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之夢
在科大校園的深處有一灣水塘,塘邊是一個小亭,亭旁長滿了野草野花,塘里是綠綠的荷葉,每當春夏之交,荷葉上就滾動著淚淚的水珠,就如同珍珠一般。間或有一只嫩黃色的小雀從一叢叢荷葉迭起的“綠城”中飛出,使人悠悠的想那墨綠的荷葉陣會有多少美麗的小動物。
隨著天氣一點點熱了起來,荷葉城中,偶然就可以從里面伸出一個長長的,嫩綠的莖桿,上面結著一個卷曲的葉片,或是一根莖桿上頂著粉色的荷花的骨朵,慢慢的這花的骨朵天天都在變大,終于要開花了,這時間,荷花的花瓣是緋紅色的,猶如少女臉上的飄起的輕紅。
在紅樓夢中,賈寶玉把芙蓉這個清純美麗的名字給了晴雯,在晴雯死去后,寶玉在夜月下,祭奠晴雯,寫下了《芙蓉女兒誄》,其中“其為質則金玉不足喩其貴,其為性則冰雪不足喩其潔,其為神則星日不足喩其精,其為貌則花月不足喩其色。”真是把晴雯作為寶玉心中的芙蓉的月容花貌,心靈機巧,純潔無暇形容的恰到好處,如今拿這幾句話來形容這一池春意黯然的景和這一池荷花也可說佳句了。
這池塘,這荷花,始終就是這學校的師生的最愛,每當清晨,就有年輕的學生在塘邊看書,而在這荷葉,荷花織就的綠都中,會揚起一對白色的鷺鷥,這天使不無顧忌的在荷塘的上空盤旋,于是白色的鳥,綠色的荷,粉紅的荷花,加上從這荷花城中飄出的清清的香,就組成了一個天堂,一個安謐的世界。
在池塘的南面是一個教學大樓,樓的那一面,和大樓遙遙相對的是圖書館,中間又是一片花叢,綠草,松柏,郭沫若老先生的塑像就在這兒,有一天經過那兒,我突然想到,假如郭老還活著,他是否也會光顧一下這不起眼的小荷塘。畢竟郭老年輕時是有名的“風流才子”。
有天晚上經過池塘,遠處不知何人在吹蕭,于是郭老年輕時書寫的《棠棣之花》的“明月何皎皎,白楊聲蕭蕭“就浮現在心頭,好像有種很幽婉的哀音,飄動在隱秘的世界。
有時你會在夜間來到這里,這時是彌漫在清冷的月色下的塘靜謐而神秘,蛙聲,魚群在水中跳躍聲,一兩只野鴿子咕咕的叫聲,都讓人流連。耳邊似乎浮起蘇東坡的“明月如霜,好風如水,清景無限。曲港跳魚,圓荷瀉露”句,此情此景,驀然如畫面一般映在心中,真個是一絲柔情,百般留戀,仿佛人在景中,心在夢中。
記得上學期間,一個多雨的夏日的季節,來到這池塘邊,上面是柔柔的雨聲,周圍是“一池萍碎,春分三色”的景致,這絲絲的雨就成了“細看來如是濛濛的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每天,都是這樣,除了匆匆來來往往的學子光顧這兒以外,一些白發蒼蒼的老教授也會來這兒,拿著一根釣竿,迎著菲菲細雨,靜靜的等待魚的上鉤。
在這靜謐神圣的地方,間或也有一些喧鬧,有一年,這不安分的學子跑到這兒附近為一些國事爭執,于是這一池春水,這入畫美景,不再受到人們的關注,代之的是一腔熱血,然而稍許幾時,這沸騰的血就涼了下來,于是人們又去為自己的未來去謀求,漸漸遠離了,忘卻了這“微不足道”的地方。
這個學校,每年都會招許多新生,也會有許多人畢業后到國外去留學,時間長了,那些學子們還會記憶這個還呆在那兒的一灣荷葉嗎?
每個人都有個夢,凡是到過這個荷塘的人,也都做著那妃色的夢,有一天,那芙蓉仙子會真正降臨到這個安謐寧靜的小池塘嗎?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