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夢
文/春風楊柳
工作了幾十年,退休后靜下心來,回憶往事,那風風雨雨,坎坎坷坷的經歷總是歷歷在目,人的一生猶如一場夢。
關于人生的內函,在中國的詞典上大多是這樣解釋的,人生是指人的生存以及全部的生活經歷。美國的教科書則這樣表述,人生就是為了夢想和興趣而展開的表演。
人生真的是夢?那夢是什么?是理想、追求、希望?還是無奈、幻想、妄想?
要說對夢的感悟,古人比我們的想象毫不遜色,有孔子“夢周公”,莊子夢蝶。有李白的“夢得春草句,將非惠連誰”,蘇東坡的“春草池塘惠連夢,上林鴻雁子卿歸”,吳潛的“回首人間名利局,大都一覺黃粱熟”等等。
元朝的馬致遠“夢筆生花”,寫的戲劇《黃粱夢》,其劇情動人,婉轉曲折,影響甚大。劇中主人翁呂巖進京趕考途中,在邯鄲一家客店休息,店家為他煮黃粱飯(小米飯)。鍾離奉命前來度化,他卻迷戀塵世功名,不愿意修道。倦睡以后,呂巖在夢中過了十八年,與高太尉的女兒翠娥結為夫妻,并有一雙兒女。他奉朝廷之命征討外出一年間,其妻翠娥與魏尚書的兒子魏舍有私情。此時恰巧呂巖因賣陣受錢私自回家撞破私情,欲殺翠娥,被院公勸阻。朝廷因其賣陣受錢,本欲將他斬首,經大臣說情,后改為發配貧窮邊疆,途中解差將他及其一雙兒女釋放。三人雪中迷路,得一樵夫塔救,指點他們去一庵中討些食品,不幸一雙兒女被惡徒摔死,呂巖也被惡徒持劍追殺。正當此時,呂巖從夢中驚醒,而客店為他做的黃粱飯還沒有好。呂巖這時才知夢中的高太尉、院公、樵夫都是鍾離的化身,省悟到“人生如夢,萬事皆空”。于是斷了酒色財氣和恩怨是非之念而修道成功,呂巖就是呂洞賓。
這個家喻戶曉,婦孺皆知,流傳甚廣,寓意深刻的故事,可能就是古人對人生如夢的感悟吧。
說到人生如夢,還有一個寫得極為深刻的作品——《紅樓夢》。夢貫全書,書中把四大家族的命運推及到整個封建社會都如一場夢。這個夢的范圍太廣了,也太長了。這個夢反映作者對現實生活的無奈,也是一種人生的感悟。作者無法打破過去的殘夢,也無法逃避現實中的惡夢,更無法筑砌未來的春夢。相信看了曹雪芹的《好了歌》,一定會有所感觸吧。
“世人都曉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錢忘不了!
終朝只恨聚無多,積到時候眼閉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嬌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兒女忘不了!
癡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
人生如夢,更多的體現在世事復雜和人生不可預見,人的一生是在似夢非夢中度過的,有的人總是在不停重復著以往的錯誤;是在似醒非醒中成長的,有的人就是在不停解夢過程中獲得知識的;是在一夢接著一夢成熟的,有的人更是在夢的追求中積累經驗的。人們總是努力想把夢看透看破,可就是看不透看不破,只因人在其夢中吧!
我的一生有多少夢說不清,記得幼年的時候,曾夢想過年的時候有一身新衣服,長大了能做一名軍人。少年的時候,曾夢想有一輛嶄新的永久牌自行車,以減輕上學徒步之勞苦,早日成長,考上大學。青年的時候,總想有一份工作為家里減輕負擔,有時甚至好高騖遠,不知天高地厚。工作了,常期盼有一個好的環境,一份好的薪水,有好的工作成績,再后來就夢想有一個好的位置。結婚后,生兒育女了,又有更多的期待,期待子女成長、成才、成人。
特別是走上工作崗位后,有初出茅廬的躊躇滿志,有不盡人意的尷尬,有流汗出力的奮斗,有意想不到的挫折,有不諳世事的朦朧,有碰壁后的醒悟,還有鼓舞人心的成功,更有眾多難圓之夢,不解之夢。也曾看過一些人,為利益而爭,為權利而爭,為名譽而爭,到頭來還是一場空,恰是春夢隨云去,飛花逐水流。
正是人們越來越成熟和富有經驗了,所以每當回憶往事,總感到以前的朦朧,幼稚,簡單,無知和魯莽。正是因為無法打撈過去的歲月,才有后悔,遺憾,惋惜,痛心和懊惱。也正是還有很多的不解之謎,至今剪不清理還亂,讓人感慨人生如夢。
有一位基層干部一直受到他頂頭上司的打壓,他從沒有得罪領導,為什么出現這種情況,他百思不得其解,直到十年后,他才解開這個謎,原來在十年前他沒有滿足他下屬單位一個女職工的要求,結果這女職工和他的頂頭上司關系不同一般,就這樣他不僅得罪了女職工,而且也間接地得罪了他的上司。要不是這女職工在十年后,炫耀地講出來,他至今也解不開這個謎。十年后,他如夢初醒,一切都晚了。
人的一生不就是在做夢,圓夢,解夢,再做夢,再圓夢,再解夢……以至循環反復嗎?
