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凱越豪校長為了學校的發展,開始著力在社會上發掘人才,他知道文革這些年,流落到社會,甚至坐牢的有不少真才學識,飽學人士,于是廣泛的通過各種社會關系。打聽這些人的下落。
為此,一次在北京高教部開會,北京某大學校長對凱越豪道:“聽說你到處招兵買馬,招降納叛,人稱凱司令,是不是有這回事。”凱越豪打個哈哈道:“這也不算新聞,你知道我們學校這些年被運動糟蹋的好多課開不起來,許多課題都找不到人做研究,不得已為之啊。”
一次,他聽到人事處長告訴他在襄樊市有個拾破爛的老漢原來是某知名大學的老師陳友林,是教法律的,在反右時被打成右派,開除公職,勞改了幾年后,遣送家鄉,現在靠拾破爛為生,凱越豪叫人事處長打聽清楚了,此人果然不簡單,在美國,英國均留學過,曾經獲得美國哈佛大學法學博士,英國牛津大學法學博士,解放后,曾經執教于華東政法學院。
凱越豪趕緊跑到襄樊市,可是襄樊那么大,到哪去找這樣一個拾荒老漢,于是他就在當地馬路上四處溜達,只要有收破爛的就要打聽一下。
原來這老漢在當地果真有些名氣,原因是他和其他收破爛的不一樣,他把破爛分成幾類,有價值的詞典,資料類,他大多都收起來,堆在屋里不賣了。只是這老漢很少呆在家,大部分時間都是拉著一輛平板車在街頭巷尾轉悠做生意,一時凱校長很難找到他。
一天在漢江邊上,凱校長很意外的遇到一個衣裳襤褸,黑瘦花白胡子的老漢拉著一輛平板車,凱校長越看越像要找的人,于是住了腳,等著老人過來,老漢拉車走近里,凱校長看這老漢大約有60歲光景,破衣爛衫,敞開的衣襟中瘦骨嶙嶙,穿著一雙舊的黃軍球鞋,下面褲腳管卷著,一雙瘦伶伶的腿在冷風中抖索。
老漢見凱校長目不轉睛的望著自己看,于是搭腔道:“你家有破爛嗎?”凱校長遞過一支煙道:“跟你打聽個人,此人姓陳友林,說是……。”沒等凱校長說完,老漢道:“我就是,你找我干嗎。”凱校長道:“我是漢水大學的,找你談件事”
老漢道:“我在襄樊多年了,從來沒有和什么大學打過交道,莫非你們有破爛要賣。”凱校長見陳友林還是沒有反應過來,于是道:“找個地方說話。”老漢有點兒莫名其妙,只好跟著凱校長走,兩人來到江邊一家小飯店,凱校長對服務員道:“先來兩杯茶。”凱校長招呼陳友林坐下,笑道:“抽支煙。”老漢就著剛才那支煙,點燃了,道:“什么事情吧!”凱校長等服務員送上了茶,把茶杯推給陳友林道:“先喝水,等我慢慢和你說。”
于是凱校長慢慢的,將此行來歷細說了一遍,老漢道:“我已經丟掉書本多年了,不要說教書,恐怕人見了都要躲著我。不信你到我家看看,我不是你們要找的人。”凱校長把茶杯抿了一口,道:“我們也不是瞎找你的,知道你有這個水平和能力,目前大學非常缺一批學科帶頭人,尤其是法律、法學專業,幾乎沒有在國內叫得響的人物,這也是無可奈何。”陳友林審視著凱校長的臉,仿佛是想從凱校長的臉上的變化中,探知凱校長是否在開玩笑。
末了,服務員看兩人話多,估摸著要點菜,于是將菜譜遞了過去,凱校長將菜譜給陳友林,陳友林收破爛幾十年,日常三餐只是在家里備個飯盒,或是讓老伴炕個餅,連街上燒餅、包子都舍不得買一個嘗,今日凱校長讓他點菜,陳友林何曾有過這事,于是連忙推脫:“我飯盒里帶著飯,回頭有碗湯喝就中了。”
凱校長見陳友林說得如此不堪,方明白他這些年如何過得,心頭一熱,于是接過菜譜點了一個炒肉絲,一個炒腰花,一個醋溜排骨,一碗雞蛋湯,老漢站起來,道:“我車上帶著飯。”凱校長連忙站起來,攔住、道:“頭次見面,今天就算我請客好不好。”
陳友林面有難色,苦笑道:“我是真不習慣下館子。”凱校長見陳友林真不愿在這兒吃飯,于是道:“這樣,菜呢,我是已經點了,我們將菜帶了到你家去吃、如何?”陳友林見凱校長執意如此,于是也就不勉強。苦笑著看凱校長請端上來的菜,一一請服務員打包,提了出門。
一路上,陳友林有意無意的問凱校長如何知道自己的。凱校長也不隱瞞,回答:“我們學校在重建時期,專門編制了學科專家名錄,這些名單都是各地專家、學者推薦的,凡是學有成就的人我們都是記錄在案。至于你,是上海原華東政法學院院長推薦的,想來不會錯,特別是你曾經在歐美都獲得過博士學位,這對我們學校太重要了。”
陳友林住了腳,仰面對著天看了一會:“老天啊,你今天真是睜開眼了。”說完,一雙老眼里滾下淚水來,凱校長一邊看了不忍。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