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古就有“富養女兒窮養小子”的說法。認為培養女兒,就要盡可能地為她創造一個富足舒適的成長環境,從小讓培養她對高質量生活的追求,這樣培養出來的女孩長大后會很有品味,不容易受小恩小惠的利誘;如果養兒子,就要刻意讓他嘗試生活的艱辛,從小磨礪他堅強的意志,以備將來他能擔當應盡的責任,成長為一個真正的男子漢。
現代年輕父母受教育水平不斷提高,對于子女的教育問題也有更多不同的看法和新嘗試,但有時難免生搬硬套古訓。而大部分家庭只有一個孩子的現狀,也導致孩子的教育問題變得格外重要。前有“80后父親奉行女兒要富養,陪4歲女兒7天花3萬元”的新聞出爐,后有“鷹爸雪中訓子,讓4歲兒子雪中裸跑”的視頻瘋傳網絡,“80后父親”的做法固然不妥,“鷹爸”的“狠心教育”更讓人心頭為之一震。
從心理學上講,男孩天生富有攻擊性、冒險性和控制欲;女孩則更具穩定性,喜歡和諧、融洽地交流。所以,對女孩給予更多的寵愛與關注,而對男孩則給予更多挑戰和鍛煉,是符合男孩女孩的性別差異的。但當今社會講究男女平等。女孩子長大一樣要在社會上磨練打拼。因此,在鍛煉孩子意志方面,男孩與女孩不應該有差別,都要接受吃苦和耐受挫的磨練。比如,讓孩子多參與日常的家務勞動或者是學校組織的社會實踐活動;多帶孩子外出旅游以增加閱歷;家長不代勞孩子分內的事;當孩子受到挫折時鼓勵孩子去面對,而不是由家長出面“擺平”。
當大家熱烈討論上述話題時,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接受“物質上窮養,精神層面富養”的理念。的確,我們聽到太多關于富二代的負面新聞。論金錢,他們的物質生活絕對要超出普通人幾倍甚至幾十倍的水平,可這些并沒有讓他們必然成長為有擔當有學養的人。湖南衛視熱播的《變形記》中某期女主角李某就是一個例子。她14歲,家境富足,父母寵愛。基本上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過個生日就要花掉5萬元。可她卻成長為一個叛逆少女。從2009年至今,已被兩所學校勸退。父親把她送到一所貴族學校,又因在寢室抽煙而被第三次被勸退。在短短一星期的變形之旅中,李某思想發生巨大的變化。盡管她所去的小山村生活條件差、食堂差、教學條件差,可是她能感受到山村孩子們不怕吃苦、樂觀開朗、樂于助人的精神。正是這些精神層面的富足營養,讓這個原本叛逆的小孩找到了內心真正在乎真正需的東西,她又重新做回那個懂事孝順的女兒。
多少是窮養,多少才算富養?這恐怕不是個數字問題。畢竟每個家庭的經濟狀況不一樣,但是父母想給孩子提供最好環境的心是一樣的。我們大可不必學習那位80后父親用自己并不豐厚的薪水陪女兒狂花錢,因為并不是錢花的越多孩子得到的正面能量就越多;也不用學習鷹爸如此“狠心”對待兒子,盡管我想他出發點是好的,但不是每個孩子都能承受如此強度的磨練。無論是窮是富,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度”的問題。工薪水平的家庭硬要花大錢培養孩子,甚至不惜舉債,父母本身的做法已經有些扭曲。而孩子一旦習慣所謂富足生活,很難再去考慮家庭實際狀況和父母的辛勞;磨練孩子同樣如此,不是為了鍛煉孩子而刻意設置障礙,讓孩子缺乏信心,而應在孩子遇到實際困難時注意積極的引導。
每一位家長都希望孩子健康成長,每一位家長都會盡自己最大的力量給孩子提供最好的環境。我相信只要家長多一些時間陪伴孩子,多一些心思教育孩子,無論“窮養”還是“富養”,都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