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仍然在拒絕著李治的求愛。要知道,武則天在后宮是個挺有名的才女,佩服的人雖然有,但忌恨人更多,借她一百個膽她也是不敢冒險的。她只是每天盡心盡責地做著她自己的事情。作為“秘書”她不再做端茶、打扇的事,她做的是文秘工作,為太子查資料,謄寫文件等,但資料和文件的傳遞還另有其人,她極少有同太子直面相對的機會。那可是龐大的宮殿,不要想象是局長的辦公室,可以打情罵俏,那是等級森嚴的皇帝制度,不是可以隨便亂來的。這些,在史書《貞觀政要?悔過》中都有詳細記載。
貞觀十九年初冬(公元645年),高句麗之征取得了部分勝利,但因氣候寒冷,出征軍隊不耐苦寒,只得班師回朝。這令唐太宗感到十分遺憾,也感到恥辱。他心灰意冷,身體也頓感疲憊。他很快病了,回到長安便躺在了病床上。緊接著,太宗最喜愛的小女兒晉陽公主又不幸夭折,他痛苦萬分,竟一個多月不思飲食,終日流淚。連他自己都說:怕是末日快到了吧!說是那么說,他“真的還想再活五百年”。于是,太宗竟迷上了方士們煉制的鉛丹,以此幻想“向天再借五百年”。據史書記載,方士們自欺欺人,以爐火燃煉朱砂,以為吞食可生發固陽、延年益壽。殊不知,丹鋁性熱,服之精神亢奮,久而久之,如果食量太大就會中毒死亡。太宗病急亂投醫,服用鋁丹后脾氣更加暴烈,終日心神不寧,每做惡夢驚醒。
貞觀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太宗的愛將李靖去世,對他打擊很大。太宗痛悼不已,精神每每愰忽,自己知道情況不妙。這年四月,太宗去翠微宮養病。宮殿建于長安郊外的終南山里,隱僻幽靜,風光綺麗,是休息療養的絕佳之地。然而,太宗還在服用中天竺國方士煉制的丹藥,服后上吐下瀉不止,病情突然加重。此后,太宗又掙扎著活了兩個月。也就是太宗去翠微宮養病的時候,李治與武則天同在翠微宮侍疾(護理唐太宗),直到這時武則天才被迫接受太子李治的。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形勢的變化,武則天終究還是非常被動的接受了太子李治,開始移情別戀,必定那是太子,識時務者為俊杰嗎?
那武則天是什么時候開始接受李治的愛情的呢?可以說,從貞觀十七年初夏李治做太子見到武則天,一直到太宗病危前,武則天沒有接受李治的愛。直到唐太宗病危時,武則天眼看就要被趕出后宮了,她考慮到自己的前途渺茫和悲慘命運的可怕,才被迫接受李治的的。這期間經過了6年,李治對武則天苦戀了6年。所以說,武則天真正接受李治的愛的時候,李治已經22歲,武則天也是26歲的大齡女青年了,雖然是被動的,但也是理智的。
為什么武則天能接受李治?原因有兩點:一是武則天見太宗死期將至,考慮到了自己的前途,她有理由也必須考慮自己的將來,因為她還年輕,因為她不想隨著皇帝的死去。二是李治愛的執著感動了武則天。李治雖然膽小怕事、自卑弱勢,但他有自己的長處,有“姐姐”喜歡的一面,他善良、仁厚。后來的歷史證明,李治雖然不是一個好太子、好皇帝,但他的的確確是個好人。后來,武則天對李治的愛也是一諾千斤,一往情深,守望相助,相伴終老。就是后來武則天當了皇帝,再后來還政于兒子,臨終前交待兒子,她死后不要以皇帝的名義,而是以唐高宗李治的皇后的名義,同李治合葬在乾陵,1000多年來這對“姐弟”情人至今沒人打擾,依然長眠在梁山之中。就武則天與李治的“姐弟戀”而言,武則天的確算得上是一個重情義的媳婦。這是后話。
唐太宗死于貞觀二十三年五月二十六日(公元649年7月10日),兩天之后,武則天出家感業寺(有說是八月同發喪的隊伍一起出家為尼的),時年26歲,這是無奈的,也是皇家規矩。
唐太宗死后雖然沒有“人殉”的歷史記載,但按照當時的宮廷規矩,凡后宮跟皇帝沒有生兒育女的嬪妃,都要到皇家寺院出家為尼。嬪妃出家,再無世俗生活自由,青燈古佛,形同枯槁,了卻一生。武則天作為后宮才人,唐太宗的小老婆,太宗寵幸都少之又少,何談一兒半女的,自然也要隨宮女們一起出家為尼了。
前面曾經提到過的那位很早就同武則天一起做才人、已升為二品充容的美女徐惠,不知為什么也沒有給太宗生下一兒半女的,自然也要在劫難逃了。不知徐惠是為失去太宗而悲痛欲絕,還是害怕出家為尼,反正她哀慟不已,連續多日滴水、米粒不進,最后絕食而死,以自己23歲的年輕生命為代價,死后贏得了皇家追授的“賢妃”尊號,以此受到了無數正統史學家的溢美褒揚。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