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過很多歷史資料,發現一個很奇怪的規律,王朝的統治,總會慢慢的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之后王朝的統治就會出現,劉地主被打趴下了換上另一個新地主,如果新地主不給力,那么天下就會有很多年的戰亂,然后再蹦出一個給力的地主,收拾殘局,建立新的王朝,之后開始新的一論交替,老地主被新地主打趴下,新地主再變成老地主,好像每一個王朝的滅亡都逃不出這個規律,很奇怪,就說秦朝吧,剛開始統治,就被整趴下了,于是天下大亂,新地主用鐵和血完成了新王朝的建立。
西漢王朝的命運也是如此,劉地主的子孫后代們沒能守住基業,于是王莽篡漢,建立了一個叫新的王朝,劉地主的子孫們不干了,我家當的好好的皇帝,那里跑出個姓王的來,于是劉姓的小地主們開始打王姓的大地主。正好當時赤眉綠林好漢對王姓大地主不滿意,于是西漢末年的戰爭爆發。這里我不多說西漢末年的起義戰爭,也不說他們在政治上的斗爭,只說劉秀的成名戰。
公元23年,王莽派出王邑和王尋帶著人直奔昆陽,人家可不是奔著劉秀去的,劉秀此時只是僅僅是劉玄手下三路軍隊里的一路,并且不是主力,不是主力人就不多,人不多戰斗力就不高,好像這不關聯,但是劉秀當時的軍隊戰斗力實在不高。此時劉玄的主力正打著宛城,如果劉秀這里吃敗仗了,很可能是側翼暴露,一擊而潰。劉秀和手下的弟兄們正爭論著是跑還是打的時候,王邑和王尋的先鋒部隊就來了,跑不了了,先守城吧,人家可是號稱百萬的,自己幾千人,要是跑,估計也跑不遠。
此時王莽調動各處軍隊多達四十二萬,雖然還沒都趕來,但是到達戰場的已經是十幾萬人了,劉秀此時有多少人呢?我查了很多資料,說法不一,但是都沒一個數字是超出兩萬的,不足兩萬,滿打滿算也只能是兩萬,怎么打,一個打幾個,對手可不止十萬人,那數字可是嚇得人要死。好在昆陽城堅固,所以劉秀選擇守城,估計也只有這樣一個選擇。于是劉秀讓王鳳、王常堅守昆陽城池,派李軼、宗佻、劉秀等十幾騎乘夜突圍,到郾縣、定陵一帶去調集援兵,沒辦法,對方人太多了。
王邑手下大將嚴尤頗一看,好家伙這樣不好玩啊,這破地方玩也沒意思,于是就對王邑說,昆陽雖然是個小城,但是城池是堅固的,不好攻打,我們呢應該繞過昆陽,先攻宛城綠林軍主力,綠林軍主力一破,昆陽必將不戰自破,好主意,準確的說好主意,攻城為下,攻心為上,這就是謀略,簡單的說就是你老大都玩掛了,你還奔達個啥。可是王邑沒聽,覺得自己是人強馬壯,將士如林,遇上個小城不打,不算是好漢。可是打就打吧,你丫的懂不懂啊,四面圍定,這分明是不讓人活了,劉秀一看樂了,也不用啥動員令了,打就行了。(動員令王邑給他做了,你不讓人活了,還用什么動員令啊!)后來城中守軍王鳳派人說投降,王邑這位仁兄竟然不準,一副趕盡殺絕的氣派。于是王邑攻城,劉秀的手下們守城,一次又一次,打的好不樂乎。
正當王邑打的開心的時候,壞消息來了,劉秀的援兵到了。李軼、劉秀率1萬多人的援軍趕回昆陽。劉秀率精銳步騎兵一千余人為前鋒(太少了,少的可憐。),李軼領主力在后,前進到距王莽軍隊四五里的時候擺開陣勢。王邑和王尋一看,也樂了,這點人,真沒意思,意思一下吧,只派出了幾千人,(挺多的,可是對于劉秀來說這就是機會,上天恩賜的機會,我估計劉秀當時一看到王邑派出這點人,趕緊跪在地上給老天爺磕了一個大大的響頭。此刻劉秀的軍隊需要什么?士氣,士氣怎么來,打勝仗,怎么打勝仗,這不就是!有勝利就行,別管他大勝還是小勝,能鼓舞人心就好。)于是劉秀發動進攻,猛烈的進攻,劉秀指揮著部隊殲滅了幾千人。綠林軍士氣大振,劉秀覺得還不夠,不夠怎么辦,好吧,吹牛吧,于是劉秀就說他們綠林軍的主力已經攻下了宛城,(當時宛城尚未攻下)主力部隊馬上就到,我估計雙方的士兵心靈上都受到了影響,一邊是被大大的打擊了一下,一邊是大大的鼓舞。
劉秀可不會給對手喘息的機會,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劉秀接下來的進攻目標,兵鋒直指對方中軍的指揮所在,劉秀趁對方混亂的時候,殺了王尋,此時的王邑估計早就嚇破了膽,只顧逃命了,竟然忘記了自己所統帥的軍隊,該!
王邑在戰役打響前竟然下達了這樣的命令,各軍未得將領,不得擅自行動,很徹底的捆綁了他手下的大軍,眼睜睜的看著失敗。豈不聞,凡事隨機應變?昆陽之戰,很清晰的告訴我們什么是隨機應變,如果當時王邑手下大軍有那么幾位站出來,組織抵抗,也不會輸的那么慘,當然歷史是沒有如果的。
此戰,劉秀先是命令手下的兄弟們守衛城池,極大的拖延敵軍的軍事行動,后是調集援兵,做到了一擊而潰。無論是士氣,還是戰略戰術,都有許多地方值得我們去思考。這場戰役本身的歷史意義我這里不做多余的解釋了,無非是劉秀積累了足夠多的政治資本,奠定了東漢王朝一統的基本條件。
下面我說說我從此戰得到的東西,當然只是個人觀點。
第一遇到對手,跑不一定解決問題,在我們生活中遇到了事情,逃避是永遠不會解決問題的,當然有時候也會,那是因為別人替你把問題解決了。
第二該放棄的時候,應該選擇放棄,如果王邑放棄攻下昆陽的計劃,那么歷史就應該被改寫了。
第三抓住合適的機會,雖然那些機會都是轉身即逝的。
第四還是鼓勵人心,鼓勵身邊的朋友,要記住有些事情不是你一個人就能完成的。
關于王莽的滅亡。我寫這幾句,只是想說一個連我自己也搞不清楚的問題。大家都知道西漢是被王莽終結的,王莽也是一個比較有作為的君主,一心想做一番事業的,可是他建立的王朝很短暫,在歷史的長河里,不過是一閃即逝。西漢末年,多年的安穩局面造成了統治階級的腐敗和墮落,王莽篡漢,本應該是結束這一切,開創新的歷史篇章的,可是這位仁兄運氣實在不好,先是劉地主的子孫們不愿意,后是赤眉綠林造反,其實對于一個新建王朝來說,這些都不是什么事,(哪一個王朝開始不是東征西戰是的。),可是王莽用了一個無能的人,這個無能的人把他大部分軍隊送給他的敵人,于是他的命運注定了,王朝垮臺。關于王莽所做的削王為侯,個人認為王莽只是為了加強的自己統治,挑起和匈奴的戰爭可能是王莽痛恨草原游牧民族吧!(草原民族總是來中原地帶搶東西!)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