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和諧社會,已成為我國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他不僅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證,而且也體現中國的民族特色和中華文化傳統。
千百年來,中國人不僅向往社會和諧,而且也追求人生和諧。清世宗胤禎皇帝的年號雍正,雍就是和諧的意思。和諧在中國人的心目中有著及其崇高的位置。
大概是人們對和諧社會夢寐以求吧,所以對“和”字的認識也特別深刻,“和”字的發音也最多,因“和”而產生的詞匯也特別多。
和的基本含義有五個方面,一是形容配合得協調;相處得融洽,如和衷共濟、天時地利人和等。二是形容溫順;不激烈;不粗暴,如心平氣和。三是形容氣候溫和,如風和日麗。四是平息爭端;使和睦,如和解等。五是比賽打成平手,不分勝負,如和棋等。
“和”還有五種發音,和(he)、和(he)、和(huo)、和(huo)、和(hu),當然每種發音都有它特定的含義。
用和字形成的成語也很多,如和風細雨、和諧社會、和衷共濟、和平共處、和顏悅色、和藹喜悅、和平談判、和光同塵、和睦美滿、和盤托出、和聲細語、溫和平易,心平氣和等。
用和字形成的詞匯就更多了,如和藹、和暢、和風、和好、和合、和緩、和會、和解、和局、和悅、和美、和睦、和平、和氣、和棋、和牌、和洽、和親、和善、和聲、和數、和順、和談、和婉、和弦、和諧、和煦、和議、和易、和約等。由此可見“和為貴”的思想,在中國人傳統文化中占有多么重要的地位。
為什么漢語中“和”的字義那么豐富,“和為貴”的思想影響那么廣泛,說到底是儒家思想的通俗表現,是中庸思想的反映,折射出孔子的價值觀和道德觀。
《中庸》原來是《小戴禮記》中的一篇。傳說孔子的孫子子思,擔心孔子有關論述被后人丟失,就把孔子的有關中庸論述進行整理所作,最初是作為教育方面論述。據說,后來是秦漢儒家的作品。
到了北宋程顥和程頤等極力尊崇《中庸》,南宋朱熹又作了《中庸集注》,并把《中庸》和《大學》、《論語》、《孟子》并列成為“四書”。宋之后,《中庸》已成為官方規定的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必讀書,此后,它不僅對教育界,而且對社會、文化、思想界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四書”中的《中庸》共有三十三章,我們不可能全部摘錄,不妨把第一章的摘出,以了解他的基本思想。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
莫見乎隱,莫見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基本意思是,上天賦予人的本質特性叫做本性,或者稱為天性。遵循本性以做人處事叫做道,遵循本性來修正過和不及,使自己的行為皆能合乎于正道,稱之為教化。
正道是一刻也不能離開的,如果可以離開,就不是正道了。
君子在沒有人看到的地方,更要小心謹慎,在沒有人聽到的地方,更要謹小慎微。最隱蔽的地方,也是最容易被發現的處所,最細微的事物,也是最容易顯露的,因此君子在一個人獨處的時候,更要特別謹慎。
喜、怒、哀、樂的事情還沒有發生的時候,心是平靜無所偏倚的,稱之為“中“;如果發生了喜、怒、哀、樂,能夠合乎節度,沒有過與不及就是“和”。
“中”是天下萬事的根本,“和”是天下共行的大道。如果能夠把“中”與“和”的道理推而及之,達到圓滿的境界,那么天地萬物,都能各安其所,各隨其生了。
值得注意的是,西方也有大師推崇中庸的德行。
東方的大師是孔子,西方的大師是亞里士多德。東方的經典是“四書”,西方的經典是《尼各馬科倫理學》。
東方的經典說:“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西方的經典說:“中庸是最高的善和極端的美。”
從他們對中庸的極高的評價,好像不那么中庸了,但我們可以從中看出中庸的價值所在,它對社會,對人生的影響了。
用現在的觀點看中庸,就是在過與不及之間找一個中間點,命中這個平衡點,就是得了中庸之道。用亞里士多德的例子,如果12是過,2是不及,那么6就是平衡點。用朱熹的話說:“不偏不倚,無過不及。”
人際要和順,家庭要和睦,人間要和美,社會要和諧,世界要和平以成為人們的共識。
對審美而言,中庸是美。
對倫理而言,中庸是善。
對求是而言,中庸是真。
對商人而言,中庸就是在賺錢和做人間找到平衡點。
對醫生而言,精益求精與善待患者就是中庸。中庸就是恰如其分的劑量,增之一分要傷人,是惡;減之一分無藥效,也是惡。
對官員而言,中庸就是在民主和集中之間,原則性和靈活性之間,榮辱得失之間找到平衡點。
對教師而言,中庸就是育人和育才的最佳結合。
對法官而言,中庸就是在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之間找到結合點。
對社會來說,中庸就是和諧,就是在公平和效率之間找到平衡點。社會必須nbsp;兼顧公平和效率,如果我們忽視公平,只顧效率,那么社會就會兩極分化,必將動蕩不安,以強凌弱將不可避免,甚至會導致人類互相殘殺。如果我們忽視效率,只顧公平,那么社會必將貧窮落后,人們的生活得不到改善和提高,最終也將制約人的全面自由發展。
對人生來說,就是要在理想和實干中找準位子。人生猶如漫長的征途,選好路,邁好步,對人的一生至關重要,在漫長的征途中,把握速度,抓住機遇也非常重要。顯然,擺在我們面前的,沒有鋪就好的道路,人的一生會遇到很多艱難困苦,有時道路也會泥濘崎嶇,累了可以歇歇,渴了可以喝杯茶,氣了可以消消氣,困了可以休息一下,但你不能停止你的步法,不能喪生信心,不能迷失方向,不能聽天由命。
對愛情而言,中庸就是在所得和所失之間找到平衡點。
對家庭而言,中庸就是要在熱熱烈烈和平平淡淡之間找到平衡。
誠然,中庸雖不是打江山得天下的理論,但卻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精明之道。
總之,面對自然,面對社會,面對人生,面對傳統,面對未來,中庸之道不失為最佳選擇。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