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庫 > 都市言情 > 現代言情 > 從未說過一句話(書號:1859)
從未說過一句話  文/門老頭

第四十章    第二十三篇 望外的圣壇

第二十三篇 望外的圣壇

說也奇怪,心情平靜了,那讓他愁、讓他怨的稿子在他面前也綻放出了幾分可愛。

從孔明鑒家回來,坐在編輯部的辦公桌前,劍之鋒開始給成摞成摞的稿子分家,準備交出去一部分,讓新來的兩位編輯去審。他一邊分一邊翻,突然一份稿子映入他的眼簾。他不由自主地看了起來,還看得放不下了。不是在審讀,而是在欣賞。

稿子題目為《方外之說》,其文曰:

公元前三四世紀,人類還處在文明的初創時期,既沒有輪船,也沒有飛機,出國只有憑借牛馬舟楫,所以真正走出國門的人寥寥無幾。可是令人驚異的是,莊子不但走出了國門,而且走出了人世,不但走出了人世,而且越出了天地。據說他到了“方外”,進入了“無何有之鄉”。正因為如此,所以他的所見所聞,他觀察事物的視角,他眼中的天地與人世,與站在大地之上、處于人世之間的人們截然不同。

開篇就把劍之鋒吸引住了。整天嗜于胡思亂想的劍之鋒,對莊子的書不知道看過多少遍了,可從來沒有站在這樣的高度體悟過。“方外”、“無何有之鄉”,他在《莊子》書中見過,可是從來沒有琢磨過它們的內涵,更沒有把它們視為莊子看待天地與人世的出發點。“方外”和“無何有之鄉”究竟是什么樣子?站在方外,處于無何有之鄉,天地、人世會是個什么樣子?他急于想要弄明白,所以不能不看下去。

方外在哪里?無何有之鄉有些什么?

“方外”就是天地和塵世之外。

中國古人以上為天,以下為地,以天地四方構成的空間為“方”。換句話說,“方”,也就是人類借以居住、生息的空間,亦即天地與塵世。天地與塵世之內就是方內,天地與塵世之外就是方外。

“無何有之鄉”也就是方外。

在莊子看來,方外與方內是根本不同的。方外是宇宙的源頭、萬物的根本,方內是宇宙的流變、萬物的表象。按照中國古人的理解,四方上下謂之宇,古往今來謂之宙。莊子認為,四方上下是無有邊際的,古往今來是沒有窮盡的,宇宙在空間上是無窮的,在時間上是無終的。正因為如此,所以它的原本面貌并不是世人所見到的這個樣子。世人見到的只是宇宙變化的一個瞬間,只是無垠宇宙的一個角落,這也就是與人類生息相關的方內。而跨出這個角落,越出這個瞬間,來到方外,這一切事物就全都沒有了。與方內相比,那就是一無所有,所以稱為“無何有之鄉”。

“哈哈!”劍之鋒笑了。“既然什么也沒有,去那里還有什么意思?”劍之鋒想。

不用著急,他想到的,作者早已想到了,下面人家就回答他的問題。

既然方外一無所有,那么游于方外也就沒有什么意義了,因為到那里什么也看不到,什么也得不到。

不過莊子卻不這么看,他認為游于方外不但有意義,而且對人類來說,這是一次升華。因為這里雖然什么也沒有,但卻有方內一切事物的根,有方內一切形象的本。只有來到方外,只有站在方外,才能看清方內人世的本來面目,才能洞徹方內人世的來龍去脈,才能跳出人世的紛擾,才能回歸人的本性,就像大夢醒后才知是夢一樣。

游于方外和游于方內究竟有什么不同?稿件給了一個驚人的小標題:《游于方外無生死》。真讓劍之鋒眼前大亮。

長生不死,那可是秦始皇以降歷代君王的夢想。既然是夢想,那也就夢夢而已,所以直到清代的最后一個皇帝,沒有一個活過百歲的。一個又一個,無一例外,都變成了肉土骨灰。可莊子卻告訴人們,如果你到方外去游上一游,就能不生不死。

可真是有點胡說八道!不過莊子卻說得很認真。他知道人們不信,所以就講了一個故事。故事說:

