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神話小說兩大巨擎便是《封神榜》和《西游記》。從成書時間看,西游記早于封神榜,但從故事發展來看,封神榜則早于西游記。二者的人物組成并不相同,但有相通之處。
《封神榜》這個時期,主要勢力是闡教和截教,此外還有妖和西方教。闡教和截教同屬于鴻鈞老祖德門下,所以說,闡教和截教是同屬一門的。從闡教門下的稱呼看,闡教和截教在封神榜之前,都是屬于仙這一族群。當時還沒有神,封神榜的目的就是將闡教和截教下的門徒以及妖里面的杰出者任命為神這一族群。
所以說,神是相對于仙低一等級的。再說妖。從書中可以看出,妖是單獨存在的一個族群,這個族群主要是那些由各類生物及非生物通過吸收日月精華,自行修煉成的。從法力方面看,妖和其他仙差距并不大,但由于不被闡教和截教接納,而只能游離在外,成為妖。倘若被闡教或截教招收,就可以順理成章的稱仙。
還有個西方教,聽名字就知道是佛教的前身。當時的西方教還是很弱小的,從其門下弟子來看,應當是屬于開創期,西方教除了接引準提外,幾乎沒有什么強人。這是封神榜時期的勢力分布。
封神榜之前,仙的首領有截教的通天教主和闡教的元始天尊。但到了西游記時期,仙已經沒有名義上的首領了,從行為上看,已經屈從于玉帝了。
而原來的仙派首領通天教主和元始天尊也退隱了,這二者的師兄太上老君反而成為受神領導但卻超然于神的一個特殊人物。這個變化是很奇怪的。封神榜從結果來看,是仙派肢解截教的過程,通過肢解截教,架空通天教主,達到闡教獨掌大權的目的。此時創立的神不過是一個等級低于仙的族群,不論實力,還是勢力,都遠遜于仙。但發展到西游記時期,二者正好調位,神反而成為高于仙的族群,仙成為受神保護的族群。
通過這個兩端點的表象,我們可以合理猜測連接這兩端點的連線情況。我認為,在封神榜之后,曾經發生過一次巨大的變動,這個變動導致了闡教解散,使元始天尊喪失了仙族的指揮權而淪為光桿司令。在這次變動中,神獲得了極大的發展,并且有可能實現了從部落組織到中央集權組織的轉變。而這里,還有一個極其隱秘的人物,就是太上老君。
我認為,在這次變動中,太上老君起到了破壞闡教興立神的作用。在封神榜時,太上老君還無權無勢,但到了西游記時期,一躍而為雖受命于神的首領玉帝,但地位遠高于任何神的一個特殊境界。有句話說:誰受益,誰嫌疑。太上老君獲得這種特殊待遇,絕對不可能是無功而受的。況且,按照神最初的實力,是不可能讓闡教解體的。
在封神榜時期,佛還是稱作西方教的,這個教很有趣,只有兩個高人:接引和準提。而到了西游記時期,則改西方教為佛教了,并一躍成為與神并肩的強大勢力。從西游記描寫中看,此時的佛人員數量并不比神多,也不比仙多,但綜合實力卻絕非神仙可以比較的。
從佛的人員組成來看,西游記時期的佛很大一部分都是封神榜時期仙,而且還有很大一部分既受職于神,也隸屬于佛。這是很讓人費解的。根據前面講述神的轉化過程中有一個隱藏歷史,我認為,正是因為那個巨大的變動,使仙的組織闡教在倒閉解體后,一部分依附于神,一部分投靠了佛。在那個變動時,闡教的解體絕對和神有某個協議,就是仙受神保護,而且保留仙這個頭銜。
從理論上看,這與“一國兩制”有很大的相似性。闡教中有很大一部分則沒有投到神的保護傘下,而是改換門庭,成為了佛的一員。從佛有部分人員從事神的職務,而且神遇到巨大問題時,會向佛求救,可以看出神與佛是同盟關系,而且這種同盟關系類似于孫中山時期的國*合作。當時很多黨員就在國民黨政府供職,同時保留***身份。
通過這些,我們可以認定,在那次隱藏的變化中,其結果肯定是肢解了闡教,攻擊方就是以神為主體、佛為同盟者、太上老君為內應的同盟組織。其結果就是神與闡教達成協議,闡教中不愿接受協議的就投靠為佛,神與佛瓜分了闡教。
至于后來佛道兩爭到底爭出來個什么結果了嗎?我只能說,不一定,《西游記后傳》不是很明確的說明佛道一家,共結連理對抗東山再起的魔族了嗎?你看現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和尚與道士不是一直和平共處嗎?
到底是邪不勝正?還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至今還依舊是個謎。孫悟空學藝歸來后以為自己真的是天下第一,于是去大鬧天宮,最后被如來鎮壓。如來后來被魔族打壓受輪回之苦,最后還是孫悟空救了整個三界,這就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所以,自己有了一些成就,永遠不要以為自己就是一根蔥一顆蒜了,因為真正的高手都是大隱隱于市,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女媧尊為九魔之首,卻也曾經被通天教主打的手足無措,而盤古大神貴為開天辟地之神,卻也晚于混沌,而創造混沌世界的創世大神更不知曉是何人所創,所以說,渺小的人類,不要再為自己的一點成就而感到有多偉大了,其實那都不值一提,知足常樂可以,但自滿自足自負就不行了。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