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庫 > 小說 > 中短篇小說 > 吳語中短篇小說(書號:1906)
吳語中短篇小說  文/吳語

第八章    可憐的人(之二)(短篇小說)

  為了能消除項識老家人的顧慮,張則把自己說成個普通的史學愛好者。

  見張則口口聲聲說韓懷德比竇娥還冤,一個經常在山頭上栽樹的老人東張西望幾下后,終于忍無可忍似地說可憐之人也有可恨之處。張則驚問為什么,見張則一副忠義和虔誠樣,老人坐在石頭上,俯看著前方,說當年叫劉貴和項識去攻打朝廷主力部隊的正是韓懷德。雖然同是義軍,也同樣的一山難容二虎。韓懷德說他和李向福將軍本來也可以去東線盡早摧毀朝廷的元氣,但他們要留下來保護親王。親王是所有義軍的領袖,大意不得。沒了親王,義軍將大亂。親王為難似地征求李向福的意見,李向福惶恐地說他不便說話,全由親王裁決。親王當然希望被人保護,還明確說李將軍更善于日常瑣事。劉貴心里自然惱火,但他自知暫時還難以加深跟親王的親密關系,也不便跟李向福鬧翻,免得失去民眾。

  劉貴決定聽從親王的決定,既顯出自己的硬氣,又容易奪取戰功和民心,等打掉朝廷的主力部隊后,自己就更壯大了勢力,不怕他們不讓位。想不到末世里的朝廷也并非都一無是處,也還有幾個能打仗的將領,結果劉貴在攻最后一個大關時,有些輕敵,過于逞匹夫之勇,中了冷箭,沒能再醒過來。李向福因此少了一個強勁的對手,接著,召集更多的兵馬,打下了讓劉貴喪身的關隘,而后成了丞相,再后,親王趙禎出巡時莫名其妙地摔死了,隨員在趙禎身上搜出了遺詔,說是讓李丞相繼位,否則百姓難有寧日。李向福自是一番退讓,眾大臣自然是連番地勸進,李向福便受之有愧卻之不恭似地穿上了黃袍。

  出兵解救臨近小國時,韓懷德本來是推薦劉貴的老部下項識去掛帥的,因為老外可不好打,要是打輸了,他韓懷德就少了一個礙眼的對手。但皇上李向福沒去將就韓懷德的心思,他知道不能不派兵出征,而且只能打贏,否則連國家也難保,因此必須要特別能打仗又很信得過的人去掛帥,于是才點了孫源為將,不料孫源竟裝病,李向福只好惱怒地宣布讓孫源去賦閑,而后沉重著臉請韓懷德帶兵出征。

  韓懷德不得已慨然出征,還真給他基本打贏回來,從此威風了近十年,當了兵部尚書。當了兵部尚書的韓懷德又找到了“考驗”劉貴的老部下項識的機會,臨近邊疆的一個小城里有人因餓飯而終于揭竿而起,頭領正是項識小時的同學鄭倫。項識小時常跟鄭倫一起玩,后來鄭倫的父親為躲避戰亂,帶上全家遷到了邊境小城投靠親戚,做點小生意,定居下來了。那邊境小城遠離中原,相對安寧。如果在內地,鄭倫是不敢造反的,但這些年不景氣的農業和不準人說真話的政治讓他忍無可忍,他也想來個邊疆包圍中央,實在不順手的話,逃到境外也方便。項識知道韓懷德是在為難他。項識讀私塾時曾跟鄭倫同窗,但項識還是一副忠于李向福的樣子,接收了任務。項識很清楚,他要是抗命的話,說不定會株連九族,這時天下已定,就算肚子依舊不飽,但多數民眾還是不愿再過動蕩的日子。項識心里先行懺悔,說鄭倫老弟啊,忠義難全,就犧牲你一人,救活我們全家和跟隨我多年的將士們吧。來世再讓你帶兵討伐我一回。

  畢竟項識的戰場經驗比鄭倫豐富,帶去的又是正規部隊,很快就打敗了鄭倫。鄭倫揮舞著刀狠心遣散殘部后,只身逃回家里,想帶上老娘出境,可項識親率的突擊小分隊也馬不停蹄地來包圍了鄭倫的家。鄭倫的母親跟項識回憶當年拿家里最后兩只雞蛋煮給他們去上學的事。