孔子在世的時候,世上出現了三個怪人。一個叫子桑戶,一個叫孟子反,另一個叫子琴張。有一天,他們不約而同地大聲說:“哎,大家請注意了!誰能不有意地相親相愛而自然地相親相愛,誰能不有意地有所作為而自然地有所作為,誰能升騰于天上、遨游于霧中、隨風飄蕩而無始無終,誰能忘掉死也忘掉生、死而不亡、恒久無窮,我將和他做朋友。”說完之后,三人相視而笑,誰也沒有再說話便成了朋友。

沒過多久,子桑戶死了。尸體還沒有下葬,孔子便聽說了,特派自己的得意門生子貢前去幫助料理喪事。

子貢到了子桑戶家,看不到一點辦喪事的樣子。只見孟子反和子琴張,一個在那里編曲,一個在那里彈琴,兩個人一唱一和地唱歌呢。只聽他們唱道:“哎喲喲,我們的子桑戶呀!哎喲喲,我們的子桑戶呀!你倒是干脆利落地恢復了自己的本來樣子,可我們還在這里充當著人哩!”

見到這個情況,子貢上前責問說:“請問二位,面對著尸體唱歌,這合乎禮節嗎?”

聽到這話,兩人相視大笑。看也不看子貢一眼,說:“這人懂得什么禮節,居然敢來責問我們!真可笑,真可笑!”

子貢見很難與他們共事,只好回去稟報。“這是一幫什么人呀!”他說。“把一切都看得無所謂,把人的形體置之度外,面對著尸體放聲歌唱,面不改色心不衷傷。真是無法用言語來描繪他們。這是一幫什么人呀!”

孔子聽了之后說:“你碰到了游于方外的人了,而我們只能游于方內。游于方外的人與游于方內的人本來是難以交往的,而我卻派你去幫助他們料理喪事,可見我是多么淺薄呀!”

子貢問:“他們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人呢?”

孔子說:“這些人,心境每時每刻都與大自然的造物者融為一體,精神每時每刻都伴隨著貫通內外的氣飄蕩游移,視生命為多余,視死亡為歸去。像這樣的人怎么會理會死與生的區別呢!在他們看來,人生不過是借助于不同的形體來展現同為一體的大氣。有鑒于此,他們不理會肝膽的區別,不注意耳目的差異,循環往復,沒有終始,迷迷糊糊地飄蕩于塵世之外,無為自在地逍遙于內心世界里。怎么會小心謹慎地遵守世俗禮節,怎么會用心理會眾人的眼色和議論呢?”

為什么游于方外生與死就沒了區別呢?稿件回答說:

因為視野發生了變化。游于方內,以塵世的眼光看人世,就好像用放大鏡看世界一樣,時間變得長了,空間變得大了,于是事物與事物之間的差別也就顯現出來了。生不同于死,彼不同于此。游于方外,站在宇宙之巔觀人世,就好像立于云端看螞蟻一樣,什么也看不見,形同它們不存在,更不知它們有生死。

之后,稿件又引了莊子講的一個故事,形象地演示了這種意境。故事說:

齊威王失約,魏惠王很生氣,想要派人去刺殺他。有人說,還是派兵攻打好;有人說,派兵攻打是制造混亂;有人說,主張攻打的人是亂世之人,不主張攻打的人也是亂世之人,凡議論這件事的人都是亂世之人。說得魏惠王沒了主意。這時,惠施推薦了一個人,他叫戴晉人。

戴晉人不講如何處理這件事,卻給魏惠王講了一個故事。他說:

“有一個蝸牛,它的左角上有個國家,叫觸氏國,它的右角上有個國家,叫蠻氏國。兩個國家都想擴展自己的領土,所以就打了起來。結果一方失敗了,一方勝利了,戰死的人有好幾萬,只是追殺就用了十五天。”

魏惠王哈哈大笑說:“這不過是個笑話而已!蝸牛角才有多大一丁點,怎么會有國家?怎么會有那么多人?怎么會追殺十五天時間?”

戴晉人說:“這是真的。如果不信,那我就問你,這四方上下有沒有邊際呢?”

