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梁貞明年間(公元915至公元921年4月,梁末帝朱友貞年號。)在開封長慶門東北的數十間小屋設立三館,所在的環境不僅低洼狹小而且周圍遍布守備兵丁的營房,公元978年1月趙光義到三館視察工作,這就得提趙光義繼位初期親自抓的文教工作《太平御覽》和《太平廣記》,《太平御覽》分55部,4558類,1000卷,征引書籍超過1700種;《太平廣記》是500卷收錄漢魏到宋初的野史小說的雜書,然而趙光義由出版社編輯部李昉、扈蒙等人口中獲悉,由于環境嘈雜以致同志們在上班時間都得轉移陣地辦公;趙光義因此下詔有關部門在左升龍門東北也就是車輅院舊址三館,派遣中使日夜督工,就連建筑的式樣都是趙光義本人設計,施工過程更加反復勘察于是比較內庭還要美輪美奐;趙光義這次來就是為動工1年的新三館主持開光,趙光義是為數不多通過借助媒體傳播途徑為自己提升聲望和品味的皇帝;2月,趙光義賜名崇文院,崇文院的西面連接皇宮大內,東廊為昭文館書庫,南廊為集賢院書庫,西廊為史館書庫分經史子集四部,也叫四庫書庫。
在提倡文教的同時趙光義還大力整頓金融,話說唐朝昭宗李曄在位時期由于國家長期動亂,銅錢流通無法足斤足兩,以85個錢當100個錢,后唐明宗李嗣源在位時期管80個錢叫100個錢,后漢高祖劉知遠在位時期所謂100個錢就只有77個。(唐天佑中,兵亂窘乏,始令八十五錢為百,后唐天成中又減五錢,漢乾佑初復減三錢。)宋朝初建規定上繳給中央的財政要遵循后漢章程,以85個錢或者80個錢充當100個錢,而民間流通卻紛紛入鄉隨俗導致有拿48個錢充當100個錢的情況;趙光義于公元977年9月下詔全國統一以77個錢當100個錢,每1000個錢的重量必須達到4斤半以上;統一貨幣和提倡文教是趙光義在繼位初期的兩大政績,尤其是統一貨幣,盡管當時的條件還難以恢復盛唐時期以100個錢為百錢的水準,然而趙光義畢竟為商品經濟的恢復發展奠定物質基礎。
趙光義于公元978年2月也就是崇文院的藏書達到正副本約80000卷的時候前往鄭國公主府做客,賞賜駙馬都尉王承衍10000兩銀器、5000匹錦采,賞賜王承衍的兒子王世隆100匹帛、100兩銀。是月趙光義又在巡視西綾綿院,要求近臣參觀織室機杼之后再度前往崇文院,這回他是來看書學習的,還和親王、宰相集體討論研究;并且趙光義把李煜、劉鋹也叫到圖書閱覽室,奚落李煜道:“聽說你在江南的時候堅持學習,這里的藏書有很多是你之前擁有的,你現在還堅持學習嗎?(這么多好書擱你手里簡直就是糟蹋文化,你這樣的人讀這么多書有什么用?)”李煜磕頭作自我檢討,趙光義賜飲中堂,讓他們倆酩酊大醉而歸。
趙匡胤當初接見的李煜乞和使臣有徐鉉和周惟簡2人,周惟簡當時口口聲聲希望自己在國家統一之后到盛產靈藥的終南山隱居,因此當趙匡胤任命他為國子博士時就以履行承諾為名打辭職報告,趙匡胤就安排周惟簡以虞部郎中致仕,話說趙光義繼位之后沒有生活來源的周惟簡又跑到開封請求政府返聘,有關部門則以退休干部沒有詔書無法被皇帝接見答復;周惟簡于是就跑去敲登聞鼓,趙光義于3月允許周惟簡憑原職入仕,然而現實上周惟簡盡管已經言而有信卻還是被社會輿論譴責。是月趙光義還給自己當晉王時的老部下加官進爵了,封陳從信為左衛將軍、樞密院承旨,程德玄為東上閣門使兼翰林司公事,王延德為御廚使,喬斌接替王延德為御廚副使,陳贊為西綾錦使,王繼昇、張易為軍器庫副使,趙俊為鞍轡庫副使,惠延真為弓箭庫副使,柴禹錫為翰林副使,弭德超為酒坊副使。
