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一行如期到了西天,取經(jīng)算是圓滿成功了,然后他們幾個接受如來封授:唐僧,取去真經(jīng),甚有功果,加升大職正果,為旃檀功德佛。孫悟空,煉魔降怪有功,全終全始,加升大職正果,為斗戰(zhàn)勝佛。豬悟能,挑擔有功,加升汝職正果,做凈壇使者。沙悟凈,登山牽馬有功,加升大職正果,為金身羅漢。白馬:馱圣僧來西,又馱圣經(jīng)去東,亦有功者,加升汝職正果,為八部天龍馬。
其實說到這里,我一直很奇怪的一件事,無論是那首歌里還是我們所看的影視資料里,似乎都是豬八戒牽著馬沙和尚挑著擔,怎么論功行賞的時候,如來佛祖就搞錯了呢?到底是如來佛祖搞錯了還是各大導演們搞錯了?或者是他們的有意而為之?這些我們都不得而知。
且看那長老四眾,俱各叩頭謝恩。馬亦謝恩訖,仍命揭諦引了馬下靈山后崖化龍池邊,將馬推入池中。須臾間,那馬打個展身,即退了毛皮,換了頭角,渾身上長起金鱗,腮頷下生出銀須,一身瑞氣,四爪祥云,飛出化龍池,盤繞在山門里擎天華表柱上,諸佛贊揚如來的大法。
孫行者卻又對唐僧道:“師父,此時我已成佛,與你一般,莫成還戴金箍兒,你還念甚么《緊箍咒》兒掯勒我?趁早兒念個松箍兒咒,脫下來,打得粉碎,切莫叫那甚么菩薩再去捉弄他人。唐僧道:“當時只為你難管,故以此法制之。今已成佛,自然去矣,豈有還在你頭上之理!你試摸摸看?!毙姓吲e手去摸一摸,果然無之。
此時旃檀佛、斗戰(zhàn)佛、凈壇使者、金身羅漢,俱正果了本位,天龍馬亦自歸真。有詩為證,詩曰:一體真如轉落塵,合和四相復修身。五行論色空還寂,百怪虛名總莫論。正果旃檀皈大覺,完成品職脫沉淪。經(jīng)傳天下恩光闊,五圣高居不二門。
五圣果位之時,諸眾佛祖、菩薩、圣僧、羅漢、揭諦、比丘、優(yōu)婆夷塞,各山各洞的神仙、大神、丁甲、功曹、伽藍、土地,一切得道的師仙,始初俱來聽講,至此各歸方位。你看那:靈鷲峰頭聚霞彩,極樂世界集祥云。金龍穩(wěn)臥,玉虎安然。烏兔任隨來往,龜蛇憑汝盤旋。丹鳳青鸞情爽爽,玄猿白鹿意怡怡。八節(jié)奇花,四時仙果。喬松古檜,翠柏修篁。五色梅時開時結,萬年桃時熟時新。千果千花爭秀,一天瑞靄紛紜。
其實,西游記的起因、經(jīng)過、結果,一直都是緊緊地圍繞著“如何成功勢力擴張”這條主線來寫的,非常清晰明了,為什么就很少有人這樣理解呢?是作者隱藏的很深嗎?不是的,是中國人的性格使然,因為大家都不以談功利為美德,當然就不愿意把西游記與功利掛鉤。
然而,西游記是一本赤裸裸的描寫功利的書,反復的提到功果、功勞、功績。你看故事的開始,觀音菩薩就明確的告訴了唐僧:“若有肯去者,求正果金身?!辈皇前赘?是有賺頭的,用“去”換取“正果”。就是與取經(jīng)無關的人,也都是以“功”來衡量的。黃風怪一回,靈吉菩薩說:我拿他去見如來,才算這場功績哩,這個功勞是我的。金角銀角一回,老君說:卻是你今拿住,得了功績。烏雞國一回,文殊菩薩說:今得汝等來此,成了功績。
故事的結尾,都成了正果,怎樣成的正果?如來說得只有那么清楚了:都是因“功”成的正果,唐僧取經(jīng)甚有功果,孫悟空煉魔降怪有功,豬八戒挑擔有功,沙和尚登山牽馬有功,白龍馬馱唐僧有功。
結論:是因“功”成的正果,不是因“善”成的正果。
所以,你讀西游記,不要管他諷刺什么,揭露什么,這些對我們都毫無意義,只有成功的經(jīng)驗才具有借鑒價值。
成功是什么?用最簡單最直白的話說,就是達到自己所需要的目的??涩F(xiàn)在偏偏要用上:成功是一種信念,成功是一種境界,成功是一種超越,這類高尚的語言,這只會造成理解上的障礙。
