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軍的到來,讓鹽工們看到希望,都紛紛要求參軍。李天王給各營主將下令,要做好物資的儲備,以保證糧響供給。為了儲備物資,負責籌響的義軍走遍井地周圍數十里,對官宦、大戶人家的財物,一律收繳充公,為起義軍所有,糧餉到是籌了不少,但義軍如今已是人強馬壯,每天都得喂十幾萬張嘴,李天王這家長還是當得頗為艱難。
李天王下令部隊休整,加強練兵,以貢井天池寺和謝家松林為大營,大量吸收鹽工、小販和貧苦農民參軍,隊伍一下子就發展到了10余萬人。
此時的順天軍已軍威大振,這一帶的老百姓都知道,有一支由李短韃韃和藍朝鼎領導的農民起義軍,已讓清軍節節敗退,聞李、藍就色變了。
半月的休整,已讓鹽工們轉變成了能作戰的勇士,都士氣高揚的等待李天王給下達作戰命令。藍大將軍看了這十幾萬的隊伍,有模有樣的,樂得笑了起來,和李天王開起了玩笑。
“沒想到我們被官府壓迫剝削的一介布衣,今天也能領上十余萬的大軍。”
“我們泥腿子有的是本錢,天下窮苦人就我們的后備力量,讓你統領這點部隊你就滿足了,你的格局也太小了吧。”李天王笑著看看藍將軍。
“我是想都不敢想,帶著十余萬人的大軍征戰沙場,場面是何等的壯觀。”藍大將軍還在有些興奮。李天王不太高興了,“我說你是不是給樂昏頭了,你一堂堂將軍,該做到寵辱不驚,方才謂能托大業建大功者。”李將軍見身旁的何崇政在有意避開他們的談話,便又斥起何軍師來。
“何軍師,叫你輔佐藍大將軍,你倒是好啊!跟了大將軍就不敢得罪他了,你當我真的是在開玩笑啊!你現在把這寵辱不驚好好給大將軍說說,說不中聽就別做軍師了,你看看大將軍還在沾沾自喜,要給他提個醒,不然要吃敗仗的。”
“何軍師,你就大膽的說吧,我洗耳恭聽,你要不吝賜教哦。”藍大將軍沖何軍師笑笑,示意他盡管說,也取李天王高興。何軍師撓撓頭,吞吞吐吐的說:“天王、大將軍,那我說了啊!”
李天王把手一揮,叫何軍師別在扭扭捏捏,想說什么就別掖著。
“那我就拿《道德經》中的話來說吧,圣人曾說:‘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是為上、辱乃為下,得到了便驚恐,失去了也驚恐,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讬天下。’
“說得好啊!圣人的見解就是有他的獨到之處,這李老君說的話藍大將軍不會沒讀過吧!”李天王還在拿藍大將軍找樂。
“讀是讀過了,我還記得這話是在老子《道德經》里的呢!只是今日太高興了,得意便忘了形,有些過頭了;天王,你看看我們現在的隊伍,都是能征善戰的了,何時領命出征啊?”藍大將軍有意把話題給扯開了。
“好了,也不拿藍大將軍開涮了,說說正事兒吧!派去嘉定府的探子還有沒回來,等消息到了,我們就殺回五通橋,侍機攻下嘉定府。”一陣冷風刮了過來,李天王冷得有些哆嗦了,打了個冷顫。叫上藍大將軍、何軍師回屋去了。
“聽說蕭啟江率湘軍六千人在由湘入川的半道上了,我們得在蕭啟江還未到達四川時再重創清軍;從我們打算圍攻敘州以來,朝廷相繼派了大批的人馬來剿殺我們。甘肅提督郭相忠和陜西副將連慶率領了陜、甘兩省的標兵數千人,已抵達成都;由提督皂升和按察使蔣征蒲率領的督府標兵和重慶鎮營兵,還有川北鎮總兵占泰、湖北宜昌鎮總兵虎嵩林、鄖陽鎮左營游擊張萬祿、陜西候補知府田良、建昌道鄂惠等人統率的兵勇和地方團練數萬人,先后趕到敘、嘉兩府和犍樂、自貢鹽場一帶,防堵我們,我們目前的處境是四面危機,任何一仗都要精心部署,不能有閃失啊。”李天王待藍將軍、何軍師坐定,便向二人分析了目前的形勢,看得出李天王的面色很沉重。
