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人很單純,夢也就簡單。每日的希望,只是多得老師表揚幾句,作業本上多有幾個紅勾勾;期中或期末考試時能領回紅紅的獎狀和少得可憐的但對我們來說卻是極為貴重的獎品,以便在同學、親友面前炫耀一番。
那時的我,還有個小小的卑鄙愿望,就是放晚學后去檢視牛圈,牛不在,那就表示我用不著再去放牛了。
再小一點的時候,好可笑,那時就專為一張口,把能吃到好東好西視為自己全部的幸福。有一回我和弟弟在桌子上架椅子,終于偷拿到了那袋懸于半空的“薄荷酥”——一種甜得膩人的糖,以為神不知鬼不曉,哪想奶奶指著桌上、椅上的小腳印說:“這是什么?”
還小一點的時候,夢是什么,我記不清了。正是牙牙學語呀呀學步的年級,大概不外乎掙脫大人的懷抱,到外面走走看看吧。
后來,稍讀了一點書,成績也不錯,就飄飄然起來。有一個晚上我問父親:“書讀得好有什么好處?”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备赣H不正面回答我,套用了一句古話。
“可以有吃有穿,還可以坐小車做大官。”倒是奶奶實際,來得實惠。
“做多大的官?能當主席嗎?”
“——那要等主席死去以后?!睘榱瞬粧呶业呐d,父親考慮了一下這么回答我。
于是那時我就夢想起當主席來。
主席自然是當不成的。隨著漸漸知曉事理,我明白那只不過是小孩子的一廂情愿罷了。
不做主席,那就做個大學生吧,這是每個讀書人的夢寐。在學習上,我是那么地努力,那么信心滿滿,相信天才出于勤奮,我一定能感動上帝擠進那座獨木橋。
但這個并不算太高的愿望,轉眼也被滅了。我那寒磣的家境,再也經不起多的折騰,初中畢業填志愿時,父親要我填了師范,于是命運就這么決定了,決定了以后的歲月注定要跟孩子打交道。
直到現在,我都還在夢想著能嘗嘗在大學學府里做“天之驕子”的滋味。
說到這里,讓我們暫時回到標題,標題里有一個“癡”字,詞典里是這么解釋的:極度迷戀某人或某種事物。
至于“癡人”,那么就應該是這樣解釋了:極度迷戀某人或某種事物的人。
這個世界上,癡人是太多太多了,可以說無處不在,要想找一個不是癡人的人倒是件難事。人的一生或多或少總要當那么一回或幾回癡人吧。年少時癡于玩,年青時癡于情,年長時癡于業,年老時癡于福,更有甚者一生癡于藝(貝多芬、梵高就是最好的例子),還有那癡于錢癡于權癡于名等,不一而足。
我想我們也不應例外,也是癡人吧。
既然這世界上癡人那么多,而世界仍好好的,并不亂套,大概“癡”也不能算是什么壞或太壞的事吧。
話轉回來,“癡”是不是太容易了?
絕不是!
其實剛才所說的這些,絕大多數只是一般的“癡”,并不是真癡,如果“癡”那么容易學,這個世界才叫真正亂套了呢。
關于真正的癡和真正的癡人,作家古龍大俠解釋得最好,他在《多情劍客無情劍》里面有一段絕妙的說辭:
“癡并不可笑,因為唯有至情的人,才能學得會這‘癡’字。‘癡’和‘呆’不同。只有癡于劍的人,才能練成精妙的劍法;只有癡于情的人,才能得到別人的真情?!?/p>
意思是說,在某一行或某一技藝里,如果你做到了“癡”這個字,你就會成為這一行或這一技藝里數一數二的人物。
就是這句話,害得我好苦。
自認為是個至情的人,難道就學不會“癡”?
于是師范的時候癡于圍棋癡于書法。
首先是癡于書法,自認為不謂不用心,自認為不謂不花時間,自認為未來會少一員教師,而書壇會多一員大師,卻是班主任一聲當頭棒喝:“你這字,再怎么下功夫也當不來飯吃,練那么起勁干什么?”
我默然無語。
其次是癡于圍棋,曾打遍校園無敵手,欣欣然認可自己在這方面是有些天份的。誰想有一回在一城市棋室里,被一少年棋手讓二子還大敗虧輸,我才悚然驚覺:這碗飯不是我吃的。
又是好一個白日夢!
后來,走上了工作崗位,接觸到的是陌生的環境和新的事物,忙都忙不過來,也就沒什么時間去談夢想了。
等到輕車熟路,能抽出時間時,便常借書看書,看書買書,買書看書,樂此不彼。
書是一種潛移默化,接觸得多了,自然也就會想要寫并寫起來。于是半夜爬格子,寫寫涂涂,添添改改,居然也像模像樣。
就這樣,我迷戀起文學和寫作來。
現在,嘗到了一點甜頭,癡心便又發作,想我該不會是個作家的料子吧?
本是至情的癡人,做了那么多的白日夢,但愿這個不是!
本人正在本書第二卷里,連載一部長篇小說《有愛的人,不老》—— 一個平凡人的勵志故事; 一個小人物的愛情傳奇; 一個普通人的純真善感; 一個真實職場里的苦辣人生。 也許開頭并不精彩,也許開頭并不能吸引你的眼球,但我要的是細水長流,只要你慢慢讀下去,你會愛上它的!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