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婉兒生命的重大轉折,也是武則天為實現終極目標所作的一項準備,從此婉兒的一舉一動都將受到武則天的強烈影響,終其一生,婉兒也沒能擺脫這種影響。
婉兒在從政生涯中也顯示出極高的天賦,作為武則天的貼身秘書,婉兒的起點那是相當高。婉兒以她的過人才能——“天性韶警,善文章”(《新唐書》語),“有文詞,明習吏事”(《舊唐書》語),很快就取得了武則天的信任,協助她處理批閱奏章、起草詔書等等工作。
由此,婉兒近距離地觀摩了武則天從皇后成為一代女皇的全過程,充分領略了她堅韌冷酷的性格和果決強硬的行事作風。
她見證了太子李賢被廢、被貶居巴州再被謀害至死。
她見證了高宗李治去世,新太子李顯作傀儡皇帝。
她見證了武則天廢掉李顯,顛覆幾千年傳統,終于成為中國歷史上首個也是唯一一個女皇。
她也見證了武則天排斥異己時的專斷殺伐——與殺戮上官家族別無二致。
女皇無意中成了婉兒的老師,那些在殘酷戰斗中磨砥出來的經驗,讓婉兒在旁邊受益匪淺。隨著女皇的權力不斷鞏固,婉兒的待遇也日益提高。
在上官婉兒的性格中有一種與生俱來的高山遠矚,在萬千頭緒里,能夠剝蠶抽絲,果斷抓住要點,這在她政治生涯的排隊上顯而易見。
她16歲時,大約是念高中的年紀,上官婉兒嫵媚地倒在皇太子李顯懷里。她深知這種“政治投資”的重要意義。可是沒想到李顯被廢,遠戍鈞州、房州。
可是上官婉兒沒有灰心,她不怕投資失敗,自己還年輕,年輕就是無敵,繼續尋找機會。
上官婉兒為什么有如此敏銳的目光?這和她的性格有重大的關系,她是一個優秀的詩人,我們從她的詩詞可見端倪,
上官婉兒做詞賦詩時喜歡登高遠望欣賞自然,她覺得自己是一個“物外者”,仿佛已從繁瑣的宮廷生活中脫出,完全融入了自然的懷抱。有詩可證:“霞窗明月滿,澗戶白云飛。書引藤為架,人將薜作衣。”在這月明風清,白云入戶的山第,詩人以藤條為書架,以薜蘿為衣衫,宛若自由自在的自然之子。其山水詩還呈現出一種率真樸拙,自然灑脫,乃至天人合一的境界。
如另外一首詩詞的“鑿山便作室,憑樹即為楹。”透漏出一股率真樸拙、自然灑脫之氣。再如其“攜琴侍叔夜,負局訪安期。不應題石壁,為記賞山時。”更是散發出一股魏晉式的灑脫不羈,讓人生發出無限遐想。
這是她超凡脫俗的思想境界,有這種恢弘大氣的胸懷,她的目光能不高瞻遠矚嗎?
在這里我們感觸最深的是上官婉兒頑強不息的性格,其次是她人生態度,最后是她高瞻遠矚的目光,三者缺其一也不會成就她輝煌人生,上官婉兒自小聰明無需置疑,也不懂天大地大家仇最大,這主要歸功于她母親的教育,如果母親從小教育她報仇雪恨,她還能活到成年嗎?慢說一個弱小的女子與其強大朝廷對抗,就是一個武功蓋世的男子又有哪一個得了手?
母親明白好死不如賴活著的道理,尤其是身為女人,不報血海深仇不丟人,活著才是硬道理,從此上官婉兒走上了一條曲線救家的道路,發奮讀書,奠定了成功的基業,這是她的頑強不息的性格體現,也是她母親對人生領悟的結果。上官婉兒走上職業人生道路后,開始了她的變幻莫測的政治手腕,那些手腕比起身懷絕技獨步江湖的大俠強上幾十倍,靠武功成就事業的有嗎?荊軻算得上是武林第一俠客吧?他手持匕首連一個年過半百的老頭子嬴政都沒殺死,不止讓人疑問,江湖大俠到底能殺誰?不如當個政客風風光光的做人實惠。上官婉兒抱定了這一條理念,
常言說伴君如伴虎,權力是一把雙刃劍,劍鋒對著別人也對著自己,這需要超凡的智慧才能左右逢源。
武則天是個性*極強的女皇,有個叫張宗昌的年輕男人一直陪伴她左右,張昌宗風流成性,雖然他為了榮華曲意逢迎武則天,可是一個六七十歲的老太婆怎么可能讓張昌宗滿意呢?而每天侍奉在武則天身邊的掐得出水來的上官婉兒,雖然也已經三十歲了,但是卻年輕優雅,精力充沛。張昌宗常常一邊懷里抱著武則天為她親熱,卻一邊用眼睛瞟著上官婉兒漂亮的臉蛋和豐潤的身材。這種卑鄙的欲望,象無形的魔抓伸向了豆蔻年華的婉兒。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