  項識不否認當年與鄭家的情誼,暗中也被鄭母的回憶震動,但他更清楚突擊隊中也有韓懷德的人。

  項識鐵面無私似地帶隊走進鄭倫家去搜索。

  鄭倫母親坐在地上,哭著罵項識不仁不義,項識強裝著冷臉,繼續搜。

  該搜的地方都搜了,項識就只遺漏了谷倉的夾層。經過谷倉時,鄭倫還特意看了看,說連糠都沒有了,哪里還藏得下。小時候捉迷藏,鄭倫既不躲進地窖,也不鉆香爐背后的過道,就愛隱身于谷倉里的夾層,說反正谷倉里的糧食向來不多,一眼就看清,不會再去想夾層的。即使真有壞人想搶糧食,那搶完也就會離開的,而地窖和香爐背后就常常有被強盜丟火把或丟炸藥的可能。

  項識率隊撤離了,鄭母依舊手指著大罵項識為了烏紗忘了兄弟。說:

  “都說鄭倫沒在家里,你硬是不相信,干脆把老身我也帶走得了。”

  項識算是平定了鄭倫的叛亂,卻沒抓住鄭倫。一個星期后,鄭倫母親也失蹤了。一年后,個別做邊貿生意的人來跟縣官邀功說在鄰國的邊遠鄉村里見到鄭倫母子的身影,于是項識戴上了徇私罪和欺君罪,被打進了大牢,很快就慘死在牢中,被秘密拋到荒山上。好在拋尸的獄卒于心不忍,調了包,而后悄悄去告知項識的家人來偷運了尸體回去,秘密葬了,直到李向福的兒子繼了位,給項識低調地平了反,項識才有了自己的石碑。

  說完故事的老人嘆著氣離去,留下發呆的張則。

  老人說得毫不做作,張則難信其無。張則又去找了年輕點的來問,說法竟然跟那老人大同小異。

  被摧毀了同情對象的張則忽然覺得有點累,有點迷茫,話也不想說了。

  再看了史書幾天后,張則的心情總算平復了些,又開始像個愛思考的書生了,心想為什么可憐的人也有可恨之處?也曾傷害無辜?想去想來,張則認為不外是名、利和權在作怪。誰都希望自己是正統,都丟不下既得的江山,更知道一旦權力受損,就將損及名利。爭來奪去,受傷的還是百姓和國家。看來真正的民主才是為國民消除傷害的良方。民主有時看起來是在浪費時間或減慢速度,但集思才能廣益,才會減少腐敗,減少建設成本。當然一味地民主而沒個集中,也容易散亂,效益低。不過,沒有真誠而多元的民主,那集中的質量也難高。

  張則從此把科學化的民主與集中當作了研究對象,兩年后,成了省里小有名氣的有建設性的社會管理研究者。于是,大學里的師兄成了新一屆縣委書記后,張則就成了縣文化局局長。師兄本想讓張則做發改局局長的,但張則自認為不是純粹的為官之料,借口說經過幾年的文化研究后,他已變得有些散淡了。盡管發改局不是多大的實權部門,但總算是縣委縣政府的智囊團,看起來工作制度有點松散,卻很敏感,得很謹慎和嚴謹。文化局雖然不是商品時代的寵兒,但去那里大小也是個局長。張則強調說二十一世紀里,文化才是最有后勁和魅力的軟實力,他寧愿站在能清楚旁觀的角度來光大同門師兄的政治理念。師兄心里多少有些失望,但人各有志,勉為其難反而會生后遺癥。師兄努力微笑著鼓勵張則盡力為縣里的現代化建設唱好文化戲。

  新班子自然要新做法,新的縣委縣政府想玩點文明治縣的名堂,說既符合時代潮流,又吻合本縣要求,全縣在管理風格上確實有些混亂,封建色彩,地方主義,專制習氣,人為特色,不作為等等,都具備了,顯然落后于時代要求。