魏惠王說:“沒有。”

戴晉人說:“既然四方上下是無窮的,那么車馬能夠到達的地域,相對于這無邊無際的四方上下來說,是不是就小到了若有若無的程度?”

魏惠王說:“是的。”

戴晉人說:“既然連車馬能夠到達的地域都小到了若有若無的程度,那么魏國就處在這個若有苦無的地域之中,而魏國的國都又處在了魏國之中,而大王您又處在了魏國的國都之中。你想想,如果站在九霄之外看看你這個大王,與蝸牛角上蠻氏國的國王有什么區別嗎?”

魏惠王說:“沒有。”

戴晉人走了,可魏惠王卻忘了自己身在何處,覺得有點恍恍惚惚,好像自己已經不存在了。

稿件最后總結說:

人生在世經受著各種不公平的考驗:有的很窮,有的很富;有的榮耀,有的受辱;有的尊貴,有的低賤;有的悠閑,有的勞苦。而在諸種考驗中,最刺激人的是生死反差。因為一個人,不管他在世上的境況如何,一旦死了,那可就萬事皆休、萬物皆無了。正因為如此,所以不但那些金玉滿堂、位居君王的人不愿意死,就是那些衣不遮體、食不充饑的人也不愿意死。

如何才能泯滅這個反差,既不生也不死呢?只有一條路,那就是視萬物為一體。萬物都一樣了,還有什么富貴貧賤、榮辱高低呢?萬物都一樣了,還有什么生生死死呢?

怎么才能進入萬物一體的境界呢?跳出塵世,立身方外,游于方外看人世。這是莊子給人們指出的一條路。

這樣的稿子,讀起來讓人蕩氣回腸,劍之鋒可不舍得分給別人。他把類似的一批稿子留了下來,自己看,自己審。要知道,在進入編輯行當后,這可是第一次在工作中體會出的興趣。他很珍惜,也很重視,想要進一步發掘下去。讓他感到意外的是,比這更有興趣的事還在后面呢,那就是專家組的集體審稿。

一九八五年三月十五日至二十五日,道家學說專家組在北大勺園公寓集體審稿。專家組的成員都是學界著名專家,比如北大教授張亦名,人大教授方一秀,南開教授梁學明,中國社科院研究員李若水。一共十二位,張亦名先生任組長。第一天討論就讓劍之鋒大開眼界。

開場白之后開始討論稿件。前幾份,意見分歧不大,只對個別地方做了修改。從列子學說開始,有了爭論。

中國有個傳統故事,名為《愚公移山》,源于《列子》。故事說:

在冀州之南、河南之北有兩座山。一座叫太行山,一座叫王屋山。這兩座山很大很大,方圓七百里,山高近萬丈。山北住著一位愚公,年將九十。因為家門口對著山壁,很不方便,出一次門,往往要繞好遠好遠的路,所以想把山搬走。

他召來兒孫們計議說:“太行、王屋二山擋住了我們的去路,給我們的生活造成了很大困難。咱們齊心協力把山鏟平,達到河南,把路一直修到漢水北岸,你們看怎么樣?”

兒孫們一致表示同意。只是老伴有些疑慮,說:“你這把老骨頭了,連一根草木都挪不動,要想挪走那兩座大山,豈不是異想天開!再說了,那些山石也是沒有地方堆放的呀!”

兒孫們都贊成愚公的想法,并說山石可以拋進渤海灣里。

事情就這樣定了下來。第二天愚公便帶著幾個兒孫、拿著鍬筐上山了。

鄰居有一個小孩子,剛剛七歲,母親是一位遺孀,聽說愚公要開山通路,沒有告訴家里就跟著跑到了山上,想要為此盡一點綿薄之力。

他們開山掘土,一筐筐地往遙遠的渤海灣背去,來回一次,要用一個季節。可是他們不怕勞累,一筐一筐地裝著,背著。

河曲有一位智叟聽說愚公在移山,覺得很好笑,于是專程來找愚公,向他說:“快快不要干這種傻事了!你這么大年紀了,還能活幾天?沒等移動大山一根毫毛,你就會一命嗚呼、撒手而去,且不說移動整個大山了。”

愚公聽了這話長嘆一聲說:“你這個人目光也太短淺了。移山通路不是為了我這一輩子,而是為了造福于子孫后代。我這一輩子打不通,還有我的兒子。兒子打不通,還有我的孫子。孫子打不通,還有孫子的孫子。一代接一代,永無止境。而山是不會再增高的了,只會一天一天地降低,我們一代一代打下去,怎么會打不通呢?”