藍大將軍一拍座椅的扶手,憤怒的說到:“都是這**的唐友耕,追名逐利,叛變投敵,泄露我們進攻敘州府的計劃,我們才迫不得以退出敘州,要不然我們早把敘州府那幫混蛋給滅了。”
“這都過去了的事,我們不能老去翻那老黃歷,但這事也給我們提了個醒,說不定在某天,手下的兄弟就會提著你我的腦袋去向朝廷領銀子去了。”哈哈哈,李天王像是開玩笑一樣的說,自己都笑了起來。他好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問藍大將軍還知曉糧餉數額不,藍大將軍被李天王這前后不著邊的舉動給搞懵了,只得把剛剛想說的話又咽了回去,回答李天王的問題。
“存糧不多,只能保證一個月。”
“曾望顏深恐我們進攻成都,下令附省各州縣要堅壁清野,無論大小的村莊市鎮,都把糧食、貨物藏了起來。我們已無法從百姓那里購置到糧餉,就如你藍將軍所說的,糧餉只能維持一月,那在這一個月中,我們就得和清軍干上一仗,問他們要糧餉,先解決了吃的才是頭等大事。據信兵探到的消息,通往成都的各條小路已被節節挖斷,設置了重重塞關,官道和各隘口,也是層迭筑起高原土關,其門只可容一人一馬一轎出入。我們現在不能以雞蛋去碰石頭,進攻成都的計劃就暫時緩一緩吧,你二位有什么意見嗎?
“自貢不僅是財賦之區,而且北通省城,是通往成都的要道,地理位置相當重要。曾望顏為了防止我們北攻成都,特別加強了自貢以北一帶的防守,新任的提督占泰和虎嵩林已率重兵駐守在界牌、程家場這一帶,給我們北上造成了很大的難度。”何軍師把收集到的情報又和李天王提起。
“我們的處境是很不利的,曾望顏把兵力布置在通往省道的關隘后,已經秘密調兵圍攻鹽場,他的意圖很明顯是要把我們困在鹽場。我們要趁他的調兵還未抵到鹽場前撤離,使一招金蟬脫殼之計,讓他撲空。”李天王把案上的地圖打開,招呼藍大將軍和何軍師上前來看。“我們要從天池寺出發,經柑子坳、秀才坡向川西轉移。”
“清兵游擊張萬祿部現駐扎在橋頭鋪,離秀才坡較近,如果被他發現,他就會設法攔擊我們,清兵援軍相互間駐守較近,一旦某處有行動,其余的清軍會在十個時辰內趕到救援,我們這是在孤注一擲啊!弄不好就全盤皆輸了。”李天王看了看藍大將軍與何軍師,示意他們想想辦法。藍大將軍皺著眉頭在思索著,何軍師沉默了一會兒,一拍腦袋,好像想起了什么。
“我們也可以分兵打游擊啊!我猜想張萬祿這個清廷走狗知道我們撤離后,必定會從橋頭鋪帶兵翻過豹子山,趕到我們必經的秀才坡攔擊;我們先派出一個先鋒隊趕到豹子山,等張萬祿的部隊一到,就假意不敢應敵而后撤,將張萬祿的追兵引誘至秀才坡山凹。我們提前把大部隊埋伏在山上,派一百勇士穿上清軍服裝,打著明耀光部的旗幟,在山凹里弄出一個義軍圍困明耀光廝殺的戰斗場面,見張萬祿部一到,便大聲呼救;張萬祿肯定會營救明耀光,此時我軍就可以收縮包圍,將張萬祿所率清兵一舉殲滅。此計的準備工作時間較緊,必須在我們撤離前部署妥當,請天王和藍大將軍參考是否可行。”
大家聽了何軍師的分析,都覺得在理,開始議論著怎么布陣打援了。
李天王見何軍師說的甚有道理,默默的點點頭,說道:“此計倒是可行,如果破了張萬祿的攔擊,就跳出清軍的包圍圈了,就算被清軍發現,他們想調兵堵截也來不及了。這清軍裝束的事就交給謝大腳去辦吧,務必要在三日內準備妥當,這幾日連續陰雨,正是撤離鹽場的最好時機,我們得抓住這個號時機迅速向西轉移,何軍師抓緊時間做個行動計劃,確保萬無一失。”
