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名的哥倫比亞炮造好以后,公眾的好奇心就投到炮彈一一這個注定要把三個大膽的冒險家送入大空的劃時代的運輸工具——上來了。誰也沒有忘記,米歇爾。阿當曾經在他九月三十日的那封電報里要求修改執行委員們議決的圖樣。
巴比康主席當時認為炮彈的形狀沒有多大關系,這倒不是沒有道理的,因為它只要幾秒鐘就穿過了大氣層,以后的路程將在絕對真空里完成。于是執行委員會采用圓形炮彈,讓它可以隨心所欲地旋轉,但是,自從打算把它變成運輸工具時起,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象松鼠那樣旅行,米歇爾·阿當倒也不在乎,不過他希望能夠頭朝上腳朝下地上升,象坐在氣球的吊籃里一樣莊嚴,當然比氣球快,而不希望不停地翻跟斗,這樣不大雅觀。
新的圖樣被送到奧爾巴尼的布里杜威爾公司,并且催它趕快制造。十一月二日,炮彈按照新修改的圖樣造好隊后,立時由東方鐵路運了出去。十日,它毫無意外地到達了目的地。米歇爾·阿當、巴比康和尼卻爾懷著無比焦急的心情等待著這輛“炮彈車廂”,他們將要乘這輛飛車去發現新世界。
應該說,這是一件漂亮的金屬制品,一件給美國人的工業技術帶來莫大光榮的冶金產品。一下子提煉出來這么多的鋁,這還是第一次,可以公正地說,這是一個奇跡。這顆珍貴的炮彈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它那戴著一頂圓錐形帽子的威風凜凜的模樣,使人不由地想起了中世紀的建筑師放在城堡角上的那種胡椒瓶似的堅固的塔樓。它只缺少幾個槍眼和一個風信標罷了。
“我倒希望從里面走出一個穿著鐵甲、背著火繩鉤槍的兵士來呢,”米歇爾·阿當叫道。“我們住在里面,真象封建時代的諸侯一樣,如果再安兩尊大炮,我們可以抵抗月球人所有的軍隊——假如月球上有軍隊的話!”
“那么說,你對這輛車子很滿意吧?”巴比康問他的朋友。
“是的!還用問!”米歇爾·阿當用藝術家的眼光瞧著它回答?!翱上妮喞粔蛎鐥l,尖頂不夠風雅,應該在上面裝一個用水紋形的金屬絲做的羽飾,再安一個,比方說,安一個吐火獸,一個怪獸寬嘴,一個扇著翅膀,張開血盆大口吐火的火蛇……”
“那有什么用?”巴比康說,他那講究實際的精神對藝術的美是不大敏感的。
“有什么用,巴比康老兄!哎呀!既然你對我提出這個問題,我伯你永遠也不會了解了!”
“你說說看,正直的朋友。”
“好吧!依我看,不管做什么東西,都要加一點藝術進去,這樣更好。你知道有一出叫做《嬰兒手車》的印第安戲嗎?”
“連名字也沒有聽說過,”巴比康回答。
“這我倒不覺得奇怪,”米歇爾·阿當接著說。“請記住,這出戲里有一個小偷,他在挖墻洞的時候,息要琢磨應該把洞挖成豎琴形、花朵形、鳥形,還是古壇形。那么,情你:
告訴我,巴比康老兄,假使你當時是陪審團里的一個成員的話,你會判這個小偷的罪嗎?”
“用不著遲疑,”大炮俱樂部主席回答,“判他毀墻竊盜罪?!?/p>
“我呀,巴比康老兄,我要赦他無罪!所以說,你永遠不會了解我!”
“我也不打算這樣做,我的豪爽的藝術家?!?/p>
“既然我們的‘炮彈車廂’的外表沒有一點缺點了,”米歇爾·阿當接著說,“至少總要允許我稱心如意地把內部布置得富麗堂皇,合乎地球的大使身分!”