  盡管只是可有可無的單位,師兄也暗示張則為他在文化上造點聲勢,具體點來說就是搜集本縣從古到今的經典文明故事,由縣電視臺每天播出一集,而后編輯成書向外發行。

  為慎重起見,張則召開了戰前分工會。鑒于自己曾遭受言論壓抑,張則叫大家先暢所欲言,說真理是越辯越明,文化也要不斷碰撞才會有閃光的火花。于是單位里一向以言論犀利著稱的研究員魯譚便先開了口:

  “文明的概念很廣,應該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有所針對才行,否則到頭來又是瞎忙一通后就不了了之,勞命傷財。”

  張則問他有何高見,魯譚說與人類相關聯的文明問題不外乎日常的坐言起行和社會管理的公共準則,說白了就是注意個人平時生活的言行,遵守公共條令,民主行政。就我們的國情來說,最不能跟世界發達國家接軌的最急需補課的正是這三方面。

  張則沒有對魯譚的話表態,只微笑著看看與會者,希望大家討論得再熱烈些。于是陸青就代表部分正想在仕途上盼點事的青年科長站了出來,說誰也不敢阻擋文明這社會發展的大趨勢,但任何一種好東西都有個適應性問題,適合我們的,不一定適合別人,同理,別人耍得漂亮的玩意,到我們手上不一定好使。我國的封建史較長,烙在基因里的封建余毒很難一兩代人就徹底清除,如果急于跳級,反而會違背水到渠成規律而亂套。英國和日本夠發達的了,還不是要保留著君主立憲制?日本人還以封建色彩的武士道為榮呢。事實上武士道精神也是日本人團結、頑強進而不斷開辟出新天地的重要法寶。就我國來說,先打好文明言行和公共規矩的基礎,先提高個人的文明素質,才有可能提高政治素質。

  張則說燒硬石頭要用猛火,清除痼疾要用猛藥,否則將會演變成晚期癌癥。英國如果沒有兇猛的資產階級革命,日本如果不是敞開心胸來實行工業化和議會制,那他們的經濟和社會管理的水平絕對還要落后半個世界,因為進步的政治制度會是經濟效益的催化劑。

  陸青笑說大躍進時候也曾經迫切地想超英趕美,結果不就餓飯了?魯譚說那是因為生產上蠻干,請不要和上層建筑層面的政治建設混為一談。陸青叫魯譚別忘記,雖說上層建筑能反作用于經濟基礎,但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才是最重要的。

  雙方越辯越激烈,簡直像在著名的全國大專辯論會上了。

  一些因為了解當年引蛇出洞的歷史而三緘其口的老職員也坐不下了,把目光投向張則,說民主固然是好果子,但還得集中起來請防疫專家檢驗才好下肚,否則就要鬧肚子。美國夠民主的了,但總統候選人的最后得票還得由來自各界精英的選舉人團決定,并不完全看直選的票數。所以,還是由局長來權衡吧。

  張則建議與會的同事投票來決定,魯譚也沒法反對。討論結果,陸青他們比魯譚一方多出了五票。張則暗中失落,但也松了一口氣,不料卻被魯譚質問:

  “你能讓我們知道你的態度嗎?”

  “我已放到投票箱了。”

  “作為一局之長,有必要讓同事們了解你在大是大非上的想法吧,否則大家怎么跟領導保持一致?”

  張則說他不反對民主,但民主也要有相應的秩序,否則亂套。魯譚又道:

  “你不也曾經強調民主能大大降低建設成本嗎?難道座位一變,嘴巴也變了?”

  張則說各國政要之間私下里都是好朋友,但外交場合上,都有私心,因為他們得為他們的國家和選民的利益著想,否則他們就是瀆職,個人意志和公共事務之間劃不了絕對的等號。

  魯譚拂袖離去,邊走邊說:

  “怪不得柏楊說人一當官就變性了。”

  同事們都投來探詢的目光,想看看張則怎么挽回局長的尊嚴。張則也確實感到自己被剝了點面子,甚至覺得如果手下老是這樣肆無忌憚,自己還怎么在局里開展工作?不過,張則更知道,如果他當眾跟憤青似的魯譚發難的話,更會被同事們當作丑角來津津樂道,進而在單位里增加潛在的反對者。