李天王示意何軍師可以先回去了,先把準備工作交待給謝大腳。何軍師看出天王要和藍大將軍敘兄弟情義,也就知趣的告退先行了。
“藍大哥,我在絕路的時候是你讓我重生,這半年來,你每出征之時,我都希望你平安歸來,義軍這頭不好當啊,我得需要你時時直言教誨。”李天王見何軍師已經退出帳外,便起身走到藍大將軍身前。藍大將軍見李天王走到自己身前,急忙站起來,被李天王按回了座椅上。
“陛下,你我是多年的兄弟,揭竿起義之時,我們是歃血結拜的,不管以后的征途有多艱險,我都會給你打好頭陣。如今有了何軍師,我們的勝利只是早晚的事了。”
“大哥,何軍師是個奇才,雖不及三國孔明那般神機妙算,可也是運籌帷幄,善于排兵布陣的將才之料,功夫也很了得,我們得給他一展身手的機會,咱們的隊伍都是窮苦人,何軍師的經歷和咱們兄弟二人竟是如此的相似,我們所做的就是推翻清廷統治,讓窮苦人過上太平的日子。不再受官府欺壓。”
“陛下,如今你有眾多的賢良追隨左右,萬事都會逢兇化吉、水到渠成的,干出一番大事業的。”
“大哥,我要你派卯德興率一千人去豹子山突襲張萬祿。”
“何軍師不是已經算定張萬祿會來秀才坡了嗎?”藍大將軍不解的問道。
“張萬祿要一天的時間才能從橋頭鋪到達豹子山,人馬勞頓后,肯定會扎營休息。如果我們只是一味引誘,他不會直奔秀才坡,張萬祿是身經百戰的用兵高手,不會輕易上當的。”
“我打聽到一些關于此人的情報,張萬祿年少時由云騎尉入戎行,在咸豐五年以夔左都閫,出師湖北,領兵克復過楚、皖諸郡,保加捍勇巴圖魯,授鄖鎮游府。去年七月,才擢升為協戎。此人勇猛異常,帶兵威嚴。八月初時張萬祿以太夫人春秋甚高,便乞養回籍準備頤養天年。后因我等進蜀,官府當事知張協戎的才能,奏派帶勇獲準。太夫人也只能再忍痛割愛,為兒張羅募勇,張萬祿始得募勇五百出征。上月初旬出省,由資陽、簡陽至威、榮,時值我軍先鋒自富廠進榮邑,轉戰黃石坡,和張萬祿在黃昏時遭遇,力戰不敵,我軍損失逾百,只得連夜逃遁,張萬祿還不遺余力的追剿,可見他邀功心切。如果此次再讓我遇上,我定取了他的命。”藍大將軍憶起了上次和張萬祿交戰,吃了敗仗,恨不得立即砍了張萬祿的人頭,以血洗前恥。
“大哥切勿狂躁,這張萬祿就只五百兵士,只要他到了豹子山,我們就按計劃由先鋒隊和張廝殺一陣,再以不敵而撤,待他追到秀才坡,也就進了鬼門關,他只有任我們擺布的招了,定打他全軍覆滅。好了,大哥,回去歇息吧,明日好生做撤離準備。”
“陛下,去豹子山引誘張萬祿的先鋒我請命擔當,請恩準。”
“大哥啊!你又犯糊涂了,你去了那張萬祿就不會上我們的當了,我已早有安排,還是讓卯德興帶三百兵士前往豹子山,你帶一千精兵在秀才坡設伏,我帶其余將士轉移。”
“那我就只能遵命了。”
“好了,現在還不是給你下令的時候,通知明日早上各部主將帳前聽令,回去吧,大哥,我得安靜的思索一會。”
“你也早些歇息吧,我就先回了。”
李天王擺擺手,示意藍大將軍自便了。
第二日一早,各部主將齊聚在李天王的帳前,列在兩旁聽候天王命令,李天王帳中坐了,把何軍師叫到身旁,令何軍師下達軍令。
“謝大腳聽令,趕制的清兵裝備必須在今晚子時發給李永成部,今夜五更造飯,辰時一到,立即出發。
“末將遵命。”
“卯德興聽令,令你帶三百士兵,晚飯后連夜出發前往豹子山,明日待張萬祿部一到,即刻攻打,戰半個時辰即撤往秀才坡,不準戀戰,你部的任務就是將張萬祿率領的清軍引誘到秀才坡,藍大將軍的部隊會接應你們。”