智叟聽后無言以對。

山神聽了非常害怕,趕快稟告上帝。上帝被愚公的決心和誠意感動了,派了夸娥氏的兩個兒子將太行山和王屋山背走了。一座背到了朔州之東,一座背到了雍州之南。從此,自冀州之南到漢水之北,再也沒有山脈阻隔了。

稿件簡略講述了這個故事,隨后評述說:

故事中的愚公和智叟,各自代表著一類人。前者表面愚笨,可內心堅韌而目光遠大;后者表面聰明,可內心懦弱而目光短淺。前者稱為愚公而后者稱為智叟。

愚公是故事中的正面人物。之所以說他愚,是因為他做了常人以為愚蠢的事。在常人看來,用人力鏟平兩座大山是不可能的,因為山太大而人力太小,若想達到目的,所花費的時間趨于無窮之長。可是愚公卻突破了常人的視野,以積少成多、積小成大的思維方式看問題。認為山的大小是固定的,人的相續是無窮的,以無窮的人力去鏟除有限的大山,時間雖長,但終有盡期。按照絕對數量的計算,愚公是正確的。而且他代表著一種堅韌不拔的精神,這種精神是實現偉大理想、成就偉大事業的前提。因此可以說愚公不愚。

智叟是故事中的反面人物。之所以說他智,是因為他用常人的觀點看待問題,發現了愚公所犯的常識性錯誤。在他看來,愚公是愚蠢的。因為愚公這種行為對年近九十的愚公這代人來說是無效的。不僅如此,而且對愚公的子孫后代也是無效的。可是他沒有意識到,在做出這種判斷的時侯卻顯露出了自己的兩大不足:一個是不懂得以無窮的人力鏟除有限的大山,人終將勝;另一個是不懂得沒有堅韌不拔的精神,則一事無成。因此可以說,智者不智。

愚公不愚而智叟不智,滯于常識而自以為是,必將禁錮人的思維,遮蔽人的眼光。這是故事要說明的主要道理。與此同時,故事也在高揚艱苦奮斗、堅韌不拔的精神,鼓勵人們著眼于長遠,勤奮于足下。

稿子表意清楚,分析得體,語言順暢,結構嚴謹,應該沒有問題了。所以幾位專家表示認可。

不過方一秀先生卻有不同意見。他說:“就傳統的理解而言,這個稿子寫得不錯,發掘了故事的基本蘊意,肯定了艱苦奮斗、堅韌不拔的精神。可細細琢磨一下,又覺得它還缺乏科學意識。之所以說它缺乏科學意識,是因為稿子沒有用科學的眼光解析愚公移山的內涵,沒有涉及可行性。

“按照愚公的想法,把山鏟平是可能的。因為山不會再增高了,挖下一尺則低一尺,這樣下去,早晚有一天會將山鏟平的。可是愚公卻沒有考慮到兩個問題:一個是需要多長時間;另一個是能不能堅持下去。按照故事所述,太行和王屋方圓七百里,山高近萬丈,而向渤海倒一筐土,則需要三個月的時間。如此下去,鏟平兩山所用的時間是一個大大的天文數字。因此實現愿望實屬渺茫,雖然不等于零,但卻趨向于零。實際上故事已經告訴人們,人力移山是不可能的,所以不得不請來根本不存在的天神來背山,以鼓勵值得發揚的堅韌不拔精神。另一方面,愚公一家三代都去挖山,生活失去來源,維持已有的三代已屬不能,說要子子孫孫延續下去,便成了天方夜譚。由此應該說,愚公的想法只有可能性,而無現實性。以可能性代替現實性,最后的結果不可能造福于子孫,而只能遺害于子孫。這一點稿子應該有所分析。”

