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武略
(1)安生年
臘月二十三,農歷小年,是灶王老爺上天言好事的日子。
要在往年里,到這時日,村子里便有些許年味了。說有年味,無所謂就是村里人該趕集的趕集,該上店的上店,忙活著準備年貨了。而瞧今年,金光村人對過年的熱情卻差了些。難怪,大伙個個鬧心著呢,誰還有心思忙著過年呀。瞧村里的拆遷動員小組員們唄,除了天天上門動員搬遷,沒旁二事,大伙不鬧心才怪呢。也是,忙活一年了,全村人本想著好好置辦置辦年貨,一家老少熱熱鬧鬧地圍坐在一塊,或就菜喝杯小酒,或吃些水餃,再說說閑話,扯扯一年的趣事呢。這可倒好,上級領導非讓大伙裹起鋪蓋卷找地兒逃荒去,這立馬大過年的日子了,叫誰不著急上大火呀?
說實心話,大拿宋吉臣倒是沒慌著。早晨起來他二事沒干,就去找大兒子宋松了。進了門,他直臉說:“老大呀,今年還是老規矩,過年都湊到一塊去。”
宋松聽父親話說的堅決,說:“成,爹,我聽您的。”
“嗯,就這事,沒旁事我回了。”
宋松媳婦馬秀云聽公公來說了這句話就要走,說:“哎喲爹,您就是不來說一聲,我們也知道到時候湊過去。”
月月還躺在床上呢,聽見了老爺的說話聲,脖子伸出被子外,說:“老爺,我問問您,過年的紅包,您準備好了嗎?”
聽到孫女的問話,宋吉臣又回身說:“呵呵,乖月月,老爺早就準備好啦。那老爺問問你,你這次考了個老幾呀?”
“嗨,老爺,我說第二,沒人敢說是第一,您說我考了個老幾?”
“嘿嘿,別瞧我家兒女上學不中用,可沒尋思到孫女這一茬上就出息了。”
馬秀云聽罷公公的話語,說:“嗨,爹,您可別夸她。再說了,畢竟是個丫頭,早晚是人家的……”后半句,馬秀云是壓低聲音說的。
宋吉臣聽大兒媳說這話,反駁說:“瞧你這話,我就不樂意聽,孫女咋著了?你沒見街頭墻上的標語嗎,‘女兒也是傳后人’!”
“嗨,爹,標語是標語,現實可不是這樣的。”
宋松聽罷也說:“就是,爹,正因為現實中女兒不是傳后人,上級領導才安排人寫這番標語呢。”
“嘁,你這澀孩子,說話不著調兒。除了你,你姐跟你弟家,一家一個閨女呢,我瞧蠻好嘛,特別是她們仨湊到一塊的時候,唧唧喳喳地鬧,我瞧著可高興啦!”
聽父親這話,宋松不吱聲了。馬秀云心里道:“你說也是,我不爭氣,大姐跟她嬸子也不爭氣,一人養了一個丫頭片子。”
宋吉臣不再扯絡這事,又說:“老大呀,今天是沈村大集,沒旁的事,你趕趟集去吧。”
宋松聽此,為難地說:“別介,爹,我可忙呢。”
“忙?你忙啥呀?”
“哎喲,爹,我不是在拆遷動員小組里嘛,吃了飯還得繼續跟隨組長動員去呢。”
“嘁,就你們那破動員小組,動員成了才怪呢。”
“不成?您咋知道我們動員不成呢?”
“你也甭管我是咋瞧出來的,反正我感覺你們是竹籃子打水——一場空。”
宋松聽父親的話語,又說:“可我是動員小組一員嘛,就是不成也不能不去呀。
馬秀云也說:“就是,月月他爸,咱爹說的沒錯。再說今天是小年,大伙都忙著伺候灶王老爺上天言好事去呢,誰還樂意聽你們的狗叨叨?還是趕集去吧。”
宋松見妻子張了嘴,只得答應趕集去,但最后還是說:“月月她媽,吃了飯你到村委里說聲去,省得到時候人挑我的毛病。”
馬秀云說:“成,我給你請假去就是。”
宋吉臣安排完了,出兒子家院門,回家去。進了自家門,宋吉臣見老伴正撅著屁股往灶臺邊墻壁上張貼灶王老爺的圖像呢,于是上前拍了拍她屁股,說:“呵呵,你這老嫲子,腿腳還怪快哩!”
宋松娘回頭見是宋吉臣,嗔道:“瞧你這死老頭子,真是越老越沒正行了,當著灶王老爺的面,咋能亂摸人的屁股呢?”
“嘿嘿,也是。可,灶王老爺,晚上您去說事時,千萬別把我辦的這瞎事捎帶著嘟嚕出來喲!”
聽老頭子當了真,宋松娘說:“要不這樣吧,我再給灶王老爺加上一盤菜,讓他多吃點,堵住了嘴巴,他就不說你這事了。”
宋吉臣九十歲的老娘,宋家老老嫲嫲,這會兒也自個穿衣下床了。她湊上前來,眨巴眨巴眼,說:“宋松他爹呀,今天可是小年了,該置辦著過年了,你下手了嗎?”
聽老娘這話,宋吉臣說:“娘,您放心,我正置辦著過年的東西呢。這不剛才我安排您那大孫子宋松去了,讓他今天到沈村趕年集去。”
“哦,叫你這一說,我心就擱肚子里了。”
“就是,娘,您好好地等著就是。今年可又是個安生年呢。”
“就是,年景好,不安生可不應該。”
聽老娘這句話,宋吉臣心里不由“咯噔”一下子,同時心里說:“唉,老娘唻,現如今的事,可不像您說的這般輕巧。”。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