每當我閑暇之時,坐在公園里,坐在風景點,坐在草原上,坐在山谷中,看著云卷云舒,看著潺潺流水,就會氣順神清,就會飄渺欲仙,就有榮辱不驚,去留無意的安然自得的心態。也會產生無限的遐想:假如我是一個小鳥,就可以自由翱翔在藍天之中,溶化的宇宙里;假如我是一顆小草,就會無憂無慮,默默無聞伴隨著春風為大地奉獻點點綠意;假如我是一朵白云,就會隨風飄揚,隨遇而安;假如我是一滴水珠,就會跟著山中的溪水,流淌不息,潤澤萬物。
有時我靜心地在想,諸事的成功就在于做事與處人的結合,兼顧做事和處人是一門高超的藝術,是經驗之談,是成熟之路,是成功之道。既要會做事,又要會處人,只會做事不會處人,往往事情做好了,矛盾卻起來了,以至于落個善戰者無功結局。
有時我在慢慢的沉思,人生苦短,光陰似箭。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可是真正感到光陰寶貴的還是人到中老年,每當回憶過去浪費很多光陰,真是痛心疾首。‘勸君惜取少年時,莫待無花空折枝’。
有時我在冥思苦想,世事的復雜性非我們所想象,以往很多事情的處理上,用心不多,思考不深,看的不透,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常有失誤,至今還有遺憾。
在當今快節奏生活的社會,我們會遇到很多的問題和矛盾。會有驚喜,歡樂,愉悅;會有憤怒,煩惱,怨恨;會有迷茫,困惑,惆悵。我們需要清醒,也需要夢境。因為人就是矛盾體,我們需要回歸,需要心靈的凈化,需要拼搏,也需要寧靜,需要奮斗,也需要休息,需要期盼,也需要夢幻。
當然對夢的追求,是需要我們把握的。夢是一把雙刃劍,超越一步,它很可能就是誘惑,沖動,妄想,它會把人引入災難的深淵。
不是嗎,有的人貪圖享受,不思進取,浪費光陰,如同醉生夢死。有的人為了實現自己的黃粱美夢,而不顧法律,不計后果,以致悔恨終身。正如《紅樓夢》“聰明累”所說: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靈。家富人寧,終有個家亡人散各奔騰。枉費了,意懸懸半世心;好一似,蕩悠悠三更夢。忽喇喇似大廈傾,昏慘慘似燈將盡。呀!一場歡喜勿悲辛。嘆人世,終難定!
我看了《一個黃粱夢被攪逆子——弒母》的報道,令人觸目驚心。一地青年,初中畢業后,游手好閑,好逸惡勞。已年近三十卻一事無成,但他從不找自身的原因,而認為父母親沒有本事,致使家中貧窮,總把怨氣撒在父母身上,動輒非打即罵。為了讓兒子出人頭地,他父母托人帶兒子的廣東打工,并約定第二天早上出發。青年得知后滿心歡喜,當晚久久不能入睡,直到凌晨方進入夢境,睡夢中自己在廣州發了大財,并衣錦還鄉,還蓋了樓,且在親朋好友的簇擁下,和愛慕已久的姑娘拜堂成親,不料好夢不長,卻被早晨起床為他做飯菜的老母叫醒,青年醒后悶悶不樂地躺在床上,想其美夢被母親攪了,懊惱不已,隨身來到廚房見母親正在為他盛飯,便拿起門后的一把鐵錘朝母親頭上狠狠砸了兩下,看到母親倒在血泊里,他才感到出了惡氣,扔掉鐵錘又若其事地回到屋睡覺了,母親終不治身亡。
這是一個惡夢,相信這青年在受到法律嚴懲時,應該醒夢了。“古今最是夢難留,一枕黃粱醒即休。”
人生之夢既不像理想那樣美好,也不像希望那樣完美,它是一種欲望,它是一種追求,它是一種感悟。
我所認識的一個青年,大專畢業連續考了五年研究生,都沒有錄取,一些人認為他是在夢想,鍥而不舍的他在第六年考取了研究生,終于夢想成真。
香港著名的實業家李嘉誠在接待中國企業家時,對中國的企業家說了一段非常精彩話:當我們夢想更大成功的時候,我們有沒有更刻苦的準備?當我們夢想成為領袖的時候,我們有沒有服務于人的謙恭?我們常常希望改變別人,我們知道什么時候改變自己嗎?當我們每天都在批評別人的時候,我們知道該怎樣自我反省嗎?
我想人的一生,如果沒有夢的追求,生活不會豐富多彩的,肯定是單調的、乏味的、蒼白的。幸福是不留念美夢的,成功是不相信美夢的。只有執著的追求才有幸福和成功。只有明白人生的意義,才能享受人生的幸福。
我們應該為實現“夢想”而努力拼搏,而奮斗。道路的曲折和前途的光明往往是同時存在的,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只有不畏艱辛,不辭勞苦才有可能到達光明的頂點,即使我們沒有完全“夢想”成真,但我們不悔恨,因為我們盡力了。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