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地震發生五個小時以后,全國幾乎所有衛視都在關注雅安。某電視臺在采訪中國地震局某官員兼專家的時候,該專家從專業的角度對地震侃侃而談,談地震的來源,地震的分級等等,一邊是武警官兵手忙腳亂的救人現場。我真想沖進電視,殺了這個所謂專家。
他說的一切,都很專業,很學術,很官方,但對于地震本身來說,毫無意義。
大地震發生后,中央電視臺主播長嘯先生,在采訪的時候,雅安市委書記開始匯報工作:地震發生后,中央人民政府,四川省委省政府,雅安市委市政府和各縣委縣政府,各級領導高度重視,迅速反應——然后長嘯打斷了他:“這些我們知道的可能比你還多,說說措施吧!”
我建議,如果以后有人編寫中國地震史,一定要把長嘯先生寫在歷史最重要的一頁。
作為一名中央電視臺主播,長嘯敢于打斷雅安市委書記的匯報,他是真正有良知的主播。
大難在前,人命關天,我們實在沒有心情,也沒有耐性去聽哪個大官是不是迅速反應,高度重視。我們需要的是結果,是整個社會對災難救助的反應,是對每一個生命的珍重。
當那位專家在電視上如數家珍地講述自己對地震方面知識的透徹認識的時候,我感到一種比地震本身還悲哀的悲哀。2008年,汶川的傷口還沒有完全愈合,2010年,玉樹的眼淚還沒有擦干,2013年,雅安的哭聲再次撕心裂肺。為什么我們的預測總是這么低劣,為什么我們的傷亡還是如此慘重,為什么在地震的時候,重慶成都還有人恐慌跳樓逃生墜亡!
我們老百姓對地震常識的普級,太匱乏了。雖然中國有很多的高級知識分子。
雅安地震發生后,我堂哥在教他的女兒,遇到地震怎么辦,一些基本的自救知識。
我想起中學的時候,讀了五六年的地理課,我知道地震是怎么發生的,我知道地殼是怎么構成的,我也知道什么叫環太平洋地震帶,我甚至還清楚地記得什么是震源、震中、震級和烈度,我知道環太平洋地震帶包括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阿留申群島、堪察加半島、日本列島、臺灣島、菲律賓島和新西蘭,也知道歐亞地震帶又稱喜馬拉雅——地中海地震帶,它貫穿印度尼西亞西部、緬甸,我國橫斷山脈、喜馬拉雅山脈、帕米爾高原和地中海及其沿岸。但是這些知識對于像我這樣不會去中國地震局工作的人來說,現在只能是一堆垃圾。
沒有用的知識,就像沒有用的家具一樣,根本沒有任何正能量的意義。
為什么我們不教一些:遇到地震了,怎么辦的常識,卻要教一些生吞活剝的知識?
沒有知識的人民,可能只會延緩發展的速度;但沒有常識的人民,可能喪失生存的能力。中國的教育,似乎在想著把每一個人都培養成竺可楨,但是結果是,就算每個人都想成為竺可楨,但國家提供給我們的平臺,就那么幾個。想成為竺可楨,努力,也未必真的有機會。
這個社會,有更多的,像我一樣的人,每天工作,生活,遇到地震的時候,我們關注和關心的,不是地殼的運動,也不是震源震核到底是什么東西,我們只想知道,應該怎么辦?
當天崩地裂的時候,我們努力回憶起的,居然是那些為了考試通宵達旦熬更守夜曾經背誦的知識!而沒有一點點應急的常識,怎么救別人,怎么救自己,怎么救一救我們這該死的教育。我多么渴望中國有多幾個長嘯,打斷我們的苦口婆心的老師們:“這些,我們都知道,還是講講常識吧!”作為普通的大多數,我們更看重的,不是知識的淵深,而是常識的實在。
我讀了這么多年書,根本不知道發生水災后怎么自救;也不知道發生地震后怎么自救,北京發生水災后,我知道了;現在,連續幾年的地震之后,我也知道了。我們都是在災難中,才學會了基本的求生和救人常識,但這樣來獲取常識的代價太昂貴了,而我們曾經幾千個日日夜夜學習的那些知識,卻在這個時候毫無用處。我不否認知識是寶貴的,它可以改變命運;但常識才是無價的,它首先能夠讓我們生存下來。沒有知識的社會,最多落后,缺乏常識的社會,可能會滅亡。當我們在追求是什么的時候,應該好好想想一另一個問題:怎么辦?
是什么和怎么辦之間,并非一定需要邏輯因果。就像我們可以不知道地震到底是一個什么東西一樣,但我們不能不知道發生地震的時候,自己該怎么辦!可是偏偏,我們可能在地震發生的時候,知道了關于地震的一切標準答案,卻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看到明天的陽光。
我們的學習沒有轉變為生存的能力!而生存的能力,實際上高于一切知識,一切科學,一切道德,一切宗教。因為只有生存下來的物種和民族,才有資格去談論發展,談論未來。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