“末將遵命。”
“李永成聽令,令你帶兩百士兵,一百人換上清兵服裝,打清兵明耀光部的旗幟,在山凹里弄出一個義軍圍困明耀光廝殺的場面,待張萬祿部追至秀才坡,便大聲呼喊求救,將張萬祿引誘到山凹后,你部即配合藍大帥的部隊將清軍殲滅。”
“末將遵命。”
“藍朝鼎聽令,令你率一千精兵至秀才坡,設伏殲滅張萬祿,戰場諸事由你指揮。”
“本帥遵命。”
“其余各部主將率部隨周紹勇轉移,務必將兵士及其家眷、馬騎、輜重、糧草撤離出清軍包圍圈,不得延誤。”
“好了,何軍師已經把任務交待完畢,各部回去準備吧,在此期間,各部要嚴守作戰部署,以防泄密。”李天王見何軍師已對作戰任務下達完畢,為保證此次撤離能順利成功,又對主將們交待要嚴守秘密。李天王見主將們都對此次撤離充滿信心,才放心的叫各部主將回營準備。
卻說這轉移的決定李天王作得神速果斷,但還是被新任的四川提督占泰察知,占泰在了解起義軍要撤離鹽場往西而去的意圖后,急忙調令各路清軍圍追堵截。
張萬祿接到占泰的命令后,迅速連夜集合人馬。次日黎明,張萬祿親自帶領所部五百兵士,由橋頭鋪趕往秀才坡。隊伍趕到豹子山,探馬便報看到前方五里有小股義軍出沒,看情形只有二、三百人,行軍速度較快,賊人略顯狼狽,像是撤退之樣。
“有之啊!你說說這小股賊寇怎么如此張狂,難道不知道我張萬祿在此嗎?我定追上全殲了這些逆賊”聽到有小股義軍出沒,張萬祿很是傲慢,仰著頭問身旁的有之。
有之姓左,是張萬祿部的營幕,幼勤于學,此人性情豪爽,擅以春秋兵法論戰,受知何子貞學使,補為敘州郡博士弟子員,后援例選龍安府的訓導。協戎張萬祿聞此人才干不凡,遂聘其主營幕。帷幄運籌,多所參助。
“張將軍,依敝人看,會不會是逆賊的引誘之計,還是不要輕易出動的好。”左訓導揪著下巴上的胡須,謹慎的說道。
“有之啊!,你太多慮了,就區區三百逆賊,我還怕什么,都給我聽好了,追上逆賊,斬殺賊寇,殺賊有功者,戰后重賞。”張萬祿料想狼狽的義軍一定經不起打擊,何況自己的隊伍還比對手強大,沒有什么可以擔憂的,遂下令隊伍全速前進,追殺義軍。
“將軍,清兵已經全速向我們追來,不足兩里了。”探馬向卯德興報告。
“哈哈,張萬祿已經上鉤了,兄弟們,原地休息,養足精神,把體力給恢復恢復,做好迎戰準備,待清妖張萬祿一到,大家就全力迎戰,聽到我的撤退命令,便快速撤出戰場,前往秀才坡與藍大帥的大部隊會合,他老人家會接應我們。
張萬祿帶兵迎上卯德興的先鋒部隊,便立即大開殺戒,把卯德興的義軍打得步步后退,死傷了數十人。卯德興見張萬祿的清軍殺得興起,正是撤退的好時機,遂下令撤退,不許滯留戀戰。
先鋒隊義軍一邊阻擊清軍的追擊,一邊迅速的往秀才坡方向撤退,氣得張萬祿大罵。
“這些逆賊,每逢我義勇,便不戰而退,成不了氣候的草寇,料想這李永和、藍朝鼎一伙都是徒有虛名耳,我等應該趁勝追擊,剿滅賊寇。哈哈”張萬祿得意的笑聲里帶著輕視之意。
“張將軍,兵法所云:窮寇莫追,還是不要太急切建功,現在已快接近黃昏時分,賊逆逃遁的方向是秀才坡,這去秀才坡的道路兩旁都是山林茂密之狀,萬一這是賊人使的是‘引君入甕’之計,你我就要陷入絕境了。”
“有之吶!你今日是前怕狼、后怕虎的,還像個帶兵打仗的漢子嗎?上次我與藍逆的賊人在黃石坡一戰也是如此,那藍逆損了百余幫兇,愴惶逃走,黃石坡一戰我就是顧慮太多,要是趁勝追擊,今天哪里還輪得到賊人猖狂。此事我已經決定了,聽我命令吧!”各營頭領聽到主將要下命令,立即趕到張萬祿跟前,等待接受任務。
