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身祭月
(一)
有月的夜晚,回村的路顯得特別寬敞,行程也顯得格外快。無論我在哪,只要踩上月色,看著皓月,隨清風一送,就回到了村里。
近十多年來,臨近中秋的十三夜,我就要順著這月光之道回村,從村里挑來一擔重重的中秋味,十四夜與月一同溫熱,十五夜大口咀嚼,十六夜反芻體味,十七夜用鄉村的土話醉唱起:“月啊月,你在天上巡,我在地上走,走到福州城,買一塊餅,餅也圓,月也圓……。”的童謠。
就在這反復詠唱中,身心分離,靈魂帶去了心,與月一同翱游,看山看水看世態。而留下身軀,與影徘徊,守著靈魂而歸。
(二)
村里的經驗,是一條淺淺而又長長河,淺到誰都會一眼看到底,長到代代流傳。“兩頭牛牯相斗,若斗敗的是四腳朝天,要趕緊脫下衣服蒙上它的雙眼,要不然牛牯會認為是從藍天上墜下,一下子膽破氣脹而亡。”
今年中秋看月,由于身體的原因,我是仰面躺在地上守月。情景中,記起鄉村的放牛經驗,感覺自己的身軀就是那頭斗敗的牛牯,是從月亮旁邊高高墜下。而靈魂則成駕月而駛最強壯的大牛牯。
我想立即要蒙上身軀的雙眼,免得他膽破氣脹,可是他的目光與月光絲絲相擰,擰成了一條和月色一樣大小的繩,牢牢相牽,用再大的力,也無法替他蒙上眼晴。他說,我愿為犧牲祭天月。
(三)
祭祀的活,相當謹慎,因為一個祭祀堂里,就有著好幾個世界,最其碼有神靈、生靈、犧牲品。生靈中還得有一個能為不同世界搭橋的人。念咒請來神明,念咒恭俸供品,念咒表白請神者的愿望。這一切都有聲有色,有科有律。
吾身祭月,這個念咒人,只能由我的靈魂來充當。
招來浮云飄檀香,呼來清風頌咒語。
月輝照徹,咬月的天狗圍著身軀打轉,左嗅右聞,對著月亮吠了幾聲。月亮借風傳話:身軀肉質不錯,但滿身的肌肉都欠著俗世勞作之債,如是勞作之軀,氣濁味雜。
身軀本想像父輩、爺輩祭日一樣,面朝黃土背朝日,撅著屁股,讓日子從背上下口,一日日吞吃。也把背朝向月亮,想讓歲月和日子一樣,一夜夜咬去他的一生。可是,月讓風傳來的是:“再修百年,還清俗世之債,氣清味潔,天狗才肯下口,你就翻過身來,一切好好面對。”
(四)
鄉村人說,月蝕是天狗咬了月亮,為此他們有鑼敲鑼,沒鑼敲鐵盤、鐵鍋,邊敲邊喊,目的是趕跑天狗,保護月亮。就是這七零八亂的聲音,成了我護月的宣言,今天又鼓動了我要以身軀喂飽天狗,不讓它咬月,讓月亮日日光輝照人。只可惜身軀俗氣善未脫凈。
鄉村人喜歡月的理由,并不是我好月的全部道理,我捧給月亮的五果,不是桃李、蘋果,而是文房四寶和一顆心。我知道月下有人引簫,對月吹去日里的郁結;知道有遷客騷人對月淺吟,寄千里思鄉于月色;知道有人邀月漫步南山,敞開心河,汲月光為波,讓靈魂駕駛情舟夜夜相約;還知道有人撥弦弄曲,彈心音與天籟,還知道……。若能吾身祭月,讓天狗不咬月亮,月光里的世界就能夜夜照徹,那是何等的功德!
(五)
烏云一堆接著一堆,月亮躲躲閃閃,可總有許多月光被云吞氣障。本玉潔冰心的月亮,也難免處處遭踐。天怨地氣,便來風來雨,月,哪還能有充分的爽朗時刻。原來月與我身軀有著同樣的無奈。
看看月亮,摸摸自己涼透的身軀,想起了“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的詩句,確實寫下了月與人有著同樣的命運。同是天涯月中客,相逢共舞對天歌;不管前路風和雨,半畝方塘自養荷。
父親的咳嗽一陣連著一陣,像道家的急急令,母親一邊捶背一邊叨嘮,有如佛教徒輕敲木魚念著經文,親戚朋友四處詢問和打聽,又如神差鬼使都催我靈魂早早回來。月兒也說:別讓身軀著涼,去做你該做的事吧。
“滿月光華不磨瑩,掛在青天是我心。”我與月亮同時詠唱。
身軀張開雙臂,抱得一身月色,也抱住自己的靈魂。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