“在這一方面,正直的米歇爾,”巴比康回答,“你愛做什么就做什么好了,我們讓你自由行動。”
但是,大炮俱樂部主席在想到美觀以前,先想到實用,他發明的那套減輕炮彈坐力的設計已經非常巧妙地安裝好巴比康不無理由地認為,不管什么彈簧都不足以減輕撿擊的力量,當他在斯克斯諾樹林里作那次有名的散步時。
他終于想出了一個巧妙的方法,解決了這個非常困難的問題。
他的方法是這樣的:
炮彈里應該裝三英尺深的水,水上浮著一個絕對不漏水的圓木板,木板緊緊地貼著炮彈的內壁,能夠輕輕地上下移動。旅客的坐位就在這個名副其實的木筏上。水被一·層層橫放的板壁隔開,起程時·一撞,就把這些板壁一個一個地撞破,于是每一層水,從最下商的到最上面的,挨次地通過一根根水管,從炮彈頂端徘出去,這樣就起了彈簧作用,而圓木板本身也裝著許多很結實的彈簧,只有在各層壁板相繼被壓碎以后才能碰到彈簧底部。毫無疑問,旅客們在所有的液體完全排出去以后,仍舊會感覺到猛烈的坐力,但撞擊的力量幾乎已經被那些非常結實的彈簧全部消除了。
不錯,在五十四平方英尺的面積上,三英尺深的水的重量差不多是一萬一千五百磅:但是據巴比康估計,哥倫比亞炮里的氣體的膨脹足夠戰勝這部分增加的重量,何況一撞之下,所有的水不消一秒鐘就完全被排出去,炮彈馬上就恢復了它正常的重量。
這就是大炮俱樂部主席當時想象出來的東西,這就是他打算用以解決坐力這個重大問題的方法。再說布里社威爾公司的那些工程師對這項設備也有極深刻的理解,所以他們的工作做得非常出色:設備一旦產生了效力,水被排出去了,旅客們可以很容易地清除壓碎的板壁,拆除動身時支撐著他們的圓木板。
炮彈的上半截內壁安裝著最好的鋼彈簧,象發條一樣柔軟,彈簧上繃了一層厚厚的皮墊子,排水管裝在墊子下面;外面一點也看不出來。
所以說,為了減輕發射時的撞擊,已經采用了一切可能想到的預防措施,用米歇爾·阿當的話說,除非你的“身體構造有毛病”,才會被撞傷。
這個炮彈的外部是直徑九英尺,高十二英尺。為了不超過規定的重量,他們把彈壁做得稍微薄一些,同時卻把炮彈底做得特別厚,因為它要承受低氮硝化纖維素燃燒時產生的氣體的全部壓力,其實,炸彈和錐形圓柱體的餾彈也是這樣,底部比較厚。
這個金屬塔的出人口是在圓惟形部分上開的一個小洞,跟蒸氣鍋爐上的那些洞口一樣大小。洞門是鋁板做的,夫上洞門,再擰緊結實的翼形螺釘,小洞就嚴絲合縫地給堵起來了。這樣,旅客們一到達黑夜的天體,就可以自由地走出他們的活動監獄。
但是,單單到那兒去是不夠的,路上也應該看看呀。沒有比這更容易的了。原來在皮墊子下面有四個舷窗,舷窗上裝著非常厚的凸透鏡,兩個在炮彈周圍,第三個在彈底,第四個在尖頂,所以旅客們一路上可以同時觀察已經離開了的地球、越來越近的月亮和掛滿了繁星的天空。不過舷窗外面嵌著結實的金屬護窗板,免得受到出發時的撞擊,只消擰下里面的螺絲帽就很容易地把金屬板扔抑了。這樣炮彈里的空氣就不會漏出去,而旅客們也可以進行觀察了。
這套令人贊賞的機器工作起來很方便,工程師在安裝“炮彈車廂”的設備上所表現的智慧也是同樣驚人的。
幾只牢固地裝在炮彈里的容器,是準備盛放三個旅客所需要的木和糧食的,甚至有一個備有好幾個氣壓的特制的煤氣箱供給他們火和亮光。只要打開開關,這輛車子就可以得到足夠六天照明和取暖用的壓縮煤氣。我們看得出來,凡是維持生活,甚至維持舒服的生活所不可缺少的東西,一樣也不短少。除此之外,多虧了米歇爾·阿當的藝術本能,美觀以藝術品的形式來和實用拉手了,要不是地方大小,他可以把炮彈變成一個真正的藝術家工作室。不過話得說回來,假如認為他們在這個金屬塔里連轉身的空隙也役有,那就錯了。它的底面積差不多有五十四平方英尺,高是十二英尺,所以里面的居民還有一定的行動自由。即使是在美國最舒服的火車里也不會這樣寬敞:
糧食和照明的問題解決以后,剩下來的就是空氣問題了。很顯然,炮彈里的空氣是不夠這幾個旅客呼吸四天的。
的確,一個人只消一個鐘頭的工夫就把一百升的空氣里的氧氣消耗光了。巴比康、他的旅伴們和他打算攜帶的兩條狗,二十四小時要消耗二千四百升氧氣,換句話說,差不多七磅氧氣。所以炮彈里必須時常換空氣。怎樣換呢?很簡單,用雷賽和雷尼奧兩位先生發明的方法,這一點米歇爾·阿當在大會辯論中已經提到了。
我們知道,空氣主要包含百分之二十一的氧氣和百分之六十九的氮氣。在呼吸的時候發生什么變化呢?一個很普通的現象。人體把維持生命所必需的氧氣吸進去,把氮氣原封不動地吐出來。呼出的空氣失掉了百分之五的氧氣,卻增加了差不多同樣體積的炭酸氣,這是血素氧化以后的產物。因此一個密不通鳳的地方過了一定的時間,所有的氧氣都彼對人有害的炭酸氣代替了。
只一會兒的工夫,大炮俱樂部的秘書就以勝利者的姿態,在圓淮體的頂端出現了。他發胖了!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