  張則揮揮手說二十一世紀了,看開些,個人都有言論的權力,如果出了事,自有公檢法去料理。陸青說:

  “單位里出了政治問題,倒是與我們的關系不大,但首要的責任者可就是局長您了。”

  張則笑笑說他有分寸的,也絕不會殃及池魚。陸青他們例行地一笑,各自散去,心里開始為自己和別人設防。

  張則也擔心自己長此下去會變成個小官僚,但他又認為他拿的是政府的工資,得為群眾著想。文化局畢竟是政府的文化機構,不同于民間的報刊。記得大學時,那系主任忽然在就職典禮上一改憤青口吻,讓包括張則在內的粉絲們大失所望,從此不再為他鼓掌。如今張則似乎理解當年的系主任了。

  半年后,由張則擔任主編縣委書記任策劃的《新時代文明言行手冊》和《文明人物故事》出版了。編者名單上沒有魯譚的名字,魯譚曾借口說他對被壓制而死的正義人物的研究還沒有完成,沒參與張則他們的采風活動。

  《新時代文明言行手冊》和《文明人物故事》兩書重點強調的是秩序,說萬事萬物都有自身的規矩和規律,如果忽視個體的獨特存在,就會連鎖反應地激起個體的聯合性反抗,但任何個體都不可能絕對脫離集體而單獨存在。民主的另一要義就是尊重他人的權力和公共規矩。

  縣里較為隆重地進行了為時一星期的新書推介活動,提升了張則的名氣,但活動結束后,張則卻迎來了下課的日子。

  縣委深思熟慮似地甩出文件說要文明治縣,干部是關鍵。如果領導干部都難以文明,就難以號召群眾,縣里的政策就沒有實施的可能,所以,首先要在干部當中進行文明教育,而后下鄉去推行,學習和實踐的情況與將后的升遷掛鉤。

  各部門都聽懂了,縣里要開學習班了。要干部下鄉去推行文明條令,也就是說縣里要清理一些不合時宜的干部了。

  張則不便逆師兄的意圖,但他并沒有率先在文化局里展開整頓行動,因為其他官員的經驗告訴他,涉及到敏感問題時,不能提前透出風聲來,免得到頭來自己被動。直到其他單位已開始得熱火朝天或怨聲載道了,張則才驚慌地開會宣布說接到縣委組織部的批評,要文化局盡快響應縣里的號召,組織干部進行文明培訓,針對培訓進行民主評議,并與工作調整掛鉤,以便繼往開來。

  秘書曾建議張則照舊先叫幾個副局長來商量,內定幾個不大受歡迎的家伙,再交給大家去投票。張則搖頭說這是換崗,不是評先進,要是落選者不服的話,到時硬著鬧起來,局領導會落個暗箱操作的罪名,吃不了兜著走。秘書說萬一普選觸動到那些不好惹的主呢?第一把手不僅要了解上級和同級的背景,還得了解手下的來路。按常規方法辦,照顧到關鍵人物的利益的話,即使沒被照顧的人鬧了出來,上級也會給下級留個后路的。張則說看路要看遠些,臨終時還背著世人的唾沫,總是不爽。

  定出文明工作條例,圍繞著學習一番后,全局的同事匿名投票下來,魯譚和財務股股長蘭馨高票當選為有待進步的同志。魯譚早已是大家眼中的的異見人士,同事們認定領導應該會借著民意開走魯譚的。蘭馨仗著老公是公安局副局長,老是炫耀她的新衣服,常常不在辦公室,還時不時跟局長張則沒大沒小的。多數同事早已巴不得看到她倒大霉的樣子。

  一向頗為看得開小利的魯譚和蘭馨意識到自己要被整了,他們也知道這次在單位里被評為最差,就要換崗甚至下崗了。文化局雖然不是什么吃香喝辣的部門,但勝在清閑,也是公務員編制。一旦換到忙碌而錢又少的單位,甚至砸了飯碗,那就要窮死而且羞死了。這年頭,餓死和丟面子都事大。

