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茶禪茶
茶,一樣根扎黃土,吸甘泉養(yǎng)虬枝,一樣舉旗挺槍,掛露珠迎朝陽,一樣在殺青脫水中涅槃,一樣在開水浸泡里走向輪回。對于茶本身仿佛沒有什么差別,然而只因飲者有別,茶則有別。
菜茶,這個菜字能理解的人應(yīng)該不少。在日常的生活中菜氏家族還是挺大的,諸如:菜牛、菜雞、菜鴨!就是平民百姓也自稱為菜人。這個菜字道出了不冠不冕,不尊不貴,平凡平常直到平庸之身份。
從前我喝著菜茶,就如吸母親的乳汁,聞父親的汗息一樣自然。是那種饑渴和依靠的需要。當(dāng)時的回甘也就是消饑解渴!可今天再臨氣味蒸騰的菜茶,我品到許許多多的氣息。灶前的一爐炭火燃著經(jīng)久不滅的溫馨,一個黑色茶壺代代煮著一樣熨貼的情愫,只有菜茶經(jīng)得起這樣反復(fù)地翻煮。倒上一碗,捧在手上,碗中的色澤仿佛是祖輩飲茶中印下的膚色,絲絲的熱氣飄著懷念、祭典或祖母的召喚,慢慢沁入心脾。茶湯入懷,熱了心窩,吞下的不僅僅是茶湯,而是那棵老樹見證的綱常、倫理、孝悌等等?;匚渡?,我真不敢率性道出菜茶的品位。
叔叔曾對我說過,算命先生算得大伯命如路邊菜茶。這路邊菜茶究竟是怎樣命理?叔叔呷了口茶說:無人施肥無人看護,日里采夜里長,長一葉采一葉,誰需要誰都可以順手采,解渴的解渴,消疲勞的消疲勞,敷傷口的敷傷口。沒見過他蔥郁,沒聽人贊美過,一問世仿佛就是棵老茶樹。聽到這,我好像明白,菜茶的命就是獨受天寒地凍,擁一抔土,沐一滴露,汲一絲泉,不爭蜂不引蝶,取舍任由別人!這命好苦?。∪欢迨鍎t說:雖說大伯無妻無兒,然而無病無災(zāi),一覺長睡而去,走得無牽無掛,從這點上說可是大福之命。叔叔的大福二字,道破菜茶之命道,不舍求于人,而施舍于人,菜茶如是,大伯如是,大福如是。這菜茶又是何等品級呢?
我說:牛飲菜茶,不必焚香沐浴,洗壺燙杯,不必一巡一令,杯杯恭維,不必細品慢呷聲聲思味。菜茶如急急如來,救世菩薩,隨叫隨來,是平凡是大境。
禪茶,禪字有宗有派,有界有境,就如佛門,雖廣開廣納,但真正能皈依的人還是太少太少。哪有幾個人能與禪師說聲:喝茶去!雖然說生活中也處處有禪,然而必境要有覺悟才得,禪!有些高遠。
前些日子賢志法師短信相告,資國寺要召開國際禪茶博覽會。想象得出資國寺是檀香繞宇,茶香滿庭。聲聲木魚傳達著佛國的祥和,稀疏罄音表述著佛境的安寧。一份的寧靜就一份的祥和,一份的祥和就有一份清高,一份的清高有就一份的高雅。清澈的茶湯看清茶葉的本然,復(fù)歸的茶葉脫去初生時毛茸茸的野性,蛻去野性中的苦澀,洗去曬、焙、發(fā)酵等傷痕,余下醇厚的本香,增添了幾絲文化的痕跡。禪師細品,把春秋輕輕抿下,人生真諦也許就在這吞吐回味中悟得。文化人品著,嚼著茶中文化余味,歷史、典故會隨茶香溢出。這茶比起菜茶來也許自身的話題多了。喝菜茶的人不說茶的話題,吃禪茶的人一定要道茶話。
茶緣禪姓,確實是文化大緣。茶長在黃土上,長在一堆瓦礫前,長在巖縫里,長在天地間,我一直把它歸于天地大道間的草木。效法自然的草木,本該是道家大本營里的蕓蕓眾生。春來開花,秋來結(jié)籽,夏曝酷日,冬享霜雪,自然的經(jīng)文書寫在每一片綠葉里。蟬鳴蛙聲,鶯歌唱,燕呢喃,一樣樣都是它早課晚課的誦經(jīng)聲。茶道,茶道!茶確實是道,確實有道。雖然我說不出太多的道道,但我母親敬神請仙的三杯清茶一直在我心頭供奉。一杯通三界,二杯供道法,三杯儲滿人間情。仿佛天、地、人,道、法、情都供在這三杯茶中。母親在焚香供茶后,虔誠默念完許多,仿佛得到神示,心緒安寧,做事也從容。這是道還是禪,我母親說是心愿。我不喜歡把母親的想法引申,天遂人愿就是大道。
母親忙忙碌碌,沒有安靜地坐下喝杯茶,所以只能在供茶供上心愿,招回一分安寧,若是她喝茶絕對是為了解渴,放下茶杯又要忙起手頭的活。后來,我在多種場合,見過許多不同身份的人喝茶,杯下茶前確實各留余香。我也有過多種的感覺,喝茶、品茶、話茶、悟茶。但我喜歡獨自一個,抱壺而泡、細品精嚼、讓神思寧靜,須臾間得一片光明。此時我會站起來,面窗會心而笑,對天大口喝茶,而后謝茶而別,這種感覺是不是禪境?我說不準(zhǔn)。但我喜歡這種自身寧靜的覺悟,喜歡這樣喝茶。
菜茶也好,禪茶也罷!我想供奉的是道,喝是為解渴,細品是為感覺,覺悟的才是禪。茶無別,別在境!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xué)網(wǎng)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xié)會 版權(quán)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