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睡覺,等天亮了再想辦法。”頭枕在胳膊上,寒似乎并不把當前的處境當回事。
一夜無話
冰是被鳥叫聲吵醒的,自殺森林里的鳥叫聲是很特殊的,聽起來更像是哀鳴。
“希望繩子沒被人動過。”冰說著吞下了一塊小餅干。“順著繩子走吧。”
“OK”
兩人順著繩子走回了樹海中心處的樹下。因為是直升機直接帶兩人來到樹海內部的,想要離開這里還需要一點時間。
“指南針在這里沒什么作用。這里……直升機送我們來的地方,這里就是寶石所在的位置了,我們現在在這里。”寒一邊說著一邊拿筆在地圖上勾勾畫畫。
“入口在這里,兩點間最短的路線是這個。”一條筆直的直線從冰手中誕生。“繩子綁好,就算出不去還能再回來。”
“我說……你是把地圖上的幾座山無視了啊。還有方向。。。。。。”
“
以手表看方位
在晴朗的白晝,根據日出、日落就可以很方便地知道東方和西方,也就可判斷方,但只能是大致的估計,較準確的測定有下列幾種方法:
1、手表測向“時數折半對太陽,12指的是北方”,一般在上午9時至
手表測向(5張)下午4時之間可以很快地辨別出方向,用時間的一半所指的方向對向太陽,12時刻度就是北方,如下午14:40的時間,其一半為7:20,把時針對向太陽,那么12指的就是北方,或者是把表平置,時針指向太陽,時針與12時刻度平分線的反向延伸方向就是北方;或者置手表,將一根小棍垂直立在手表中央轉動手表,使小棍的影子與時針重合,時與12時刻度之間的平分線即是北方。地球24小時自轉360度,故1小時為15度,而手表轉一周360度為12小時,即較太陽快1倍,這樣可用手表與太陽粗略測定方位。早晨6時太陽在東方,影子指向西方,將表盤時針6指向太陽,表盤上12便指向西方;如將表盤順轉90度,即將6除2為3,則3指向太陽,此時12便指北方;同樣在中午12時,太陽位于南方,將12除2為6,則6指向太陽,則12便指北方。依此法測定方向缺點是最好要考慮地方時差,以免出現方位的偏差,但不妨作為大概方位的簡易判斷。
必須注意:
(1)判定方向時,手表應平置;
(2)在南、北緯20°30′之間地區的中午前后不宜使用,即以標準時的經線為準,每向東15°加1小時,向西15°減1小時。
利用太陽
尋找正確路程的技巧必須通過平時的野外活動去積累。例如:平時就養成隨時參考地圖和指南針的習慣,同時積極地觀察周圍的地形以及身邊的植物來判斷正確的位置。依據太陽方向變化設計的日晷
太陽從東方出,西方落,這是最基本的辨識方向的方法。還可用木棒成影法來測量,在太陽足以成影的時候,在平地上豎一根直棍(1米以上),在木棍影子的頂端放一塊石頭(或作其他標記),木棍的影子會隨著太陽的移動而移動。30--60分鐘后,再次在木棍的影子頂端放另一塊石頭。然后在兩個石頭之間劃一條直線,在這條線的中間劃一條與之垂直相交的直線。然后左腳踩在第一標記點上,右腳踩在第二標記點上。這時站立者的正面即是正北方,背面為正南方,右手是東方,左手為西面。利用地物判斷方位
獨立的大樹通常南面枝葉茂盛,樹皮光滑,北面的樹枝稀疏樹皮粗糙。其南面,通常青草茂密,北面較潮濕,長有青苔。
建筑物和土堆等,北面積雪多融化慢,而土坑等凹陷地方則相反。
中國北方較大的廟宇,寶塔的正門和農村獨立的房屋的門窗多向南開放。
森林中空地的北部邊緣青草較茂密。樹樁斷面的年輪,一般南面間隔大,北面間隔小。
在中國北方草原,沙漠地區西北風較多,在草叢附近常形成許多雪龍,沙龍,其頭部大,尾部小,頭部所指的方向是西北。
草原上蒙古包的門多向南開放。樹葉稀疏一面為南,濃密一面為北草原上的蒙古包
樹樁年輪濃密一面為北
別針沾上油脂放于水坑中,尖頭指北
1。獨株樹的陽面(即朝南方向)枝葉茂盛,而陰面(即朝北方向)枝葉較稀疏。
2。在密林中,巖石南面較干,而巖石北面較濕且有青苔。
3。桃樹、松樹分泌膠脂多在南面。
4。樹墩的年輪,朝南的一半較疏,而朝北的一半較密。
5。山溝或巖石等物體積雪難以融化的部位,總是在朝北的方向上。
6。螞蟻的洞穴多在大樹的南面,而且洞口朝南。螞蟻樹洞
7。一些自然村落一般都是集中在山的南側,而且大門多數是朝南開的。一般古廟、古塔、祠堂等建筑物都是坐北朝南的。
8。若是夜晚天空可看到的星星,只要找到北斗七星,沿著“勺柄”的延伸線可找到明亮的北極星,北極星的方向便是正北的方向。”
為了讓繩子一直保持直線,兩人把一路上能砍的樹全部砍了,其美名曰:做個記號,以免迷路。
下午
“原來你不僅無視了幾座山,還忽視了繩子的長度。”寒靠在一棵樹上,語氣有些無奈。
“寒,你還記不記得竹內在直升機上給我們的繩子?”
“嗯,有用嗎?”
“融到血液里了。。。。。。”小巧的匕首把右手食指劃開。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