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姬歸漢,曹操是好心人,把一個被強盜搶走的女人要了回來,然后恢復國籍優待安撫,曹操辦事很賣力,用現代人的眼光評判,應該是辦實事的好領導。
曹操為什么要這么做呢?史書這樣記載:“曹操素與邕善,痛其無嗣,乃遣使者以金璧贖之,而重嫁于祀。”(《后漢書?列女傳》)曹操在洛陽為官時與蔡邕“有管鮑之好”,比蔡邕小22歲的曹操敬慕蔡邕的才學和信義。蔡邕則推崇曹操的文韜武略,他們之間過從甚密。現在天下三分初定,正是外定武功,內修文學,力圖文治的時候,因此想起來把亡友的女兒贖回。
人都這樣,現在發達了,自然會想起從前舊事,曹操也不例外。曹操從前一直往來于蔡邕府中,可能亦是見過蔡文姬的,也許還有過坐而論道的明月之趣,現在想起故人惻然心動,讓她回來,算是對老友的一種報答吧。
當然還有一個說不出口的原因。
曹操是三國杰出的一代霸主,名動天下,雄才大略,做皇帝是夠格的,但始終不敢,別人勸他,他還開玩笑“你想把我放在火爐上烤”。但是他“挾天子以令諸侯”,朝廷大權盡在手中,沒有做皇帝的想法才叫見鬼。歷代如此篡位的實在太多,但是他始終沒有這么做,也許是因為內心的那點忠君之情,也許是顧忌天下民心,更多的還是顧忌后世之名。他想留個好名聲——就要挑個會寫史的人。
蔡邕生前與友人合撰《后漢記》,在流放時上書靈帝“奏其所著十意”,這個所謂“十意”即是“十志”,是“修補《漢書》十志之下盡王莽而止,光武以來唯記紀傳,無續志者”(《后漢書?蔡邕列傳》)。這是蔡邕在他的老師胡廣的指導下經20余年殫精竭慮而撰成的一部半成品。蔡邕一生多難,沒能完成這項巨大的工程,其文稿也大多散佚。文姬作為蔡邕的女兒,由她來寫自然不會差到哪里去,何況還是自己辛苦把她從匈奴那里贖出來的。
當然這種想法曹操是不會宣之于口的,只是一味善待文姬,相信文姬寫史的時候也不會給自己瞎掰。
蔡文姬的傳世之作,不外乎兩大主題:戰爭殘酷,思鄉憐子。真叫人納悶,那位跟她同床共枕了12年的左賢王,卻一個字也沒露。莫非他倆始終同床異夢?即便如此,也不奇怪,天下將就混日子的夫妻,多了。倒是兩個小兒子,羈留匈奴,摘了蔡文姬的心。
蔡文姬總算有了第三次婚姻。曹操出面撮合,將她許配屯田都尉——陳留同鄉董祀。顯然,其中不存在利益交換,也算不上什么政治婚姻。倒是曹操熱心腸,愿意蔡文姬擺脫背井離鄉的孤獨感。歸漢,就是回家,光身一個人,還有什么天倫之樂?
成親之后才發現,曹操也是熱臉貼了冷屁股。小小的屯田都尉居然沒把女詩人放在眼里,他以為,蔡文姬這種殘花敗柳,根本就配不上他瀟灑英俊的帥小伙兒。無非是看在丞相面子上,湊合著過。這種婚姻,有什么滋味?
這場婚姻開始并不幸福。文姬兩嫁之身,還生了兩個胡兒,大漠風沙早已紅顏衰老,董帥哥正青春年華一表人才,無緣無故被丞相指了個老女人為妻,這份郁悶就甭提了。一郁悶就出事了,第二年犯了罪,被曹操手下公安局長抓了起來準備處死,文姬又要開始守寡,她受不了了。
在匈奴住了12年,過慣了膻肉酪漿的生活,生別親兒跋山涉水好不容易回到了夢寐以求的中原。娘家早已衰敗成枯場,她無依無靠之際只能再嫁人,丈夫雖然對自己并不很好,可是畢竟識文斷字也說得上話。剛剛過了一年安穩日子又要開始守寡,她沒有退路了。
但是她并沒有馬上營救關進死牢的丈夫。而是在自己完成了《悲情詩》之后開始行動,
也就說直到董祀準備行刑的當天,蔡文姬才挺身而出。她披頭散發、光著腳丫子闖進了相府,為了丈夫一條命,已經顧不得嬌羞和臉面了。她想明白了:有丈夫,才算一個完整的家;一旦失去了,自己便淪為行尸走肉,孤魂野鬼。蔡文姬終于摒棄了小姐、詩人、才女和名流的架子,結結實實地做了一回“董祀之妻”。把眼淚流在紙上之后,蔡文姬這樣做好像是用心良苦。
她當著滿座公卿,苦苦哀求曹操“刀下留人”。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