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秦方正常起床,然后去上班,一看門口就看到同事們都在樓下呢,哦,想起來了,今天要去古玩城。公司租了一臺大巴,帶大家一起去,秦方也不用上樓去了,正準備上車,手機響了,“噔……………噔……噔……噔噔,噔……………噔……噔……噔噔,一看是老家來的電話,馬上接:
“哎,哪位?”
“我是你爹!”
“嗯?!我還是你……”
“你個兔崽子,造反了你!”
“哦,爹!”秦方聽出來了,這個爹是原裝的!
“兒子,你啥時回來?”父親問。
“昨天妹妹打電話了,這兩天我就回來,怎么了?”秦方。
“昨天磚窯的工地上,又挖到一座墳!”
“咱們那里天天都能挖到墳,到處是磚窯,挖到墳很正常嘛,小時候你也沒少因為我鉆墳洞子揍我呀?”秦方笑了笑不以為然,在家鄉河南,因為有很多磚窯,所以經常能有墳墓出現,秦方的文物知識,也就是從父輩們的釘耙鋤頭下開始積累的!
“這回可不一樣,好像是咱們的祖墳讓人給刨了,兩邊人已經打起了!”父親很認真,說話很嚴肅。
“咋回事兒,咱們的祖墳不是說找不到了嗎?”秦方吃一驚。
“在村西邊,一個挖磚機吃土時掘出來的,在地下面!”
“有多深?”
“有一丈七八吧!”
“那應該是清早期或是明晚期的,怎么知道是咱們的?”
“那里有個石碑,上面的人名和祠堂家譜上的第一個人是一樣的,你發伯是村長,已經讓人看了起來,不知道要不要報警,他也知道你小時候老去磚機土坑里找東西,要你回來看看再說。”
“我知道了,我一會打我發伯家電話。我盡快回去,我還有點事兒,先掛了?。 ?/p>
秦方掛了電話思考了一會兒,在農村老家,挖到了別人祖墳是個很大的麻煩,警察也沒有辦法,曾經有過兩個村子為此發生械斗的事件,因為很多中國人骨子里是敬祖的,很多村莊都是一個姓氏的祖人,在偏遠的地方,這種特征更明顯,但是現在先得去忙工作,中午再打電話回去,看一下什么情況。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中國,興起了一次全國性的大規模城市建設運動,城市的建設需要大量的磚瓦,當時的中國農村在那個時代都展開了轟轟烈烈的造磚運動,這是中國歷史五千年來第一次集體性大規模使用和挖掘土地,于是無數城市在大批農田被毀的代價下高樓林立,而且無意中成批的毀壞了眾多古墓,當然也有震驚中外的考古發現,比如陜西感業寺的佛塔寶藏,四川的金沙遺址等等皆于此類活動的開展有關。九十年代中后期此種風頭被國家制止,但是在相對偏遠和貧窮落后地區,這種現象依然存在,而且一直延續到今天,因為那里的人們確實沒有什么資源可用,只能出賣自己的土地,比如秦方的老家。
只是此時的秦方萬萬沒有想到,就是這樣一座小時經常去鉆的墳洞里,竟然有一個解開中國考古千年謎團的重要線索,關于那方傳奇的玉璽!
“方哥,上車了,就等你了!”熊小米叫了秦方。
“來了來了。”看看四周,只有自己了,秦方馬上躥進車門。
剛上去,就有同事起哄“你們兩個好膩呀,是不是在拍拖呀?”
秦方笑笑,“哈哈,我和熊小米正在慎重考慮大家的意見!”
“對呀!我也在考慮能不能天天吃饅頭!”熊小米也應聲。
流言這個東西不能去躲它,當事人越是去躲,周圍人反而越好奇,大方的去面對,流言反而就停止了,看來熊小米也明白這個道理,表現不錯!眾人了討了個沒趣,也就不追問了,車子啟動順著深南大道向東,開向黃貝嶺古玩城。
很快就到了地點,車停了,秦方站起來說:“大家注意,古玩行有很多規矩,我們今天是來看的,不是買東西,真的想買的話,你們先問我,這里分兩部分,一部分是門店,一部分是地攤兒,門店都有櫥窗,我們想看東西在外面看,我也可以給大家講解,店面我們最好先不要進,那里的空間比較小,我們人太多,不小心打破個東西,就會很麻煩,地攤可以隨便逛,但不要亂問價,我們盡量多看,有不明白的大家都可以問我,好了,下車!”
大家興致很高,先沖著古玩城二樓就上去了。古玩行有句話叫“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再加上深圳這個沒有太多文化沉淀的城市出不了什么像樣的文物,所以這么大一個古玩城,很少有人來,門口真的可以羅雀。大家伙兒都扒著櫥窗看自己喜歡的東西,也不斷的有人問秦方問題。
“秦方,那個東西是什么,像是瓷的,怎么那么多花呀?”一個同事指著一個半米高的大甕。
“那是一個景泰藍,看那個口,是黃銅胎,外面的彩繪像瓷器而已?!鼻胤浇忉?。
“那個黃色的石頭是用來做什么的?”又一個人問。
“那是個田黃石,多用來做印章的,那東西和金子是等量交換的!”秦方回答。
“那邊上那個透明的呢?像松香的那個!”
“那就是松香,也叫“蜜蠟”,就是我們說的“琥珀”,就是松樹脂,不過時間很長,幾萬年才能成這樣。”
“方哥,那個小瓷盒是個什么?”熊小米問。
“是個粉盒,就是你們化裝品用的盒子,五代越窯的。”
“好漂亮哦,是真的嗎?”
“不是真的,新做的,有火光?!?/p>
“什么是火光?”
“就是剛出窯的瓷器,它的表面釉十分的光亮刺眼,那個光就是火光”秦方解釋。
“哦,那個,那個畫有娃娃的盤子呢?
“那是一個成化青花,那些娃娃叫“嬰戲圖”,是陶瓷上的一種常見圖形!”
“真的寫的是“大明成化年制”,方哥你怎么知道的?”熊小米跑到櫥窗跟前,看了看盤子底,抬頭問秦方。
“對呀對呀?你是怎么看的?”很多同事也圍上來問。
“我在博物館見過一個這樣的盤子,成化的青花很少,別人做的時候也會參照它當樣版,但這個盤子畫得太軟了,一看就是仿的?!鼻胤交卮稹?/p>
“那下面的那個罐子呢?”熊小米指了指櫥窗下面一個插了幾個老舊畫軸的瓷罐。
“那是一個蓮花雙耳罐,隋代的,是個真的!”秦方回答。
“哇,是真品呀,很值錢吧?”一個男同事蹲下去看了。
“不是很值錢,這種東西很多,所以做假的就沒必要,北方很多,這個罐很古樸,表面的釉也是因為時間長了有些磕碰和脫落,是一件真品。”秦方解釋。
“秦方,你太利害了,我拜你為師,你是怎么學的,誰教你的?”這個同事有點意思了。
“哈哈,拜師就不用了,改天請我吃飯就行,也沒什么人教我,這是我的一個愛好而已,沒事就看看書,去博物館看看,時間長了你就和我一樣了。”秦方笑笑,“行了,我們下面去地攤看看,那里的東西可以上手,大家放心的看,看完放下就行,誰要是拿到好的,我會幫你們去談價,那里的東西都不太真,但是也是實物,大家去看一看,摸一摸就更能加深印象,咱們出發?!?/p>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