說,就會產生很多附會的闡述,很多所謂的比較文學大師都不例外。我今天沒來由地想到了《荷馬史詩》和《離騷》,斗膽試著作了一下比較,誠感惶恐。
2013.05.15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