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濮之戰,我國歷史上記載最早最詳盡的一次戰役,具體的戰役事件經過這里就不多做闡述了。只講其用兵的智慧,指揮者的指揮藝術。
很小的時候我們就聽過這樣的一個成語,叫做退避三舍,這個成語就是出在城濮之戰。說是晉文公重耳當年流落,到了楚國,楚國國君盛情接待,完事了,楚成王就問,小子,以后怎么報答我啊?(估計楚成王也就是閑的無聊,隨便問問,逗逗樂子,當時重耳是流落在外,有家回不去的那種。)重耳一想,開個空頭支票吧,反正以后的事情,誰能知道呢!于是重耳就說,如果以后我們兩國軍隊相遇了,我一定退的遠遠的。之后重耳真的回國做了國君,估計重耳自己也不會想到真的有怎么一天。做了國君的重耳也不知道記不記得當年許下的承諾,反正很快晉國和楚國為了各自的利益,斗的不亦樂乎。公元前632年晉國的軍隊就和楚國的軍隊在戰場上相遇了,當時的情況是楚軍強,晉軍弱,而且楚軍還有盟軍,陳、蔡兩國的軍隊。這里有一位仁兄玩了場大的,這位仁兄叫胥臣,具體點說就是晉軍當時就讓他去打楚軍的盟友,楚軍的盟友實力也不可小覷,這位仁兄就在戰馬身上裹上了虎皮,估計是狐假虎威的事情看多了。我說過,人類的智慧是可怕的,戰爭讓人類的智慧變成恐怖。這一次老虎也來為人類戰爭出力了,只不過是死老虎。(老虎皮)陳、蔡兩國的軍隊一看這是玩哪一出啊?還沒想明白怎么回事呢,楚軍就奔到眼前了,人看著老虎皮,沒什么,可是馬不一樣,馬看著了,還以為真是老虎跑出來了。人拉不住馬,陣勢就亂了套,亂了套還打什么,結果出來了。
這邊打完了,楚軍在尹子玉的帶領下上場了。歷史上記載,晉軍為了取得戰爭的勝利,處處出擊,軍事上,政治上,都玩了一把,估計晉國君臣玩的也夠開心的。尹子玉帶領著楚軍遇到了晉軍,晉軍選擇后撤。退了九十里,正好是重耳對楚成王當年的承諾。楚成王一想,不對啊,當年只是說著玩玩的,怎么能當真呢,誰當真誰是傻子,于是讓人告訴前線大將,估計告訴的方法不對,反正尹子玉沒聽。于是楚軍在城濮大敗。雙方兵力大致是晉軍五萬,楚軍十萬(加上盟友的軍隊),是一場比較有名的以少勝多戰役。晉軍的戰場指揮者是這幾位,先軫 狐偃 .狐毛.先軫.郤溱.欒枝、胥臣。胥臣前面說他給馬蒙老虎皮,腦袋夠好使的,再提幾位在戰場上做的事情,狐毛,這位在陣后制造煙霧彈(讓人舉著帥旗后退。),欒枝也玩,在晉軍后面弄起了很大的塵土,讓楚軍以為晉軍已經開始逃跑,典型的忽悠人(組隊忽悠。),當時他忽悠的是楚軍。 這幾位的指揮藝術也夠我們慢慢的欣賞了。
當然這場戰役涉及到什么國家政策一類的問題,這里不多說了,那些東西很無聊的。只說這個成語,退避三舍,晉軍退避三舍,其實這是一個心理上的攻擊。楚軍會有這樣幾種想法,第一,晉軍害怕了,驕傲,第二人家為啥后退,有陷阱!晉軍后退了多遠,九十里,三舍的距離,說遠不遠,說近不近,可是就是這后退,晉軍有機會選擇在城濮作戰,一個主動權的問題,有人要問了,這連的著嗎?古人作戰是講求地利的,晉軍在后退中尋的對自己有利的地勢,他們如果不找對自己有利的地勢估計就是傻子了。
城濮之戰,只說怎么多了,因為這場戰役記載詳細,很多人都寫過,我也沒必要多寫。這場戰役帶給我們的思考是什么呢?很簡單的一句話,以弱示人,真正的強者強在實力上,不是強在表面上。
這一次戰役,資料很多,觀點很完善,我不想多寫!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