“現將我部義勇分為五個營,每營各帶兵一百,一營由藍翎府經桑逢春統領;二營由守備楊朝貴統領;三營由把總閔肇烈統領,三營兼任先鋒;四營由千總伍遇春統領;武舉吳家漢統領五營。各營加速追上賊寇,見賊必殲,出發。”
隨著張萬祿一聲令下,五百義勇將士像饑餓中的惡狼一樣,直攆義軍撤退的秀才坡而去。武生張桂芳和訓導左有之總感覺不太對勁,老覺得此次是有去無回了,心里不踏實,可是主將之意斬釘截鐵,只得硬著頭皮策馬跟隨在張萬祿左右。
張萬祿快馬加鞭的拖著義勇將士追趕了差不多一個時辰,都疲憊不堪的了才趕到秀才坡。見前面一里處便是山勢峻峭,茂林叢生的深谷,天空也不見飛鳥,很是神秘,張萬祿和左訓導頓起了疑心,便立馬觀望。突聞谷內殺聲陣陣,戰馬嘶吼,聲音由遠而近。
“張大人,谷內好像交戰激烈,辯其聲音好像是邊戰邊退的往我們方向而來,會不會是我們的剿匪部隊和那一小股滇匪撞上了。”左有之催馬來到張萬祿身邊問到。
“我也是如此揣測,但不能確定,趕緊派探兵前往查探。”
左有之急忙按張大人吩咐,派出探子,火速進谷查探。
不到一袋煙的功夫,探子便回馬而報,前面是幾百義軍圍住清軍在激戰,看旗號是都司明耀光大人的部隊,人數約一百來人,不敵賊人,邊戰邊撤,離我們不足一里地。
又一路探子馳馬奔來,老遠就大聲喊到:“將軍,將軍,后面有賊寇把我們包圍了。”
“慌張什么,一小股逃竄的毛賊就把你嚇成這樣,給我繼續再探,隨時向我報告敵情。”左有之見探子慌慌張張的大喊,恐有傷軍心,便怒斥那探子,讓探子再探,把他打發走了。
左有之是個老謀深算的家伙,這一連串不同尋常的變化,使他更加警惕了,頓敢有詐。張萬祿也看出左有之臉上的變化,隨問左有之有何妙策可以迎戰義軍。
“將軍啊!現賊人四處遁來,來者不善吶,我們哪里還有迎戰的時機,撤退轉移都來不及了。”
“我們總不至于就這樣受賊人牽制,任他們擺布吧,現士兵都顯疲憊,就先扎營休息,生火造飯,賊人來了,全力反擊。”
“我看也只有這樣了。”左有之說完后搖了搖頭。張萬祿如此部署,實乃犯的是兵家之大忌,這左有之還跟著附和。其實左有之也看出主將的用心,如今身陷絕境,已無迂回周旋時機,在這萬不得以的態勢下,主將只得以先死而后生的策略,下這最后的賭注。
“眾人聽令,今晚就在此扎營休息,明日辰時追剿賊寇。”張萬祿命令一下,義勇都開心了,哪里知道他們已經是被義軍圍住不能撤退了,七手八腳的忙著扎營。他們急行速度過快,走的又是崎嶇山路,義勇士兵早就想吃飯休息了。
張萬祿心里雖知道,自己的隊伍已經踏進了不歸路,全在義軍的控制范圍內了,可又不能硬拼硬闖的和義軍交戰。
李天王和藍大將軍得到探兵來報,張萬祿的義勇們也扎下營帳,各路義軍已到達指定位置等候。整個義勇大營已經沉寂,對面的山林里偶爾傳來幾聲動物的嚎叫,叫聲撕裂的回響在這個義勇大營的上空,很是痛苦悲涼。
李天王命二帥主藍二順帶了一千精兵放在前鋒,再調集一萬義軍準備攻取張萬祿大營。李天王要速戰速決,不想拖泥帶水的耗費時日,戰斗結束就立即撤離秀才坡。
藍大將軍將李天王命令傳達了義軍各部,二帥主藍朝柱便帶著先鋒隊直攻義勇大營其余各路的義軍也悄悄向張萬祿大營靠近。
張萬祿也很累了,左訓導叫他休息一會兒,自己會時刻觀察外圍情況,張萬祿才挨著床板,鼾聲就如打雷般有節奏的響起。迷迷糊糊間外面刀劍碰撞的刺耳聲和慘叫聲一陣緊似一陣的傳來,把張萬祿從睡夢中驚醒。幸好他是和衣而睡,立即翻身起床操起床邊的弓箭和長槍,像只兔子般的沖出帳來,迎面碰到慌慌張張奔來的左訓導,營帳四周早也亮如白晝,火把像天上繁星,多不勝數。
