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考那兩天,幾乎都是每個城市夏季最熱鬧的日子,兄弟們,姐妹們,聚聚又散了,散了就變了,變了就算了。
我們讀小學的時候,都會向往讀初中的同學;我們讀初中的時候,也會幻想著自己讀高中的樣子;我們讀高中的時候,就會被灌輸各種各樣美好大學的觀念,我們又都開始憧憬未來的大學生活;等終于上了大學,我們將用接下來四年的時間,去緬懷已經逝去的中小學時代。
小學時,你哭了,全班同學帶老師都會過來問你怎么了;初中時,你哭了,老師和大部分同學會過來問你怎么了;高中時,你哭了,只有你的鐵哥們兒說咱還在;大學時,你哭了,沒人會管你怎樣;畢業后,你哭了,別人只會說你演技好。所以,青春就是這樣,是成長逼著我們學會一個人堅強。
很久以前,我們考試不及格,可能會留級,現在考試不及格還可以重新再考,只不過得交點兒錢;
很久以前,我們的老師巴不得我們多學點兒知識好給她老人家張臉,現在,我們的學校警告我們別學的太多,學得多了得另外交學費;
很久以前,我們上體育課可以選擇自己的體育項目,不想玩就換一個,現在我們的選課系統,同學們都是在自己不喜歡的課程里將就著,而且還要違心的去應付考試;
很久以前,我們學校明令禁止學生抽煙,抓到一個開除一個,現在,學生與老師之間聯絡感情,除了酒菜,就只能是香煙了;
很久以前,你看到老人摔倒你會馬上去扶,看到同學需要幫忙馬上伸出援助之手,看到別人對自己好都會感激涕零,看到身邊的美好愛情故事都會感動。現在,你看到老人摔倒,是馬上退避三舍還是拍個照發個微博再走?同學需要借錢你敢不讓他打欠條嗎?現在社會,欠債的都是大爺。別人對你好你敢欣然接受嗎?你怎么知道他是不是在利用你?你看到身邊的情侶,是羨慕嫉妒恨,還是YY他們晚上在黑暗之處的小九九?
......
從很久以前到現在,只有一個轉折點,這個轉折點就是大學,而這一轉折,一持續,就是四年。
四年時間,大學生活到底給了我們什么?又從我們身上帶走了什么?
四年時間,到底可以改變多少東西?堅如磐石的感情,冷若冰霜的心腸,還是天真善良的人性。時過境遷,我穿梭未來,回到過去。
2010年,6月8日,豫南。
“呤!”一聲哨響,敲在上蔡二小乃至全國高三學子的心里!這是二零一零年六月八號,高考最后一天的最后一場考試。
“距離考試結束還有十五分鐘,請各位考生把握好時間!”窗外巡考的正是我的英語輔導老師,看著他和藹可親的面孔,我再一次俯首下來進行第四次檢查試卷及答題卡。
這將是我高中生涯中最后一場考試,也是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場考試,它不但會決定著我的人生轉折點,還決定著我下半輩子的生活居住地,甚至決定了我的老婆大人將是什么人。好嘞,不開玩笑了,考試結束,該放縱一下了嗎?NO,是放松,不是放縱。坐上回家的車,我捫心自問:三個月的假期,你準備好了嗎?
當然,我早就做好心理準備了!
那大學前的一切準備工作,你做好了嗎?
這個......
三個月的假期,第一個月你是無法自己支配的,這是毋庸置疑的鐵的事實,因為估分、報考、填志愿、送檔案等各種畢業瑣事纏身,你無法脫身也無可奈何,所以,第一個月,你還是乖乖放棄想輕輕松松玩幾天的想法吧!那些瑣事雖說繁冗,卻件件缺少不得,你一定要好好的對待,認真地準備!
第二個月,你就可以隨心所欲的走遍大江南北、三山四海五湖,可以說天下之大任你走、海闊山高百程送,你可以用這一個多月的時間,補償你已逝去三年的青春,你可以和父母一道,重溫家庭親情的溫暖;也可以鼓起勇氣和心儀的女生告白,品嘗愛情佳釀的美好;還可以和朋友們三五成群,做你們學生時代不敢做卻很想做的事情,維護好兄弟們的真情實意。
剩下的月余或者十天半月,你該坐下來靜靜考慮,大學行前物質準備and精神準備——你需要嗎?你準備了嗎?
