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得我說項羽是一位戰神,那么彭城之戰就是項羽向我們證明什么是戰神,什么是軍事天才。
巨鹿之戰后,項羽帶兵殺入了秦國的大本營。前面我說過,巨鹿之戰,秦國的主力部隊被全部殲滅,剩下的也投降了項羽,(最后被坑殺了,史書記載是二十萬,看來這位戰神和白起有的一拼,都喜歡殺降。)秦國的大本營已經無兵可用,剩下的事情十分簡單了,可是等項羽到了秦國的大本營一看,丫的,有人比我先到,一看是自己結拜的兄弟,(據說項羽和劉邦是結拜弟兄。)項羽當時是很生氣的,他的謀士又在一邊添油加醋的,別說是結拜兄弟,就是親兄弟你也不能爬到我的頭上,于是就上演了一出鴻門宴,千百年來總有不少人學著項羽搞鴻門宴,有成功的,也有失敗的。反正項羽是做這一出戲的老祖宗,也不知道后來者有沒有交版權保護費。鴻門宴上項羽并沒有殺掉劉邦,有人就覺得項羽傻,容易聽別人的,其實不然,項羽是個天才,什么事情他都懂,只有一件事情他沒弄明白,個人認為他失敗的根本原因就是這沒弄明白的,到底是什么事情沒弄明白呢,我們后面再說。鴻門宴上項羽不殺劉邦的原因如下,不知道對不對,不對就當我亂說了。
項羽和劉邦是結拜兄弟,要殺也不能在宴會上殺,何況當時項羽剛剛坑殺了二十萬秦兵,不能讓人說他是個殺人魔頭,當婊子也要立牌坊的,表面功夫還是要做一做的,這是主要的原因。另一點是項羽自認為劉邦不可能成為他的對手,人無完人,項羽作為一個天才也有驕傲自滿的時候。秦國徹底完蛋之后,項羽作為所有起義軍的首領,分封諸侯,把他的結拜兄弟封到了漢中四川一帶做漢王,項羽自然是不放心他的,于是又封了三個秦朝投降的將領,有一句詩叫做“城闕輔三秦”說的就是當時的情況,這一下可就埋下了炸彈,因為跟著項羽出生入死的那些人會想連個投降的都有王做,憑什么我沒有,當然只是心里想想,嘴上是不能說出來的。
秦朝末年和其他王朝末年不一樣的地方是,起義軍并沒有互相吐并,這就導致了秦末二十余國的紛爭,那些分封的諸侯不安于現在的樣子(本就是不安分的因素,不填亂就怪了。),總想找出點事來,于是天下又亂了,主要原因是這些諸侯都是軍閥,占一塊地,就搞一支軍隊,就想著再占另一塊地。這里就不提那些跑龍套的了,直接說劉邦。
劉邦做了漢王,心里很不高興,因為當年楚懷王說過,誰先到了秦國的大本營,誰就是關中的王,劉邦先到的,可是他沒實力和項羽搶,這只是其中的一個原因。另一個原因就是劉邦做漢王的這個地方,這地方是現在四川一帶,現在是繁華的不得了,可是那個時候卻不是什么好地方,雖然糧食出的相對多一點,可是實在不是什么好地方,連個像樣點的房子都沒有,于是劉邦手下的人就開始跑,老大,我換個地方也是伺候人,干嘛非的在這個破地方呢?蕭何月下追韓信就是這個時候的故事,幸虧蕭何把韓信留下了,要不然怎會有后來的楚漢之爭呢?
