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紅樓夢》,聯(lián)想起賈家由榮華富貴到貧困潦倒,家破人亡;賈寶玉與林黛玉由一往情深到人死樓空,凄慘寸腸;還有薛家、王家、史家等悲歡離合情景,便產(chǎn)生深刻的感慨和強烈的震撼。讀了《好了歌》,方明白它是全書最概括的總結(jié),直白的揭示:
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
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兒孫忘不了!
癡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
盡管《好了歌》是以男人的視角對人生的感悟,也是對男人的感嘆,但是功名、金銀、家庭則是每個男人和女人都必須面對的問題,也是最普通最常見的問題,作者透過大量的社會現(xiàn)象揭示了一個規(guī)律,盡管曹雪芹沒有直接給出答案,卻已經(jīng)深深觸動了每個讀者的靈魂,讓讀者深思。這里的玄機不言而喻。
什么是好?什么是了?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要好,須是了,若不了,便不好。
作者還借士隱之口對《好了歌》做了一番解釋: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衰草枯楊,曾為歌舞場。蛛絲結(jié)滿雕梁,綠紗兒今又糊在蓬窗上。說什么脂正濃、粉正香,如何兩鬢又成霜?昨日黃土隴頭送白骨,今宵紅燈帳底臥鴛鴦。金滿箱,銀滿箱,展眼乞丐人皆謗……這人間社會就是一個大舞臺,亂烘烘你方唱罷我登場,反認他鄉(xiāng)是故鄉(xiāng)??雌饋砗茌x煌,春風(fēng)得意,實際甚荒唐,到頭來多是為他人作嫁衣裳!
這里作者沒有直接用佛理說事,但是已經(jīng)從人生的角度委婉告訴了讀者,好便是色,了便是空。好和了的關(guān)系就是色與空的關(guān)系。同是名著《西游記》是直接把《心經(jīng)》搬到了書中,那“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fù)如是。”的名言令人深思,卻過于直白。但曹雪芹運用隱蔽手法,深刻剖析社會現(xiàn)象,顯得更為高明。一首《好了歌》讓你回味,讓你震撼,讓你聯(lián)想。他把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道理揉進了生活,揉進了情感,拉到了你的身邊。你會從身邊的人和事,來感悟什么是色?什么是空?什么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那么佛教的色和空是什么意思?趙樸初老先生是這樣解釋的:色就是色、受、想、行、識五蘊中的色,是指物質(zhì)。任何物質(zhì)現(xiàn)象都是緣起的,它有相狀,它有功用,但是它的相狀和功用里面沒有常恒不變的指揮它的主宰,所以說是空。色是緣起所起,色法上不能有個不變的實性,所以“色即是空”。因為沒有實性,才能遇緣即起,所以說“空即是色”。
在甄士隱的解讀里,還隱含了另一個玄機,那就是“諸行無?!?。今天荒草地,當年曾經(jīng)是歌舞場;看似榮華富貴,可是轉(zhuǎn)眼淪落成乞丐。不要說社會巨變,滄海桑田,就是一個家族變化,長的幾十年,短的則幾年,就面目全非,人去樓已空。家族在變,窮富在變,社會在變,沒有永恒的東西。
正是《好了歌》隱含了深刻的“諸法無常,緣起性空”禪意,才讓人震撼,給人深思。才常讀常新,經(jīng)讀耐讀。
紅學(xué)大家王國維先生認為,當一個人所生活的家庭或社會環(huán)境發(fā)生巨變,從榮華富貴破落到衣食無著的窘境,再看《紅樓夢》,就會對《好了歌》產(chǎn)生強烈的共鳴,《好了歌》就是《紅樓夢》的主題思想。如果說這個觀點成立,那么《紅樓夢》就是一部隱含佛教思想的書,全書貫穿了一個主題就是諸法無常,緣起性空。全書可以用一個字來概括——空。這便是四大皆空,五蘊俱空!
正是因為“因空見色,由色生情,傳情入色,自色悟空(《紅樓夢》一回)”,《石頭記》曾經(jīng)改名為《情僧錄》。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xué)網(wǎng)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xié)會 版權(quán)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