聽到這里,劍之鋒深感震動。一個已成定論的寓言故事還需要進行再解讀,他想也沒想過。

“我認為方先生的意見是深刻的。”梁學明先生說。“我再補充一點。就思維方式而言,稿件也解析得不全面。應該說,愚公的思維方式有可以借鑒的一個方面,也有必須校正的一個方面。以少積多,以小積大,以無窮勝有窮,這是愚公的高明之處。但是他卻僵化,死板,固守一方,不思變化,這是它遺害子孫的思想根源。

“按照愚公的想法,挖山是為了生活方便。既然以生活方便為目的,也就不必拘泥于一種固定的方法。只要不損害他人及社會的利益,什么方法都可使用,例如遷移到方便的地方去住。可是愚公恰恰選擇了一種最為吃力、最難實現的方法,而且還自以為是,固執不化。照他這種方法做下去,幾萬代的子孫都會由于他的固執而白白吃苦。從這一點來說,稱他為愚公恰如其分,實不為過。”

“方先生和梁先生的意見振聾發聵,”李若水先生說,“過去不但沒有聽說過,而且連想都沒想過。聽了之后,引發了我的一種思考,供大家討論。

“在這個故事里,愚公和智叟都是各執一偏,各守一隅,互不理解,互不融通,各自生活在自己的天地中,都說不上有智慧。只有那些能超出自己的天地,能借鑒他人天地的人,才可以說有智慧。《列子》書里講這個故事,會不會含有這層意思?還是讓張先生說說吧!”

“各位先生的意見很有價值,”作為專家組組長的張亦名開始做總結發言,“請作者參考大家的意見進行修改。《民智大典》與一般的工具書不一樣。它不只是積累知識,傳播知識,還要發掘已有文化中的深層內涵,開啟民智,發人智慧,推動文化向前發展。立足于此,請作者修改稿件的時候,從下面幾個層次上進行思考:第一個層次是,故事自身在說什么;第二個層次是,故事蘊含著什么;第三個層次是,故事在《列子》書中想說什么。第一個層次,作者現在的稿子已經說清楚了。第二個層次,方先生、梁先生和李先生都說到了,請作者吸納到稿件中。我現在想就第三個層次說點看法,請大家再討論,以便作者參考。

“《愚公移山》這個故事,出自《列子》的《湯問篇》。《湯問篇》講了許多怪異故事,《愚公移山》是其中的一個。不過《湯問篇》不是怪異志,它講怪異不是目的,而是為了示人一種境界。可這種境界不是通過一個故事展示出來的,而是通過許多故事之間的聯系展示出來的。所以,《愚公移山》在《列子》書的《湯問篇》中究竟想說什么,不能只看這一個故事,要看前前后后的故事都在說什么。

“比如有的故事在講大小,說:

渤海的東面不知道幾億萬里之外有一個大大的深淵,名為歸墟。它的深度無法言說。只知道它沒有底,八極九野的水、天上銀河之流都傾注于其中,也不見它有所增溢。在它的水面上有五座山:第一座名為岱輿,第二座名為員嶠,第三座名為方壺,第四座名為瀛洲,第五座名為蓬萊。山上的樓臺宮閣都是金玉所造,禽獸飛鳥都是一色素縞,珍珠寶玉都是樹上所生,所居之人非仙即圣。這些山,高下盤旋三萬里,山頂平原九千里,山山之間相距七萬里,可是上面住著的神仙卻相互為鄰,飛來飛去,一天一夜打一個來回是經常的事情。

因為這五座山的根基沒有連在一起,所以它們經常隨著波浪的起伏、聚散而上下顛簸,流轉漂移。神仙們對此很不滿意,所以上奏了天帝。天帝也擔心這些山會漂到西極去,神仙們會失去聯系,所以特派北極的大神召來十五只巨鰲,將五座山用頭頂住。三只巨鰲負責一座山,輪班值守,六萬年換一次班。由此,這些山才峙立不動了。

