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秋收前夕,爺爺已瘦得只剩下一把干骨頭,不再進食進水,后事在即,爺爺的生命到最后關頭,還能拖延這么長久,真是讓人不可思議,堪稱奇跡,爺爺好像知道要拖延到什么時候互去,才死得自自然然,完成他一生最高的成就,還有什么比死得自自然然,更能算是一個人一生中,最高的成就。
在爺爺的生命的最后關頭,全由奶奶一人,無微不至地對爺爺進行日常照料,功不可沒,在一個人生命的最后關頭,什么養兒防老,一點也靠不住,如果沒有奶奶的照料,恐怕爺爺死了都不會很快有人知道,奶奶也曾有過怨言,說是等爺爺死的時候,她也不會喊人來,這是奶奶能夠說出的最生氣的話。
2、 秋收前夕的某一晚上,父親大人好像是通過抽簽的方式,正式獲得了爺爺后事的主辦權,而伯伯則以后負責主辦奶奶的后事。
父親大人因獲得了爺爺后事的主辦權,就喜形于色,得意洋洋,激動不已,如同中了獎一樣。
原來,爺爺這幾年,苦心積攢了四千元錢,專門用來補貼辦理他的后事,沒有人能比爺爺更加關心他的后事,父親大人獲得了爺爺后事的主辦權,也就獲得了四千元的補貼,父親大人有了這四千元的補貼,就可以大顯身手,借花獻佛,風風光光地辦理爺爺的后事,作好爺爺留給他的最后一篇文章,了卻一個重大的人情。
母親大人也很高興,其實母親大人一直就跟爺爺是冤家對手,爺爺的后事能給母親大人帶來莫大的歡慶,大快人心。
3、10月18號,愚耕家里與伯伯家里開始聯合起來搞秋收,團結互助,齊心協力,并從當晚開始,伯伯與父親大人輪流到奶奶家里過夜,盡最后的孝道。
4、10月19號午間時候,愚耕抽空給奶奶家挑水,碰巧大姑父、大姑姑也抽空專程來看望爺爺,并將爺爺抬出來曬曬太陽,愚耕也在一旁看了看爺爺,只見爺爺的表情相當異樣,無法言形,震撼人心,大姑姑更是忍不住流下了眼淚,喉嚨也明顯哽咽住了,相當難過。
可就在下午秋收的時候,母親大人卻還大言不慚地預言,爺爺在最近十天,甚至十五天之內,是不會死的,她憑她的觀察力與判斷力,就可以打這樣的包票。
愚耕見母親大人竟有如此德性,十分惱怒,并予以駁斥,說是大姑姑午間見到爺爺那個樣子,馬上就忍不住,流下了眼淚,連話都不想說出來,母親大人卻不以為然,固守己見,可惡之極。
5、10月20號,中午一點多的時候,爺爺竟一聲不響地就突然去世了。
就數奶奶哭得最為悲慘凄惻,捶胸頓足,叫苦連天,并有暈厥之狀。
伯伯也是痛哭流涕,嗚嗚咽咽,嗡嗡噥噥,發自內心很有感染力。
伯母也是眼淚汪汪,喉嚨哽咽。
母親大人本該要一展哭喉,甚至就地滾打,尋死覓活,可母親大人反倒顯得鎮定自若,處之泰然,多少有些心虛的神色,安守本份,老老實實,真是好人怕歹人,歹人怕死鬼。
父親大人表現出的那種德性,顯然激動興奮強過了悲痛哀傷,父親有點要哭的樣子,但一點眼淚也沒有流出來,好像知道爺爺生前不希望有人為他的去世過度悲傷流淚,父親大人還強忍著大放厥詞,首先在父親大人看來,人死不能復生,安排后事,才是當務之急,他沒想到,爺爺會死得這么突然,接著父親大人又宣稱,爺爺生前一點病征都沒有,完全屬于老死的,死得很輕松,死得很安詳,就好像打瞌睡那樣,說死就死了,一點痛苦也沒有,是爺爺生前修來的福氣,父親大人還從專業的角度宣稱爺爺的尸體入棺后,不會產生任何異味,更不會流精汁,好像父親大人知道,爺爺生前不希望,因為他的去世,而產生一些陰森恐懼的氣象,爺爺的去世完全是喜喪。
6、 愚耕顯得也很平靜,一句話也不說,一點想哭的感覺都沒有,愚耕集中心思,回想起昨天午間時,見到爺爺的那種表情,這才覺得,好像爺爺昨天午間時就死了一回,愚耕完全被一種從沒有過的說不出的強烈感覺震懾住了,愚耕好像頭一次真正體會到生命的份量,體會到自然規律的無情。
7、 在主辦后事期間,每天都好像過節一樣紅火藥味熱鬧,人多事雜,雖然時不時會用高音喇叭,播放出一陣陣的哀樂,但還是不能渲染出真正哀傷的氛圍。
8、 10月24號吃早飯的時候,奶奶忍不住私底下向愚耕訴起怨來,明顯對父親大人昨晚上的表現大為惱怒,并對伯伯昨晚上的處境,深表同情。
父親大人與伯伯并不合得來,平常都井水不犯河水,相安無事,但只要互相牽扯上,就難免出現矛盾,在主辦后事期間,父親大人與伯伯肯定會互相牽扯上,矛盾也就在所難免,其實這樣的矛盾非常有利于家族內部的團結,并非壞事,要勇于面對。
