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在上位的人真應該學學佛或坐禪,這樣才能有一顆平等心,做事才會平等不偏頗。比如搞教育的,就能像芬蘭那樣保證教育資源平均,沒有好校差校,不會有的地方撥款富的流油有的地方窮的要死,不會讓城鄉差異那么大,……大鼻子校車,是真的做不到嗎?真拿不出錢嗎?還是就是不想做?說有的農村路跑不開,為什么不修路?就任意路阻擋校車?我們既然有那么多錢借給美國,怎么沒錢給自己修路?美國拿錢也做不出什么好事,給自己修路至少還積德!
二
今天在書櫥里找《社會學》,卻一眼瞥到《芬蘭教育》,默默嘆了口氣。當初在圖書館看完這本書就立馬決定要買的一個重大原因是因為里面的“平等”觀念,我覺得留著給自己看給以后的孩子看是非常好的。
平等,即所有學生、家長、老師對所有人、職業都是平等看待,不會覺得職校是低下,不會因為學校處在一個自然條件不好的維度,就任其自生自滅,而是賦予它們和發達地區一樣的教學條件。
今天看到這本書的時候又想到了一個鋼七連式的“不拋棄”精神,這也算是平等主題下的小分題吧,繼而又雜七雜八想到很多。
那里從小的教育是:不要讓班里任何一個同學掉隊。比如這次測試之有幾個人達到優秀,其余大部分人都不及格,那么是不是卷子出的太難,還是教師講課不好,學生沒聽懂?總之,把知識點再講一遍,重新出一份卷子,直到看到大家都理解都會做為止。不會有學生埋怨自己同學怎么這么笨,不會有家長覺得新測試會對自己已經取得好成績的孩子不公平。凝聚力就是在這一點一滴中形成的。
看看我們這里,從小家長喜歡讓孩子去爭第一,怕孩子吃虧讓孩子處處去提防別人,從沒學過合作這個詞。上學開始是各自為營,上班是內斗互踩,結婚后還要跟鄰居跟同事互相攀比。每次老媽和鄰居大媽們出去回來叨叨,我都很不耐煩,她們的生活方式與你何干,你的生活習慣與她們有一毛錢的關系嗎?當她們對你的穿著你的挑菜方式品頭論足的時候你想想她們有什么資格,或許就可以不用生氣了。
總之,大家從小受的是“排外”教育,不是以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學校甚至自己的國家為界限,而是除了自己,別人都應該排出去……于是乎,我們的大部分精力都耗費在內斗上了,如果把這些精力轉換為生產力的話,我相信我們早就收回了臺灣,超了美國平了日本。結果呢,現在我們還在揪心食品安全問題,收入分配不均,城管打人,小販跳樓等各種不可思議的事情當中。
因為一直在比較一直在排擠,我們失掉很多幸福。有的是對別人比自己好的種種失落、憤懣,或自己比別人好的優越感(私以為這也不能算是什么幸福感),要不就是怕別人趕上自己比自己好的的緊迫感……總之,大家不能停下了細細品味當下,而是馬不停蹄地投入到回報不多的忙碌中,說它回報不多是因為大家總是關注于某一小點,而忽略掉很多其他形式的回報。于是大家繼續忙碌繼續沒有幸福感……
當然,我們還可以把很多社會問題往這個教育、心理根源上靠,我也知道這些問題不能一下子解決,但也希望即刻開始解決。
當然,肯定有一部分人不是上文描述這樣的,希望你們繼續保持。也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人為了自己為了身邊的人改變下自己的思維方式。更重要的一點是希望年輕的大家能用正確的價值觀教育孩子,有越來越多的事例表明那些希望“孩子贏在起跑線”的方法最終導致孩子“到不了終點線”/“累死在終點線”。有人擔心孩子幫助別人,自己就要落后了。對此我很欣賞大學時一位老師的觀點:做好你自己就有屬于你的位子。比爾蓋茨之所以成為比爾蓋茨是因為他自己做的夠好,而不是他去干掉101個巴菲特或者喬布斯什么的……
最終,希望每個人都做出一點改變,讓你生活的地方更加舒心。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