誰知事有湊巧。世上有一個國家,名為龍伯國,那里的人都是巨人。有一天一個巨人沒走幾步就來到了大山的跟前,拿出一根魚竿來,勾上魚餌便甩進了水中,不一會工夫就釣上來六只巨鰲。他把六只巨鰲拴成一串,背在肩上回了家,煮著吃了巨鰲的肉,又點著火燒裂了巨鰲的骨頭,用這種方法來算卦。由此,岱輿和員嶠兩座大山失去了巨鰲的馱扶,漸漸地漂到了北極,沉入了水中。山上幾億個神仙失去了住所,只好遷到了其他山上。天帝聽說此事后大發雷霆,下令縮小龍伯國的疆域,降低龍伯人的個頭。由此,龍伯巨人越來越小。不過到了伏羲氏和神農大帝的時候,龍伯人的個頭還有幾丈高呢!

從中原向東走四十萬里,有一個僬僥國,那里的人身長只有一尺五寸。東北極有一個地方叫諍人,那里的人身長只有九寸。

走到最北面的北面,有一個幽深的大海,名為天池。天池里有一種魚,長度有數千里,寬度也有數千里,其名為鯤。有一種鳥,翅膀像是天上垂下來的云彩,身體與翅膀一樣大小,其名為鵬。

江浦一帶有一種小飛蟲,名叫焦螟,一群一群地聚集在蚊子的眼睫毛上,相互之間誰也碰不著誰,而且飛來飛去,蚊子自己卻沒有感覺。

“還比如,有的故事在講壽夭,說:

荊州的南面有一種樹叫冥靈,以五百年為春天,以五百年為秋天。上古時期有一種樹叫大椿,以八千年為春天,以八千年為秋天。腐朽的土壤中有一種細菌叫芝,每天早晨出生,晚上死亡。春夏之交的時候有一種小飛蟲叫蠓蚋,見雨而生,見陽光而死。

“還比如,有的故事在講智愚。《愚公移山》是其中的一個,此外還有《孔子辨日》。”張亦名先生繼續往下說著。“《孔子辨日》是在講博學的孔子承認自己有不懂的事情,而無知的小兒卻認為自己很有學問。故事說:

孔子到東部去旅游,見兩個小孩子在辯論,各說各有理,爭執不下。孔子上前問其原因。

一個小孩說:“我說太陽在剛剛出來的時候離我們近,到中午的時候離我們遠。他非說太陽剛剛出來的時候離我們遠,到中午的時候離我們近。”

孔子問:“你說早上太陽離我們近而中午離我們遠,為什么?”

小孩說:“早上看上去太陽大大的,像個磨盤;中午看上去太陽小小的,像個餐盤。看見大,自然是離得近;看見小,自然是離得遠。

另一個小孩立即反駁說:“不對!不對!早上太陽涼涼的,中午太陽暖暖的。涼涼的,不是遠嗎?暖暖的,不是近嗎?”

孔子聽后覺得都有道理,不知誰對誰錯,只好說:“太陽何時近,何時遠,我也辨不清楚。”

兩個小孩子一起笑著說:“人們都說您是圣人,看來不對了,連這點小事都不懂!”

“這些故事,就細節而言,具有多種寓意,可就總體說,是在描述一種渾然一體、自然順應、無差無別、各適其性的境界。你不看,宇宙無窮,物種無盡,形態萬千,稟性各異,怎么能說得清楚呢?你要說大,可大外還有大,大外還有大,以至無窮。你要說小,可小中還有小,小中還有小,以至無終。你要說壽,可活幾百年、幾千年不可謂壽。你要說夭,可活幾分鐘、幾秒鐘不可謂夭。你要說智,智者有所不知,不要說智叟了,就連孔子這樣知識淵博的圣人也有所不知。你要說愚,愚中亦有智,不要說愚公了,就連幾歲的玩童也有自己的主見呢!說不清楚了,也用不著去說清楚。天地萬物、人獸鳥蟲,都是自然而然的存在物。自然而然地產生,自然而然地消失,就這一點來說,它們都是一樣的,沒有什么差別。從表面看來,他們形態萬千,情性各異,可從原本看來,它們都有自己的天分和充足的稟性,不多什么,也不少什么。就這一點來說,它們是一樣的,沒有差別。順應著自己的自然稟性自然而然地生活就是了,順應著自己的自然稟性自然而然地消失就是了,為什么非要去分別大小、壽夭和智愚呢?