沒那么多廢話,成功的準確定義:達到目的。
西游記告訴我們,成功的法則主要有三:
西游記展示給我們的是:成功,不僅需要手段,而且還要不擇手段。當然,老君、如來、觀音的手段太高,不是我們一般人模仿得了的。不過,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我們還是可以學的。
你是精英,就學孫悟空,你是賣苦力的就學豬八戒,既不是精英,又不肯賣苦力,你可以學沙和尚緊跟著有望成功的團隊。
總之,有什么長處,使什么長處。
成功需要合作。合作,還有兩個意思相近的詞:一個叫互助,一個叫勾結。其實是一樣的,請大家注意,這些感性認識的詞匯僅僅只是生動形象而已,沒什么實際意義的。
唐僧靠徒弟保護,徒弟靠唐僧解脫,彼此扶持,兩不相謝。合作得以成功。
如來靠取經(jīng)團隊,傳經(jīng)得以成功,取經(jīng)團隊得如來封授得以成功。
成功是互利的,現(xiàn)在的說法叫:雙贏。
成功,是由若干個因素構成的,其中,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堅持。
要做成任何一件事,至少有個必要時間,取經(jīng)的必要時間是兩三年,那么,無論如何在兩三年之內是難于完成的。在成功的過程中,一定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阻力,在沒有阻力的情況下,兩三年時間就夠了,那么,有阻力呢?有強大的阻力呢?需要多長時間?這就是不確定的了。
唐僧本打算三年完成的,結果卻用了14年,這14年他一直堅持著,其中的任意一個時候,他只要一放棄,就徹底的失敗了。
西游記中的如來佛也是一樣,他欲傳經(jīng)東土,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了,他還在堅持,只到唐僧這一次,傳經(jīng)才成功,假如這一次又失敗了咋辦?那就再來一次!
沒有什么高深的秘訣,就是一個“持”字,很簡單,真做起來,靠的不是知識多少,不是能力大小,靠的是無盡的毅力!無論你看多少成功的妙招,都起不到實質性的作用,沒有那么多成功的規(guī)定,沒有那么多成功的定律,就是一個“持”字,不要輕易放棄。
只要你一放棄,等于你又要重新再來。我們可以回想一下自己過去失敗的經(jīng)歷,是不是因為主動放棄導致的?再想一下曾經(jīng)成功了的經(jīng)歷,是不是也有著不可避免的困難與阻力?這些困難與阻力在你成功后再來看,真的就是如夢幻泡影。
究竟要熬到什么時候,才能成功?誰都不能給你打保票,因為這永遠都是一個不確定的未知數(shù),你只有堅持堅持再堅持,終有成功之一日。
如來終于完成了實力擴張的第一步,他也終于可以好好的睡上一覺了,因為他的實力已經(jīng)擴張到了東勝神州,雖然他的勢力還很薄弱,但是照這個勢頭發(fā)展下去,和道家平分天下還是有可能的,你看現(xiàn)在,佛界在天上有臥底,在地府有特務,在人間有傀儡,在蒙界有精兵,在實力上佛祖與道祖平分秋色、伯仲之間。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wǎng)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xié)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