4月,趙光義召見1名叫丁少微的華山道士,丁少微隱居于華潼谷中,到開封時已經100多歲;丁少微和另1位道士陳摶齊名,2人都是真源人氏,不過修煉方法不同,陳摶的為人嗜酒放空曠(豪放曠達、不拘禮俗),丁少微則志尚清潔、專奉科儀,他們盡管住得很近卻一向沒有來往。趙光義得到丁少微所獻的玄芝、南芝等高檔補品,留丁少微在皇宮住了幾個月,公元979年9月丁少微再度上京又給趙光義獻了巨勝(現代俗稱為黑胡麻)、金丹。
錢俶聽說陳洪進于公元978年4月采納幕僚劉昌言的建議將漳州、泉州14個縣,151978戶人口,18727個兵奉獻給朝廷,感覺大事不妙;當時錢俶正在開封朝見趙光義,他這次給趙光義上貢將吳越國的寶貝都捎來了,裝載犀角、錦采、金銀、珠貝、茶葉、服御器用之物達50車,價值巨萬;錢俶來得時候想拿這些貢品當買路錢讓趙光義放自己回吳越,盧多遜提議趙光義扣押錢俶,錢俶的貢品有30多車被趙光義退還,正好陳洪進的投誠事件發生了,錢俶于5月將吳越庫存的武器裝備全部交給趙光義,并且向趙光義申請辭去宋朝天下兵馬大元帥一職,廢除吳越國國號,取消向自己下詔書不稱姓名的慣例,就只為趙光義能夠網開一面;趙光義則毫不猶豫駁回,崔仁冀告訴錢俶:“朝廷意可知矣,大王不速納土,禍且至。”錢俶的左右還抱有幻想,崔仁冀怒吼道:“今已在人掌握中,去國千里,惟有羽翼乃能飛去耳。(現在咱們都被攥在朝廷手心里,相距吳越千里,想要活著回去除非插上翅膀。)”錢俶只得將吳越13個州、1個軍境內86個縣、550680戶人家、115036名戰士統統孝敬趙光義;錢俶在家鄉的部下聽說之后,有1000多人慟哭:“我們的大王回不來了。”
5月是定難五州換主人的時候,李克叡(李光叡更名)病故由他兒子李繼筠接替標志著定難軍的倒計時開始,讓我們期待李繼捧的晦暗登場吧。趙匡胤在位時期曾經有人險些將大將白重贊矯詔處死了,公元978年5月更加駭人聽聞的事發生,有個叫李飛雄的官二代想造反,險些將秦州部隊高級干部悉數矯詔捕殺,李飛雄是秦州節度判官李若愚的兒子由于不安分,在開封、魏博一帶旅居多年,(李老夫子說他兇悍陰險、沒有德行,家里人都容不下。)和不良少年喝酒賭錢,李飛雄由于父親的關系因此對秦州財政、兵力、地形等情況了如指掌;他的岳父張季英又是鳳翔盩厔(現陜西周至縣)的縣尉,李飛雄在拜訪張季英的時候偷騎了他的馬,冒充天子巡邊使臣延途還拿馬纓在驛站換過馬,由于天黑驛卒沒有發現李飛雄所持的馬纓是他偷偷自己買來的,李飛雄還讓個兵卒當向導,將巡殿直姚承遂、隴州監軍供奉官王守定、吳山縣尉盧贊這一路而來都裹脅到秦州。
李飛雄于公元978年4月到達秦州清水,將都巡檢使周承瑨、田仁朗、劉文裕、王侁、梁崇贊、韋韜、馬知節一網打盡;當時這些人都在和向宋朝內附之后叛亂的少數民族作戰,周承瑨他們看到姚承遂等人也“被捕”,對李飛雄的身份深信不疑;就田仁朗哭訴要求看詔書被李飛雄斥責:“吾受密旨,以汝輩逗撓不用命,且令盡誅汝輩。豈不聞封州鴆殺李鶴也,詔書豈得見也?”話說趙光義繼位初期派遣使者到各地考察,嶺南使者匯報封州李鶴有經濟問題以及誣陷軍吏謀反,被趙光義不經審訊賜死;李飛雄將這“前車之鑒”擺出來,田仁朗等人感覺大限已到;李飛雄將這一干人等帶到秦州,打算處死之后掌握軍隊、城池。劉文裕在剛剛見到李飛雄的時候聽他自己說是趙光義南府的親吏,就和李飛雄攀關系道:“我也在陛下當晉王時追隨他多年,請問使者能否不看僧面看佛面救我一命?”李飛雄就背著人對劉文裕說,自己想要辦大事,希望得到劉文裕的協助。劉文裕這才發覺有詐假裝答應,李飛雄就將劉文裕松綁然后劉文裕就向田仁朗暗中通消息,田仁朗假裝墮馬重傷,李飛雄和從卒前來檢查傷勢將田仁朗松綁,田仁朗和劉文裕合作將李飛雄生擒。
李飛雄還繼續表演:“田仁朗等謀反,殺使者。”5月,案件審結李飛雄被夷滅了三族,平時和李飛雄來往密切的何大舉等人被斬首,姚承遂等人被腰斬于秦州,就連給李飛雄換馬的驛卒也被滅族。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