  魯譚說文化局是在借機打擊異見者,他可從來沒遲到早退和曠工。蘭馨則說同事們是在嫉妒她。張則攤開手作無奈狀說這可是全體同事投票的結果。事實上張則也覺得魯譚有點冤。魯譚除了思想上有點棱角外,工作上比個別科長和副局長都還認真。但既然是民意的結果,他也只能暗中遺憾。至于那蘭馨,張則就暗中快意了。因為要借助她老公手里的槍來增加文化局的安全系數,給她做了財務股股長,還不知足,老是不準時上班,時不時還剝局領導的臉面。

  蘭馨想約魯譚一起去鬧,魯譚卻說各自的情況不同,還是自己去爭取吧。蘭馨氣得背后呸了一聲,說魯譚不知好歹。

  還是文化幫了魯譚的忙。仔細思考了局里玩的民主玩意后,魯譚靈機一動,指責局里只片面地民主而沒有集中,領導沒有進一步討論,違背了法定的民主集中制原則,是政治上的錯誤。魯譚甚至把申訴材料寄給了市里及相關媒體。蘭馨聽說后,恍然大悟,抄襲了魯譚。

  真的就招來了省市的媒體。見媒體介入,市府的調查人員也隨后而至。

  張則不得不拿出當天的投票記錄,并請來職工代表作證,還跟上面來的記者和調查員說本來票數上榜的還有好幾個人,但局里為了不波及太多的同志,經局黨委討論,只好忍痛公布了票數最多的兩位同事,目的也在于警示一下而已。

  縣里并不很擔心縣文化局被上級抓個機械民主而不懂集中的政治把柄,只害怕文化局的人事清潔行動出事的話,會銷掉縣里文明治縣的政治成果。

  縣委書記忙秘密單獨宴請了張則,勸張則以退為進,先承認自己好心辦了不盡如意的事,愿意引咎辭職。身為師兄的書記強調道:

  “如果他們沖著你來的火被點燃了,我那里也會然起來。要是我被揪,你恐怕連一心只讀圣賢書的機會都沒了。”

  張則點頭稱是,歉意地說那幾年的文化調研工作也許已使他嚴重不適應行政工作,他不在乎似否當局長,只要還能保住一份工作,使他還能下去采采風就行。

  師兄書記同意放張則到文化館去當個研究員,沒什么實權,但還有正科級待遇,總算給張則保住了點面子。

  副局長們想私下里給張則開個送別會,張則反問:

  “紙船明燭照我燒?”

  幾個副局長只好作罷。

  張則選擇了晚上時一個人去文化局局長辦公室清理要帶到文化館去的資料。落寞的夜下,張則忽然覺得自己也有點可憐。

  到文化館上班半個月后,張則發覺文化局的老手下們竟然沒一個人打個電話來念念舊。張則不免失落,繼而又開解自己:

  “好心人和開路者往往是墊腳石,能成為墊腳石,總算也有點價值。”

  街角里有幾個人在批評戈爾巴喬夫,都說他胡來,活該總統當不久,而且晚景凄涼。張則聽了幾句便轉身離去,心里呸道:

  “你們知道個屁!”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滬)字59號  滬ICP備14002215號

滬公網安備 31010602000012號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亚洲五月天|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网|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婷婷| 91久久香蕉国产熟女线看| 亚州日韩精品专区久久久| 性做久久久久久久| 精品久久综合1区2区3区激情 | 久久99久久99精品免视看动漫| 久久国产一区二区| 97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 美女写真久久影院| 亚洲女久久久噜噜噜熟女| 久久99精品国产99久久6|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专区不卡 |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久久孕妇黑人| 色综合久久久久网| 久久亚洲私人国产精品vA| 久久性精品| 99久久www免费人成精品| 久久中文骚妇内射| 91精品国产9l久久久久| 久久中文字幕人妻熟av女| 国产精品久久久天天影视香蕉| 亚洲香蕉网久久综合影视| 怡红院日本一道日本久久| 日韩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欧美精品九九99久久在观看| 久久国产影院| 久久se精品一区精品二区国产| 久久久久四虎国产精品| 国产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 精品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久 | 久久久久久久91精品免费观看| 国产日韩久久免费影院| 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人久久| 国产精自产拍久久久久久蜜|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高清不卡 | 久久线看观看精品香蕉国产|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婷婷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