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作《拾瓶記》發表在《世界日報》上后,文章的電子版讓遠在國內的朋友從網路上看到了,令朋友大吃一驚,幾乎不敢相信這是真的。他有些心急如焚,對我的生活處境特別關注和擔憂了起來。朋友有這樣的反應并不奇怪,因為我的文章是以第一人稱寫成的,很有點親身經歷的味兒。朋友來個對號入座后,我就是故事主人翁的原型無疑了.他迫不及待給我發來了電子郵件,小心翼翼、拐彎抺角地詢問我:“你該不是在異國他鄉,淪落到靠撿破爛為生這個地歩吧!你在他鄉真的還好嗎?要是那里沒有你的立足之地,生存空間又是如此的惡劣,干脆回流算了,何必受那份洋罪!在國內,要尋找到魚得水的生存環境,還不是小菜一盤!”
朋友的話雖然不多,但足以令我動容。那遠道越洋而來的深情關愛,及聲聲殷切的問候,令我有如沐春風、如置身對方懷抱的感覺.我當然是激動不已,興奮異常.我知道,這是千真萬確的一往情深啊,非知己朋友不會有此詢問!其中洋溢出來的深情厚誼,足以讓我刻骨銘心,難以忘懷.要說言謝,就算是用盡了自己腦里粗淺的字詞,也是無法盡情且完整地表達出來的.
的確,故事的主人翁并非是我,但不能諱言,里面確有我和所有新移民的影子,它千真萬確地昭示著,這是大多移民生活的一個側面.試想,在成年后移民到完全陌生的現代化都市,文化教育的相對空白,對環境的一無所知,加上語言的障礙與隔膜,讓自己恰似學齡前的兒童,無法用最基本的語言,自由自在地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情感與訴求.近乎啞巴的自身條件,過著沒有語言的生活,只能局限于華人圈子里,就算在尋找職業的征程中,自然就毫無優勢可言了,連起碼的尊嚴也沒有,不好于舊社會的下人,令人悲傷心酸.而其中少數人,不得不以拾空瓶謀生,也就不足為奇了.倒是教人更苦惱的是,那些本是同根生的華裔老板,得益于時間上的先機,成了先到為君的捷足先登者。雖然所辦的行號不大,卻是一副老板的囂張十足,將人性的弱點發揮到極致,在職場里,肆意魚肉甚至壓榨那些后來者,讓新移民的生活更顯枯燥乏味和孤單無助,現實離殘酷的邊緣也不遠了!
因為自己喜歡寫作,目之所及,就有了寫之不盡的題材,我試圖用自己那支笨拙的筆,去描繪他(她)們無奈跌宕的人生.
可以說,主人翁的經歷,不啻是身處底層的新移民的一個縮影.我中有他,他就是我,全是蕓蕓眾生的影子,無需羞慚,也不必臉紅.彼此都是這樣,蹣跚在同一條起跑在線,艱難地在他鄉奮力前行!
無論你是誰,來自何方,你當然有回去的空間和自由.但是,既然選擇了目的地,就沒有理由臨陣退縮,成為軟弱和懦弱的子民.事實上,移民的新生活,荊棘固然是滿布,但成就美夢者也是大有人在,并非空洞無物,空中樓閣.當然,所有的這一切,都需要時間和機會。只要越過了沼澤和風雨滿布的艱辛地,未來肯定不是一場夢!美國夢和中國夢都一樣,是建立在辛勤的雙手里和不懈的奮斗中!
要問你在他鄉還好嗎?真是一言難盡,我只能這樣安慰自己和朋友:同在藍天下,任何的社會環境都是大同小異,世上從來就沒有不勞而獲的果實.面對新環境,凡事都需要一個適應的時間過程.如果能做到隨遇而安,自然就可以境由心造了.也許只有這樣,才能扎下根來,豪情滿懷地、用汗水和智慧去開拓自己的明天.過有得有失,苦樂同在的生活!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