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外樓在蠶食了周圍的兩家店面后,最終把觸角伸向了南市區,在一年前的一個燦爛的春天,第二家分店在三豐路上喜氣洋洋的開業了。如今的樓外樓,在保定也算是個響當當的名號,雖說這幾年價格也是一漲再漲,但還算堅持在親民的陣線上,除了受到保定本地人的青睞,有些外地的旅游團也會把樓外樓作為特色餐館向游客推薦。蘋果和青琪形成了默契的分工,青琪和蔡姐駐守在老店,由蘋果負責新店的一系列事宜。青琪從前兩年開始就一直鬧毛病,三天兩頭的往醫院跑,因此說是在老店操持打理,其實所有事情都是靠蔡姐在打點。
這幾年里蘋果回家的次數不多,只是在每年過年的時候抽空回去住上幾天。家鄉對于她而言,是越來越陌生了。從大裕村里來保定打工的人越來越多,仿佛人們閉塞了多少年的心智,一下子就如春風化雨,淅淅瀝瀝地徹底融化了。十幾歲的姑娘小伙子們懷揣著充足的夢想和不那么充足的錢,循著前輩的足跡,紛紛踏上了保定這片熟悉又陌生的土地,向著自己朦朦朧朧的理想,加足馬力地沖過去。
兩年前李海亮結婚了,這讓李大奎和王芬芳懸了半輩子的心總算落了地。有句話叫旱的旱死,澇的澇死,在李海亮這塊旱地枯竭了這么多年以后,居然桃花綻放,還是并蒂兩朵,同時出現了兩個女人供他選擇。雖說女方的個人條件都十分有限,但總算實現了他個人歷史上零的突破。最后李海亮還是順從地聽從了李大奎的安排,放棄了鐘情于他的郝寡婦,把鄰村沙鐵匠的大胖閨女娶進了門。
沙鐵匠的閨女到底有多胖呢?反正蘋果見到她第一面的時候,不由得眼前一暈。她就好似一個碩大的面口袋,能把蘋果和茉莉兩個人同時兜進去,還綽綽有余。據說是小時候害了病,吃激素吃的,“沒啥毛病,就是虛胖。要不然,一個黃花大閨女,也落不到你們家手里。”媒人話說的雖不中聽,還是被李大奎記在了心里,心想好歹是個大閨女,能傳宗接代就行,至于胖瘦,拉上燈,不都一個樣,總好過娶那個帶著孩子的郝寡婦,便強令李海鵬應了媒人,娶了胖閨女進了門。
這個家里短暫的歡喜沒有持續多長時間。胖媳婦進了門,但兩年多了一直沒見動靜,李海亮脾氣本來就大,胖媳婦也不示弱,兩口子天天鬧的雞飛狗跳不說,李大奎和王芬芳也跟著長吁短嘆,心想總不能在這里絕了后,稍稍安定下的心思又開始在李海鵬身上轉起了圈圈。
李海鵬見哥哥嫂子雖然每天叮叮咣咣戰火不斷,但好歹有個人陪伴,到底不像自己這么孤零零一個人,便氣呼呼地責問李大奎,早知道還不如把郝寡婦留給自己,省的讓自己孤家寡人,天天冷清清的看著別人咽唾沫。李大奎無奈之下托人去打聽,結果那郝寡婦前年已經再嫁了,沒多久就又生了個娃娃,天天在家抱著奶孩子,一邊艷羨,一邊死了心,只能接著給李海鵬尋摸媳婦。
無論如何,李海亮尋到了媳婦,算是解決了李大奎家中多少年的一大難題。尤其是這媳婦是正經娶進門的,而不是花錢買來的,更是省下了一筆大大的預算。李大奎夫婦勒緊的褲腰帶總算可以松一松,暢快地吃頓飽飯了;蘋果也終于松了口氣,胖嫂子的進門,讓自己肩頭上無形的負擔也卸下了不少。只是這過日子過日子,過的就是一個事接著一個事,在胖媳婦進門以后,且不論李海鵬娶親是否遙遙無期,剛剛輕松了沒幾天之后,為人父母的濃烈的責任感又將李大奎和王芬芳推入為李海鵬蓋新房的泥淖之中無法自拔了。
縱使生活再苦再累,終歸是向著愈發紅火的方向前進的;家家戶戶迎著希望的曙光,在社會主義建設的路上攜手并肩大步流星的前行。在這六畜興旺干勁十足的日子里,李茉莉卻成了李家人心頭上一抹難言的疼痛。自打茉莉跟著裘建磊回家以后,倆人倒是過了一段時間的安生日子,這一陣子的祥和一度讓王芬芳誤以為這個女婿改邪歸正重新做人,心里頭高興了好一陣子。
可李大奎卻不敢掉以輕心,他心里頭比誰都要盼著閨女過的好,卻更知道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狗改不了吃屎。先不說裘建磊這小子本性不咋地,就沖他那個癱子老爹,他實在沒有理由對茉莉的未來貿然樂觀。
李大奎的擔憂果然不是多余的。在畏首畏尾了一年多以后,裘建磊到底是再度露出了毛絨絨的狐貍尾巴,而且這次比之前任何一次都暴露的徹底,暴露的淋漓盡致和來勢洶洶。以前再怎么鬧,他心里還有所顧忌,因為他家窮,想再討個老婆比死一回都難;但現在不一樣了,因為他終于有倆錢了。
老話都說風水輪流轉,一來二去終于眷顧到了裘老頭兒這個窮家。自從裘建磊作為扶貧對象被安排進了刨花廠,居然歪打正著地交了好運,神不知鬼不覺地走上了升遷的道路。也不知這小子投胎時命里自帶幾顆掃把星,自打他去了刨花廠,先是上頭的生產主任忽然中了風,好端端的一個正常人,從此咿咿呀呀的連話都說不利落,緊跟著主事兒的代理主任竟然在收秋的時候摔斷了腿,一時間人心惶惶不說,連個真正管事兒的也沒有,這可讓善于渾水摸魚的裘建磊逮了個正著,仗著自己那張深得他癱子老爹真傳的嘴,借著這個機會穩穩當當的上了位,小兩年下來,居然人模狗樣的混到了生產主任的位子上。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