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三國的歷史我們是很清楚的,似乎每一個中國人都能說出一個所以然來,好在我不是寫三國歷史,不然真的不知道該寫些什么東西了。記載三國歷史的歷史書籍是很多的,我曾簡單的做過一個簡單的列舉,比如陳壽的《三國志》,再比如《晉書》,《三國會要》《漢晉春秋》等,這些歷史書籍我是沒有全看完的,只是看了其中的一小部分,對于三國那些英雄人物的了解,大多來自一本小說,《三國演義》,說來實在好笑,用讀小說的眼光去讀歷史,豈不是好笑,由于讀過很多次的《三國演義》,對于三國人物的分析不免會帶上一些小說的觀點,我知道這是很不公正的,至少我自己覺得是這樣的。不過在讀當年明月寫的《明朝那些事兒》的時候,知道滿清竟然把《三國演義》作為將領的必備兵書,照實好笑,笑過之后,卻有一種淡淡的悲哀,我不想解釋為什么是這樣的。
在這里我只是簡單的說一下三國這段風云歷史,以便我寫三國時代的幾場戰役。也算是寫三國兩晉戰役的一個開篇。漢王朝末年,中央集權統治衰落,爆發了農民起義,但是起義失敗了,于是形成了軍閥割據,征戰不休,民不聊生。記得以前聽過這樣的一句話,叫做男生三國,女養唐朝。個人認為這是很好的一句話,也是從側面說了三國和唐朝這兩個不同的年代,一個男,一個女,顯示了這兩個年代不同的故事。三國是一個烽火的年代,到處戰亂,戰役發生的自然很多,可惜我只去寫那些有名的以少勝多戰役。三國時代有名的以少勝多戰役大致有五場,也就是說我會去寫五場以少勝多的三國戰役,想要好好的了解這五場以少勝多的戰役就的說一個問題,什么問題呢?
當時我國的一個兵種問題,我們知道三國是魏蜀吳,魏國占據中原經濟發達地帶,吳國占據江南富庶地帶,蜀國更是占據了號稱天府之國的四川。其實當時魏國的主要戰力來自于騎兵,主要是魏國靠近北邊的游牧民族(騎兵主要產地是西涼,也就是馬超占據的地方,后來被魏國攻占。),吳國占據的地方水澤密布,以水軍見長,(就是現在的海軍)而蜀國在兵種上卻沒有什么見長,這也是后來為什么蜀國被第一個滅掉的原因,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觀點,至于對不對,我自己是不清楚的。
兵種是一個因素,第二點就是經濟了,可能經濟比兵種這個因素重要的對,從戰略上講這一點是沒錯的,可是戰役上,這一點就不一定了,我只是想說戰略和戰役是有區別的。當時的四川可不像現在,雖然富庶,但是絕對是比不過中原地帶的。吳國也是差不多,江南水澤密布,可是能給吳國真正提供糧食和稅收的地方也不多。所以從經濟上講,魏國是超過蜀國和吳國的。
漢王朝統治末年,地方諸侯借著平定農民起義,趁勢坐大,前后出現了很多人,都想挾天子以令諸侯,可是真正做到的,只有曹操,這也是造成后來魏國實力大于吳國和蜀國的真正原因。
好了,就這樣吧,該說的我都說了,至于有沒有說明白,我這顆笨腦袋是想不明白的。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