當年鄙人不幸考取了南方的一所大學,考慮到那里冬天沒有暖氣(其實我老家也沒有),父母就自作主張購買了一床棉被,還幫我購置了背包、衣服、拖鞋、牙具等日用品,準備托運到學校。
“身份證用帶嗎?”“衣服該帶多少?不用帶冬裝吧?那羽絨服還用帶嗎?南方不是四季如春嗎?我記得那里是南方也是熱帶地區啊......”剛剛邁出高中校門的我顯得手忙腳亂,不知道到底該準備些什么,最后,實在取舍不定,便什么也沒帶就乘車南下。
其實,我遠沒有上述的那么慌亂,相反,我很淡定!
其實大學新生完全可以利用一整個暑期來考慮,去大學該帶些什么物資,該帶著什么心態,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如路途遠近、學校所在地的生活習慣和環境等等,最好能按照衣、食、住、用、行、娛、購依次列出個清單,按照清單逐一準備,這樣就會把遺漏的范圍最小化。
目前高校在錄取通知書中會明確標明學校可以統一發放的生活用具,家長可自由選擇。有的高校是公寓化管理,被、褥等物品是統一購買的,但毛巾、牙刷、牙膏、剪刀、剃須刀等生活必需品,則需要自帶,當然,像脫毛霜、杜蕾斯、安全帶這些東東,你可以偷偷的帶,如果擔心分量過重不便攜帶,也可到校后就近購買。當然,還有一個小念頭,那就是,什么也不帶,輕松上陣,有money就行,到需要這些必需品的地方去推銷這些必需品,小賺一筆,剩下的自己留著用!筆者有個朋友,那也真是一表人才,剛開學那會兒,他知道大學生進校園刷牙工具是必需品,便廉價批發一些黑人牙膏牙刷,到校之后,就跑著到處推銷,一周之內,竟連續脫銷三次,賺了個盆滿缽豐不說,自己用的也是物美價廉。
說到錢,就不能不說學費和生活費的準備——入學費用隨身攜帶,安全嗎?這還真不好說,不過,如今是電子貨幣的時代了,有卡到處刷,校園一卡通,至于隨身帶著一些現金,這就是必須的了,就算很不幸丟了,那也不必怨天尤人,扒手雖不是什么正當行業,那也是一種養家糊口的職業不是。記住一句話: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害人害物終害己,防火防盜防師兄。
記得那年我們新生報到時,校園里滿是掛著防火防盜防師兄什么的橫幅,可是,就是沒有提醒新生們人多手雜,我們的師兄中招了——由于坐車疏忽,新買的羽絨服被人劃的不像樣子,虧的里面沒有財物,卻大大傷了雅興、毀了心情、壞了風景。筆者至今還沒有養成隨身帶錢/錢包的習慣,所以丟錢的幾率幾乎為零可以忽略不計,可大家別學我,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時沒錢買那滋味可是很不好受的。
每年新生報到都是校園盜竊案的高發期,因此在此過程中使用銀行卡是最明智的選擇。父母在給子女生活費的時候,最好存入銀行卡,而且是按月份給生活費,但這樣不代表就沒有騙子無計可施,只是在偷盜行為發生時,損失也能降到最低。大學新生來到新的生活環境,一切都較為陌生。不管是否有父母跟隨入學,都要有安全防備意識,以免入學之初就受挫,這也會影響新生的情緒。
另外,筆者不推薦在本地讀大學,因為中國的大學讀萬卷書已經不太現實了,如果在本地讀,那行萬里路的機會也沒有了,這樣的話,大學幾乎算是白讀了,所以,筆者推薦至少也要去別的哪怕是隔壁城市讀書。當然,兒行千里母擔憂,到外地求學,錢是必不可少的,究竟該帶多少錢是家長們最發愁的事:帶少了怕孩子受苦,帶多了又怕路上丟失,把學費和生活費都存入銀行卡,孩子離家時只需要帶上卡和少量現金就行,如果卡丟失了,掛失再補辦一張,錢不夠時,只需要把錢存入孩子的賬戶就行。現在各銀行的信用卡均可異地存取款,只要交納一定金額的手續費即可(不過,最近,小可覓得一逃費良方,可以幫我們節省下跨行跨區域取錢的手續費,需要者call me,非誠勿擾哦)。
我叫陳云,大家都很給面子叫我云爺,偶爾遇到幾個年長的,也會叫聲云哥。性別男,愛好女,是一個為數不多的堅持吃虧是福的很傻很天真的老男孩。我想:每個學生在學生時代,幾乎都被灌輸過大學就是花園就是天堂的思想觀念,我只能告訴將要踏進大學的你們兩個字:未必!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