于是韓信幫著不安分不服氣的劉邦開始給項羽搗亂,通過“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劉邦終于和中原大地,說了一聲,乖乖我可總算是回來了。于是楚漢之爭正式拉開了序幕。前文說過和項羽搗亂的不僅僅是一個劉邦,在今天山東一帶還有一位叫田榮,估計鬧騰的太厲害,項羽帶著楚軍的全部主力來收拾他了,就這樣項羽離開了他的老巢。劉邦一看,機會來了,直接攻占了項羽的老巢,一下子,項羽的心哇涼哇涼的,好兄弟不帶你怎么玩的,我的私房錢還在彭城呢,可不能便宜了你小子。
當時項羽正率楚軍在齊魯一帶打仗呢,大本營被端了,楚軍當時的士氣肯定低落,估計是人人流落出一幅天塌下來的表情。天才就是天才,戰神就是戰神,項羽很快告訴楚軍,這一切都沒什么,劉邦只不過是個跳梁小丑。于是項羽命令楚軍繼續和齊軍玩,自己帶領三萬精銳回去找劉邦玩。彭城到齊魯一帶有多遠?別算了,反正你兩天三天是跑不到的。可是項羽做到了,從這個距離上看,做到這一點的只能是騎兵。騎兵具體出現在那一年,真不好說,但是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就是把戰車改成了騎兵,只是當時騎兵并沒有當做軍隊的主力。但是項羽作為一個軍事天才,我們有理由相信他是第一個把騎兵大規模的作為主力投入戰場的人。雖然那個時候沒有馬鐙,可是騎兵畢竟是騎兵,機動力還是有的,于是項羽三天殺到了彭城(實實在在的長途奔襲。)。此時的劉邦在干什么呢?劉邦得了項羽的老巢,估計是找到了項羽的私房錢,大肆慶祝,也不是他大意輕敵,是他怎么也沒想到項羽會在三日的時間里出現在他的面前,再說此刻劉邦聚集了近六十萬的兵力,他沒理由害怕,也沒理由不慶祝。
三萬對六十萬,一個打幾個,在下數學學的實在不好,算算?好了,別算了,打仗要是打人多,我們中國人估計早就統一全世界了。三萬對六十萬,就是站著讓你砍,你都的累死,還不說人家不會站著讓你砍,得拿出個計劃,什么樣的計劃呢,咱沒看過項羽當時的日記,也搞不明白。反正項羽好像是一根筋似的,咬住劉邦本人不放,估計當時項羽就在劉邦身后不遠處喊,好兄弟還我私房錢!其實這是一種軍事上的策略,死咬住對方的指揮中心,讓對方無法下達任何作戰計劃。還有一條,但是這一條是不是可信,就不得而知了,說是項羽在對上劉邦的時候,下令三萬人不住的分,一直分到每一隊只剩下十幾個人才罷休。這樣做,給漢軍造成了一種假象,楚軍很多,就是這一點無法考證,如果哪一位看了,手上有資料,可以借給我看下!于是項羽打敗劉邦,追著劉邦討還私房錢,漢軍被逼入谷水、泅水,自相踐踏,被楚軍斬殺10余萬人,余部向西南山地潰退,楚軍追至靈壁的睢水再殲聯軍10余萬漢軍逼入睢水,并圍困劉邦,意圖生擒,最后劉邦還是給跑了。史書上說什么刮了大風,飛沙走石,這真不能信,信它就有鬼了。估計當時劉邦自己實在狼狽,跑出來后,只字不提,于是手下的人為了討好劉邦,編了這么一段,豈不聞歷朝歷代的皇帝出生死亡一類的問題都和什么神仙啦星星啦密不可分,其實這玩意就是當時那些寫歷史的拍皇帝馬屁。
此戰,項羽又一次扭轉了乾坤,從死亡之地走向了勝利,天下形勢又一次變換。
戰役本身帶給我們的是戰神項羽的指揮藝術。從齊地聽說了,老巢被人搶了,項羽繼續命令楚軍攻擊齊軍,這樣做有兩個好處,一是麻痹劉邦,二是告訴楚軍沒什么大不了的事,所謂聞變不見不過如此。然后項羽突然帶領三萬人馬趕回彭城,長途奔襲,給敵軍以震懾,戰役打響,項羽一直咬著劉邦本人不放,打亂敵軍全部的部署,使得劉邦對整個戰場的指揮系統陷入癱瘓。追著漢軍跑,讓他們自己的敗兵沖擊自己的陣型,最后將敵人趕入河水,利用大自然的戰斗力,徹底的打敗敵人。
這場戰役帶給我們的思考是:
一聞變不見遇到什么事先別慌,慌沒用。
二讓對手永遠不知道你下一步要做什么,估計打死劉邦,劉邦也不會想到項羽會帶三萬人來和他玩。
三利用自己身邊可以利用的條件,楚軍自己去砍漢軍,恐怕要累個半死......
四打亂對手的部署,且一直不讓對手有新的想法。(這個我也就這么一說,你就這么一聽,別當真,除了項羽,沒幾個人能做得到。)
項羽的兩場戰役,我都用了不少的字,究其原因,是因為我個人十分喜歡項羽,實在不相信項羽就是太史公筆下那樣的人物,至少是有勇有謀的軍事家,不是那種只有力氣,沒有腦子的人,當然這只是個人的感覺,不足為信。
這一章就這樣吧,其實很想說說我心里的那個項羽!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