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辰八月初三,余因公出差于大連,是日天朗氣清,風和日麗,得暇則游于老虎灘。
沐浴海風,極目遠眺,碧波萬頃,海天一色,不禁令人心曠;漫步沙中,投石于海,波光粼粼,海鳥翔集,不禁令人神怡。
信步而行,不覺已至一觀海亭。此地山巒起伏,如猛虎之蓄勢而躍;礁石嶙峋,似蛟龍之蜿蜒而臥。潮漲,則虎嘯龍吟,萬馬奔騰,吞石侵山,白浪激空;潮去,則浪花四落,流星趕月,一瀉千里,礁石出焉!來去如是,未嘗斷絕。余與眾游客皆歡呼雀躍而難以自已。
一漁夫笑而謂余曰:"潮起潮落乃自然之理也,何以幸甚如是邪?"
對曰:"夫漁夫亦知自然之理乎?且夫余自幼長于山林,不涉江湖,未睹海浪,初來乍到,焉能不手舞足蹈乎?"
漁夫笑曰:"余生于斯,長于斯,聞潮汐,沐海風,爾來五十有一年矣。若夫潮漲,則其味腥,其風凜,其濕度亦甚乎平素。方是時也,水流翻滾,魚蝦俱上,若此時出海捕之,則必有大獲。此海運之理,人皆可得而知之,然循理而為,茍無數十年之躬行則不可得其妙也。其妙大可怡情,小可榮身,則只可意會而不能言傳也。"
歉而拜曰:"小子無知,言語冒犯,請前輩見諒!不明之處還望不吝賜教。"
漁夫笑曰:"子未見潮汐之壯麗,吾不知而言,是老朽之過也。夫漁人之欲有所獲者,初遇風浪難免心慌,心慌則手忙腳亂,一人亂則全船亂,船不穩則難免葬身魚腹。若夫開其胸襟,拓其心懷,平靜其心,穩定其氣,依理驅駕,乘風破浪,化險為夷,滿載而歸,豈不美哉!此吾數十年捕魚之所悟也,唯子圖之。"
喜而對曰:"妙哉!前輩之言。余聞智者樂水,仁者樂山,山水之樂者,乃心神之怡悅也。心安則氣定,氣定則神閑,神閑則百慧生矣。今吾見海浪之壯麗則欣喜若狂,他日遇風雨之迅猛則難免一蹶不振。喜怒如海,心胸如岸,一石激起千層浪,輾轉掙扎難以自拔,斯蓋人心之理。且夫人心之理通于自然之理,欲寵辱偕忘,波瀾不驚者,囊括四海,包容天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方可達也。微前輩點撥則無以悟矣!謹受在下揖拜!"
漁夫笑曰:"子不必多禮。吾無所言,而子厚積薄發,心有靈犀,何以謝為?蓋子之滿懷史書,激揚文墨,然淺涉江湖,未得其中精要,是以氣盛之下,難以自已。且夫虎嘯山林,鷹擊長空,魚游淺底,此皆極性靈之所愉者也。離別苦,罹憂患,放不下,此皆人生之所惡者也。而世事無常,人困于苦樂之間,且不如意者十之八九,是以千古之間能超脫自我者又有幾人歟?"
余深以為是。相顧而笑,以樂夫海浪之起落,縱性靈于天地也。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