“《湯問篇》的基本意境正在于此。所以文中的夏革才說:這些東西,‘雖然形態和氣質不同,但它們的稟性卻都是一樣的,用不著和別的東西交換什么。它們生來就是完美的,天分就是充足的,用不著拿別的東西補充什么。我怎么能識別出它們的大小、長短和同異呢?”張亦名先生繼續說著,“《愚公移山》只是這種意境的一種襯托,是在說智愚難辨,所以故事把智者化而為愚,把愚者化而為智。”

十天的專家審稿會,讓劍之鋒喜出望外。有言道,“聞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一般人以為,這不過是恭維人的虛語而已,可現在的劍之鋒卻不以為然。這些專家的所談所論,有些恐怕讀二十年書也是體會不出來的。比如對愚公的再評價,李若水先生說是“振聾發聵”,一點也不過分。

研究生畢業之后,劍之鋒給自己定的學術目標是出兩本書:一本是《老子論》;一本是《莊子論》。這兩項學術成果,如果有新意,價值當無疑。一想到它們的問世,劍之鋒心里便熱乎乎的,充滿了生活情趣。

可是,想歸想,做起來談何容易!不說時間問題,就以學術而言,老莊的書,已經問世的不下兩千種,沒有大師的啟迪,想要寫出新意來,那可真叫“難于上青天”了。在校期間,還好辦些,時不時地就去找張亦名,有時也去打擾馮友蘭,畢業后那就難了。有幸的是,《國學》卷的稿子和專家審稿會使他大獲豐收。

《國學》卷的稿件,大約五分之一是中國古代哲學,作者大都是學界一流高手,他們條分縷析,將已有成果都凝結在了稿件之中。所做的分析,所給的結論,所用的方法,所蘊的思路,對學術研究大有補益。更難得的是專家審稿會,討論起來那叫精彩。特別是有了不同意見,辯論開來,真是一生難遇的場面。不同的視角,不同的依據,不同的方法,不同的結論,一下子就把學術內涵、國學要義、學界意見、疑點難點全都翻個底朝天,淋漓清澈,到哪都找不到這么好的課堂。

在劍之鋒看來,這不是課堂,而是圣壇。經過這個圣壇的熏陶,再去研究學術,那真是站在了巨人的肩上。

也許是因為受了這些教益,當劍之鋒重新進入學術研究領域時,覺得眼界開闊了許多,思維敏捷了許多,知識豐富了許多,思考深入了許多,所以寫作速度也就快了許多。在《國學》卷發稿時,劍之鋒的《老子論》也在泰山書社進入了審稿程序,第二年的七月正式出版,并于一九八八年獲得“全國優秀圖書獎”。這是后話。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滬)字59號  滬ICP備14002215號

滬公網安備 31010602000012號

国产情侣久久久久aⅴ免费|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亚洲精品蜜桃久久久久久| AA级片免费看视频久久| 一本久久综合亚洲鲁鲁五月天亚洲欧美一区二区 | AA级片免费看视频久久| 久久婷婷人人澡人人爽人人爱| 亚洲女久久久噜噜噜熟女| 国产—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 久久久久99这里有精品10|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婷婷 | 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日韩中文无码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欧美日韩| 久久91亚洲人成电影网站| 精品久久亚洲中文无码| 久久天天日天天操综合伊人av|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偷窥| 人妻少妇精品久久| 精品99久久aaa一级毛片| 国产一级持黄大片99久久|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高清| 久久国内免费视频|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影视777| 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夜夜嗨 | 亚洲国产一成久久精品国产成人综合 | 久久笫一福利免费导航|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99| 久久婷婷人人澡人人爽人人爱| 日本加勒比久久精品|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m|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亚洲AV| 2021国内久久精品| 一本色道久久HEZYO无码|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AV| 午夜久久久久久禁播电影|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妻人人玩 | 欧美激情精品久久久久久| 欧美一级久久久久久久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