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鎖關是建在三峰口的一座城樓般石拱門,是經五云峰通往東、西、南、中四峰的咽喉要道,鎖關后則無路可通,所以又稱為通天門。杜甫《望岳》詩中,“箭栝通天有一門”句指的就是此處。道家認為,華岳為仙鄉神府,只有過了通天門,才算進才算進入仙境。所以有“過了金鎖關,另是一重天的”的民謠。
金鎖關前后路兩邊的鐵鏈上,是千萬把游客鎖在上邊的鎖子,稱為“連心鎖”或叫“同心鎖”。全是夫妻或有情人上華山時買一把或一人買一把鎖,到金鎖關鎖在一起,然后將鑰匙仍到懸崖下。關于金鎖關夫妻共同系同心鎖。
一條鏈上千萬把鎖,哪一把是你,哪一把又是我?雖然,沿途的鐵鏈上,都鎖滿金鎖,但金鎖關的鎖卻更有一番含義。
民間相傳,三圣母因與應試舉人劉璽相愛成婚,惱了哥哥惡神二郎楊戩,將其壓在西峰巨石下,幸有玉皇大帝賜的護身金鎖才免一死。劉璽赴京投考,金榜題名后,來到華山尋找圣母。圣母在山神、地仙的幫助下,二人逃至三峰口,不巧又遇巡山歸來的惡神楊戩。圣母便用護身金鎖,把她和劉璽的腰帶同鎖于路旁的鐵索上,并將鑰匙拋于懸崖之下,表示至死不分離的決心。后來人們在這里依險筑關,據說因此得名,相沿成習,自古至今。
金鎖關,風景獨秀。攀上去時,已是午后,金光閃閃的平安鎖重重疊疊,紅艷艷的彩條迎風飛舞,像燃燒的一團團火,紅的耀眼,紅的讓你心動,環繞四周的是古松蒼翠,奇石林立,風光迤麗如入仙境。在這里鎖金鎖,是一件非常莊重的事,三圣母和劉璽的愛情故事讓我感動,但最讓我刻骨銘心的是那種艱難的爬行,最驚險的地方,我是膝蓋跪在石階上一點一點挪上來的,此時,麻木了的雙膝開始隱隱發疼,但距離南峰還很遙遠,繼續爬還是往回返?可以說,金鎖關是一個關口,去南峰西峰東峰必經此關口,而且,無論是誰爬到這里已經是耗盡了全身的氣力,抬頭再望那萬仞峭壁,多數人只能望極頂嘆為觀止,但爬過的那些天險之道已經將體力和士氣耗盡,在金鎖關鎖了鎖就返到東峰或者西峰,南峰真的是那么難爬嗎?華山,你在考驗我。
我在金鎖關買了鎖,這把鎖的價格要比山下貴三四倍,但我還是買了它,也許,來華山的意義都系在這把鎖上,我像在完成一件非常莊重的事,鄭重其事地把它鎖在那鐵鏈上,把鑰匙攥在手里,然后雙手合一,面朝華山極頂南峰,默默地祈禱:愛我的耶穌基督,此時,我能夠走過這天險之道,是你給了我力量,是你與我一路同行,你讓我體嘗天路歷程的艱難,體嘗攀登生命之巔的不易,余下的路程無論多么難走,我相信,只要你不松開我的手,不離開我的左右,我會看到你賜予的最美的景色。領略你給我的十字架的榮耀。阿門!
鑰匙飛向萬丈深崖,此刻,我真想對華山高喊:“我鎖住了……”鎖住了什么?平安還是愛情?但我什么也沒有喊出來,只是默默地撫摸著這把鎖,今生我還能再來嗎?即使再來我還能認出你嗎?歲月也許會給你涂上一層斑斑的銹,也許,在我一轉身之際,就不知道那把鎖屬于我,但華山為我作證,蒼松為我作證,天地為我作證,主耶穌為我作證。無論過再過多少年,無論我死去還是活著,無論我在海角還是天涯,無論地老還是天荒,我已經把今生的愛鎖在了這里,永遠不會改變。夢飛,你聽見了嗎?就算我們還要經歷千年的輪回,萬年的修煉,我相信,那根迎風搖曳的紅彩線會召喚我們在三生石前相見,這是命定的,因為我已將這份愛在華山鎖定,不為今生只為來世。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