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辰之秋,故人分道。聊讀三國,古人有言:“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余心悵然,遂作斯賦。其辭曰:
漢劉之末,乃至三國。英雄黎明,落日長河昔操起于行伍之間,而至王公列侯之中,有問鼎中原,囊括四海之意,懷逐鹿天下,并吞八荒之思。劍指浮云,欺諸侯而挾天子;名為國柱,鷹鷲傍伺。大寶陷于狼顧。龍床傍于虎視。
橫長槊以蕩天下,騎龍駒以討四方。官渡一戰而群雄惶惶。然后乃視漢中之英杰如鼠輩。欺江東之名士如草莽。自負天下之勇士雖眾,而莫能敵惡來之武力,天下之名臣雖繁,而無有出郭嘉之鼓掌。自視英雄,睥睨三皇。
重色輕生,薄情寡義。然后乃于宛城一戰而折將損子,潼關一戰而須割袍棄;而后至于赤壁一戰,乃惶惶兮棄戈矛之于滿地;其戚戚兮橫國殤之于遍野。華容道上哭拜于地,實為狼狽。假以禮儀之心而待人,則何以為禍起于蕭墻?若以鑄孔雀臺之資而賞士卒,則何以擁太阿而敗亡?若以寬容之心而待永年,則漢中可圖矣。若留禮下之心而事蔡張,則江東可圖矣。一戰而聲名隕,一敗而吊國殤。是以霸業難圖,而后銅雀成荒。帝傳七世于奐,則帝位如累卵。武不足以安邦,文不足以濟世。德不足以服眾,威不足以攝敵。“三馬同槽”,晉代魏繼。千秋帝業,一朝灰飛。先祖之志,毀于奸人,王圖大業,墮于孺子。乃令文帝垂淚,誰聞魏武慟悲?吳蜀聯則脅曹魏,曹魏興則難獨完。奈何欲求荊州之小,而放任天之下不覽?為將王之道,工經國之案。不善文藻辭彩者,尤有文人墨客之輔。不全文韜武略者,尤仗江河山岳之險。然不曉秦王掃六合之故事者,則欲護寸土之雞犬而不可安。強秦不亡,何以圖六國之獨存?曹魏不滅,何以慮吳蜀之孑善?欲相伐,則懼曹魏進,欲伐魏,則憂比鄰戩,雖名為結盟,實乃各具鬼胎。為一荊州之小而至死不通書箋,圖一朝夕之利而終于不解世怨。不足以容天下者,亦不足以謀一域之基業,不足以圖遠謀者,亦不足以圖一時之茍延創業之君多于勤勉,守成之君多于安逸,昔昭烈帝履荊棘,戴霜露,圖同室,以有尺寸之城。損手足,伐同族,隕名臣,以有微薄基業。可嘆犬子視之不甚惜,丟之如蔽履,棄之如草席。使管弦嘔呀而塞耳,令忠言耿耿而難曦。昔先帝之在世,雖身在虎穴,亦不敢忘興復漢室。而后主之繼位,縱身居九五,亦不能思繼承父志。昔武侯之伐魏,雖身在行伍,猶念賞罰分明,揮淚斬將,然后主之行樂,縱身在福地,乃忘親賢遠佞,優渥由己。其戚戚兮,龍驤身死而無功。其慘慘兮,虎奮隕首而長息。丞相薨斃,乃興復無望。興漢大業,竟泯于靡靡。窮兵黷武,屢伐中原而不可以興漢室。鞠躬盡瘁,數出祁山而不可以保社稷。使路有餓殍,令民有饑色。朝中奸佞,禍亂朝綱。君書諂媚之詞,誰言時運不濟江東之富足可以養千軍,長江之天險可以卻萬人,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兵甲充足而不知開疆,先祖遺德殆盡乃不知施仁政,兵甲臨于城下而欲獨完其身。
臨赤壁不悼古,登高廟而不念祖,有良將而不思任用,有強鄰而不趨結附。數典忘祖,偏安一隅。進不思富國而強兵,退不思秉先祖之符。待將軍白發,唯滿城遺孤。則欲興作為,而重瞳難助。大軍逼迫而陣前罷將,怨聲載道而不知安撫。縱無天狼之侵,復又何蹊可步。
天之施報,遜其雷電之速。人罕百年,何來萬年而卒。霸業宏圖,善者難得其終。帝王將相,惡者荒丘浮土。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