奶奶這回卻氣乎乎地大致告訴愚耕,在昨晚上,父親大人與伯伯吵起來了,而且吵得很兇,到最后伯伯因吵不過父親大人,就哭起來了,哭得很凄慘,聽奶奶說,昨晚上父親大人好像主要是責怪伯伯不該侵犯他在主辦后事期間,至高無上的權力,如果伯伯還多嘴多舌,插手插腳的話,他就要讓伯伯滾開一邊去,結果伯伯實在招架不住,也就只好哭,好生委屈。只差沒有把爺爺從棺材里抬出來評理,爺爺生前最不愿看到在舉辦他的后事期間,產生一些家族內部矛盾。
愚耕還不清楚,昨晚上到底發生了什么事,使得父親大人竟會說出那么混賬的話,愚耕可以肯定,父親大人實在是欺人太甚,可惡之極,并為伯伯感到冤枉,愚耕再想想父親大人平常的那種個性,特別是在爺爺去世后,父親大人更加趾高氣昂,威風八面,使得愚耕的氣就不打一處來。
所以,愚耕聽到奶奶訴怨后,反響強烈,怒火中燒,痛心疾首,予以譴責,說是父親大人在爺爺去世后,根本就沒有哭過一次鼻子,他簡直就不是人,他竟然要伯伯滾開,就滾開好了,讓披麻帶孝的活,也干脆讓他一個人全包了,愚耕以前可從來不敢這樣說話大口氣,好像爺爺的去世,也提高了愚耕在家族中的地位,竟敢針對父親大人與伯伯之間的矛盾評理,口氣也確實不小。
9、 母親大人在主辦后事期間,也得意洋洋,歡心鼓舞,活躍異常,節慶有余,好像是在辦紅門喜事一樣,愚耕就曾當著母親大人的面,表示很想要把她弄哭一次,不然太不像話啦。
10、 10月26號,就正式舉行葬禮,整個葬禮的隊伍,浩浩蕩蕩,前后有一兩百米長,鞭炮聲,震耳欲聾,樂隊聲此起彼伏,人聲嘈雜,哭哭啼啼,就連母親大人也一展哭候,絕對是真哭。
葬禮的隊伍,每到一處,又會有人爭相觀看,探頭探腦,咂嘴咂舌,津津樂道,整個村子都為之沸騰起來。
爺爺在天有靈也可以安息了,并保佑后人平安,則感恩戴德,容貌長存。
1、10月27號,愚耕家與伯伯家,又聯合起來接著把秋收搞完了。
秋收剛剛完畢,愚耕就感到勢態緊迫,戰火馬上就要被點烯。
無論如何,父母親大人再也不能容忍愚耕繼續賴在家里,愚耕已經賴在家里兩個多月太不像話了,爺爺的后事已辦完了,秋收也結束了,愚耕是一定要出門去,最好過年也不要回來。
愚耕寧死都不愿繼續賴在家里,愚耕賴在家里兩個多月,像坐牢一樣,是愚耕人生中的最低谷,愚耕出門去,就等于是走出最低谷,等于是重見天日,再也不必看父母親大人的臉色,高興還來不及呢。
愚耕感到困惑,感到壓抑的是,他再也不愿受到父母親大人的遙控指揮,再也不愿讓父母親大人當包袱一樣,把他轉來轉去一,再也不愿像以前那樣打工,再也不愿因為害怕呆在家里,而盲目出去打工,一點理想也找不到。
愚耕痛定思痛,不想重蹈覆轍,愚耕心里面還念念不忘,想到海南島去走走看看,迫切希望能實際行動起來,放縱激情,為所欲為,愚耕除了想去海南島再也不想別的路子,反正好歹要去過海南島再說,愚耕自從想起要去海南島,就注定這種想法,遲早會要產生效應,愚耕就是這么一個特別特別情緒化的人。
2、 愚耕情知,父母親大人絕對不會允許他去海南島,父母親大人自有他們的如意算盤,父母親大人已成為愚耕的最大絆腳石。
愚耕只要想一想,如何面對父母親大人,就渾身癱軟,灰灰沉沉,看作是他命中的克星,哪還有勇氣與信心,斗得過父母親大人。
愚耕暗下決心,欲要與父母親大人斗爭到底,不到最后關頭,決不放棄去海南島的想法,哪怕情知斗不過父母親大人,也要讓父母親大人明白,反正他是下了決心要去海南島,就算這次去不成海南島,下次還是要去海南島,非要去次海南島不可,只要他最終去成了海南島,就等于是戰勝了父母親大人,愚耕并不否認,他與父母親大人賭氣,是他去海南島的重要理由之一。
愚耕并沒有過多地想象出,去海南島要做些什么,愚耕只模糊地想成是,去海南島走走看看,可愚耕情知,父母親大人顯然對他早有一個非常明確的安排計劃,又切實可行,幾乎使得他別無選擇。
3、 愚耕強烈感覺到戰火還沒有點燃,他就處于弱勢,困難重重,力不從心,使得去海南島比登天還難,越是這樣,愚耕越想去海南島,天可憐見的他如何才能擺脫父母親大人的掌控,只要能讓他去得成海南島,是死是活,都與父母親大人不相干,無怨無悔,如果他迫不得已,最終還要順從父母親大人的安排,就意味著他已自暴自棄,茍且于世。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