“張將軍,賊人已經把我們包圍了,駐扎在路口的三營已潰敗,統領閔肇烈戰死,賊人太多,恐有萬余人。”左訓導剛一說完,張萬祿早已翻身騎上戰馬。
“有之,令各營力戰賊寇,殺出血路。”說罷便拍馬直奔義軍,義勇見主將奮不顧身、一馬當先了,都隨張萬祿沖向義軍,此時殺聲震天,戰馬嘶吼,偶爾有稀疏的火槍聲響起。
張萬祿見義軍很是悍勇,抽出腰間弓箭,連射殺了四名沖在前面的義軍。
這一仗打得很是慘烈,雙方從午夜一直殺到正午,咚咚咚的戰鼓擂個不停,要不是戰鼓被擂得發熱而破,張萬祿還不知道這仗已經是從半夜殺到了正午。
好不容易劈出一條血路,可帶出的義勇還不足百人。張萬祿萬萬沒有想到出逃的路是絕路,一大片泥田擋在了前面。追趕的義軍已趕到,將張萬祿的殘部包抄,堵住了他們的退路。
“真是天要絕我張萬祿啊!蒼天,你為何不絕逆賊,我等可是順應上天,保大清江山啊!”張萬祿喊得悲涼嘶啞,眼角落下了一串熱淚。
張萬祿是個到死都不服輸的人,義軍高喊著要張萬祿投降,可饒義勇們不死,張萬祿越聽越氣,本想逃出義軍追剿后重生,反正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機會再卷土回來滅了這李永和,可是現在,他根本就是插上翅膀也很難飛出去了,加之援絕馬疲,不得不再率勇全力反抗。
由于張萬祿沖鋒在前,被沖上前來的義軍當作靶子般的亂砍亂刺,張萬祿身中數創,猩紅的鮮血把戰袍都給染透了,可他還在力戰。
左訓導叫身邊的義勇趕快掩護主將,將張萬祿和殺上來的義軍分隔開來。
“張將軍,撤出戰斗吧,叫幾個兄弟護送你。”左訓導看他傷得嚴重,眼淚已入仲夏的雨,傾盆而出,執意要張萬祿撤離戰場。眾將士也都苦求他上馬,擊潰義軍包圍后逸出,以圖再舉。
張萬祿將冠重重的擲在地下,對將士們大呼:“今日之戰,眾將士皆盡忠盡力了,爾等可以各逃生路,大敵未退之時,此地乃我報國之所。”說罷,唾一口唾沫在手心里搓搓,又拿起長槍,迎擊義軍。
這人要是不要命了,做什么都是很勇猛的,也更是殘忍的。張萬祿大吼著迎向義軍,使出自己慣用的長槍,連續刺倒了義軍數十人,而整個過程,他竟然在眼都未眨之間完成。
身邊的慘叫聲從慘烈的喧囂中漸漸平靜,幾乎只有了義軍勝利后的狂笑。
張萬祿用流星劃過天際般的速度掃視了一圈,周圍是尸橫遍野,田里的水都變成了紅色,腥味陣陣襲來。
張萬祿身受重傷,已無力再戰,便抽出腰間佩刀,架在了脖子上,使出最后的一點力氣,了結了自己。
李天王對戰死的將士還是一貫的仁慈,不論是敵或友,都會入土安葬,不會讓這些曾經是錚錚鐵骨的男兒暴尸荒野。
藍大帥帶著義軍兵士們清理戰場,將張萬祿的軀體抬到田邊干爽之處,洗去尸身上的污泥,查驗了全身。藍朝鼎很敬佩的說道:“這張萬祿還真是個勇夫,全身上下竟然傷達二十八處。”
李天王見藍大帥勘驗完張萬祿尸體,走到他身邊,詢問此次戰況。
“此次和張萬祿義勇一戰,我方損兵兩百余人,張萬祿身受二十八傷后自刎,其手下統領閔肇烈、桑逢春、楊朝貴、伍遇春、張桂芳、吳家漢、左有之皆戰死,義勇戰死者有三百七十余人,帶傷被俘者百余人。”
“要不是如今的朝廷腐敗,欺壓民眾,逼我反抗,我又怎么忍心刀兵相交,天地無光星斗掣,英雄結局竟如斯。給張萬祿留個全尸,讓他的同僚來為他歸柩吧。”李天王說著眼淚早已順著臉頰流了下來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