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弟子——神通第一--大目犍連:
世間多稱他目連尊者,譯作大贊誦,或大胡豆。在《祖庭事苑》里說他"梵名大目犍連,姓采菽,傳說上古有仙,居山寂處,常采綠豆而食,因以此為姓,目連之母即司此族。"目連本名為俱律陀,出生在王舍城北方的俱律陀村,父為王家之師,母名采菽。少年時與舍利弗為密友,自幼即決心離俗修道,他倆各征得其雙親之許可,相率赴王舍城,對釋尊說明其來意,釋尊即收他倆為弟子。目犍連以神通第一而聞名。因他得知其生母深墮地獄,受盡苦患,遂往見釋尊,請求救母之法,然后得以將生母救出地獄,因此大孝子目連的芳名,傳至今日仍家喻戶曉。當時的裸形外道,與釋迦有宿怨,因知目犍連救母聞名天下而懷恨在心,遂乘目連于伊尸嗜利山中坐禪入定之機,將其刺殺,此實為僧團的一大損失。
第七弟子——論義第一--摩訶迦旃延:
摩訶迦旃延為梵語,譯作文飾,又稱好肩,其本名為那羅陀,其父為吠陀學的論師,他繼承其父的血統,成為一位賢明長者,成為釋迦教團的一員后,更表現出他卓越的才能,被稱為論義第一,極受眾人尊重。先前釋迦誕生后,凈飯王召請頻陀山的阿私陀仙人入宮,為新生太子占封,此仙人即是迦旃延的舅父。迦旃延早已寄居其舅家中,學習四禪五通的道術,后來赴鹿野苑皈依佛陀。得道后專門弘法于鄉里,被譽為巴利文典籍之祖。
第八弟子——天眼第一--阿那律:
阿那律一名阿尼盧陀,是白飯王的兒子,釋尊的表弟。他天資聰敏,少年時即知其必將成為大器,于迦毗羅衛城傾聽釋尊的教化后,即發心出家修道,迫切要求釋尊準其加入僧團。有一天,他在佛座前昏昏入睡,受到佛的呵責,遂立誓終生穿糞掃衣,晝夜不眠,以致雙目失明,他的這種不屈不撓的精神,受到大家的稱贊,被推為天眼第一,成為佛滅后的首領之一員。當釋尊入滅之際,他侍于床前看護,并參加第一佛典結集大業,其功亦巨大。
第九弟子——持戒第一--優婆離:
優婆離為梵語,譯作近取或近執。他出身于首陀羅(當時印度被視為最低賤的民族),初為王舍城的理發師,但他的本性頗為忠實,而且工作熱心,得宮廷諸官及王家的信任。后來和釋迦族的公子們一道發心皈依,釋尊為他首先傳授戒法,后來,由于他精通戒律,為僧團解決了種種問題,被視為僧團的上首,譽為持戒第一。釋尊入滅后,結集佛典,他擔當最難的律藏方面的工作,以其多年來所學的知識和卓越才能,不息不休,完成此一艱巨的任務。
第十弟子——密行第一--羅憍羅:
羅憍羅是釋尊的嫡子,母為子輸陀羅。傳說他在母胎內前后達六年之久,乃命名為羅憍羅,羅憍羅譯為覆障。一說羅憍羅誕生之日,適逢日蝕,因而得名。釋尊成道后三年,乃令舍利弗和目連促其出家,拜舍利弗為師,加入僧團,由于他中途怠慢,受到佛陀的呵責,遂立誓嚴守戒律,勵行道業,因而得到密行第一的稱譽,不辱父望。
如此看來,如來的十大弟子中似乎并沒有金蟬子的存在,如來想要勢力擴張,取經必是一招,就連那沙僧在收編的時候也曾說他為妖時曾吃過九個取經和尚,加上最后一個唐僧正好是十個,設想一下,如果如來每一次都是派一個徒弟下凡去取經,結果前九個都是無功而返,那么如來會不會改變策略呢,讓十個徒弟合而為一,這樣就形成了一個無論是修行、持戒或是說法、解空都很在行的人,西游記中很多都會分身術,想如來會一招合身術,想來也不在話下,所以說,這金蟬子是如來十個徒弟的集結號,不然,為什么金蟬子出現的時候,如來的十大弟子都不見了,而如來提到十大弟子的時候又不見了唐僧,十大弟弟化身金蟬子,作為如來的二弟子出現,誰又敢提出質疑呢?至于十大弟子如何化身為蟬再金蟬脫殼,這里就不多說廢話,因為也只有他可以完成取經大任,最后才得以賞識提拔封佛。
當然,以上所述全部都是猜測,《西游記》中的唐僧絕對不是玄奘法師,不要說得道成佛,他就連最基本的開悟他都沒能做到,更不要說有什么慈悲之心。我的感覺就是:唐僧同志估計是被綁架到取經隊伍之中的。
至于唐僧同志的真實身份,《西游記》中似乎交代得很清楚,豬八戒同志初到人間就先找個卵二姐風流快活,不到兩年,那個卵二姐就一命嗚呼了,具體卵二姐怎么死的,我們看看高老莊那段故事就能明白,書中這樣描寫高小姐的模樣:
云鬢亂堆無掠,玉容未洗塵淄。一片蘭心依舊,十分嬌態傾頹。櫻唇全無氣血,腰肢屈屈偎偎。愁蹙蹙,蛾眉淡,瘦怯怯,語聲低。
估計孫猴子他們再不來,這個高翠蘭小姐也會一命嗚呼的。
而犯了同樣錯誤的唐僧同志在人間的表現卻和豬八戒同志大相徑庭,蝎子精和他糾纏一夜,玉兔精招他為駙馬,女兒國的國王更是以全國當嫁妝,唐僧同志雖然也曾經面紅心跳,語無倫次,但都保持了很高的政治本色。他沒有辜負唐王李世民的取經囑托,沒有和任何一個女人或者女妖發生肉體糾葛,寶貴的元陽從沒發生跑、冒、滴、漏現象。
這個唐僧同志真的是金蟬子的第十次投胎轉世嗎?佛說人有五毒:貪、嗔、癡、慢、疑。其中的“貪”,就是執著,執著于守元陽,首先就犯了貪戒。而且這守元陽,不亂淫,只是修行的方法,并不是修行的目的。真正達到佛的境界的人,軀體只是一個皮囊,心中更沒有“淫”這個字眼。
《指月錄》中有個佛教故事朋友們也許聽過:月亮在天上,我用手指給你看,如果你把我的手當做月亮,豈不謬哉?
《金剛經》中,如來老哥更是說出了: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