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元前425年司空見慣的某一天,赤橋村發(fā)生了一件喜事與一件喪事:喜事是趙襄子給村民們派發(fā)大米,喪事是有個叫豫讓的人死了。根據(jù)當(dāng)時的民意調(diào)查,大家不假思索地認(rèn)為前者事大,后者事小;然而事隔多年,一切變得本末倒置,前者遭到了時間的稀釋,后者的氣息卻逐漸馥郁起來。人們說,豫讓是個義士,豫讓真了不起。只是豫讓已經(jīng)死了,無論后人給予他何其豐厚的榮譽(yù)勛章,他都無法重新活過來為現(xiàn)存的時代做貢獻(xiàn),這讓人很沒勁。于是漸漸地,喜事也好,喪事也好,人們一視同仁地用遺忘來對待了。
古時候有個職業(yè)叫刺客,與蜜蜂很類似,蜇不到人的時候嗡嗡煩得人頭大,即便蜇到了通常自己也會死去。豫讓從事的就是這種職業(yè),趙襄子嫌他煩,特別規(guī)定把他尸體掛在城樓的柱子上作為懲罰。
豫讓的尸體在城墻上搖頭晃腦的那個下午,幾個俠義之人正聚集在趙牛家哀嘆,其中屬王狗哭得最兇。所以起初大家是為了哀悼豫讓而聚在一起的,最后竟變成為了安慰王狗。實際上,王狗哭得如此慘烈,并不純粹是為豫讓可惜。王狗前年參加了城墻的建造工程,知道那些柱子都是人造仿木的,價格便宜,質(zhì)地卻粗糙而脆弱,他怕萬一豫讓太重讓柱子斷了,豆腐渣工程就暴露了,追究起來責(zé)任可不小。到時候,真正拿到贓錢的貪官固然有躲避砍頭的方法,只能拿隊里的小工濫竽充數(shù)。而除了王狗以外,其他人也害怕柱子會斷裂,只不過沒他那么嚴(yán)重。古人活得很孤獨,所以尤其迷信,柱子斷裂會被視為不祥之兆。
李貓被王狗哭得煩躁了,便轉(zhuǎn)向趙牛說,趙牛,你不是豫讓的好朋友嗎?不如講講事情的來龍去脈吧。趙牛生硬地點了點頭,像是要把悲哀的情緒晃淡似的。趙牛說,這樣也好。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xué)網(wǎng)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xié)會 版權(quán)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