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內線傳來縣委書記王廉被市紀委秘密帶走的消息,縣建設局局長李向上深刻地體會到了晴天霹靂的含義。李向上左手顫了一下,茶杯碎在地上,幸好是在自己的辦公室里,否則又要成為別人的懸念。
窗外遠山上的彩霞應景似地隱去,換上了濃厚的灰云。
調查組第三天就來請李向上到市里走了一趟。縣里的人都知道李向上十年間能由一個背景平凡的職員升到縣建設局局長,全賴他對王廉的忠誠和王廉的格外恩寵。顯然工作組認定攻破李向上的防線,就能盡快結王廉的案并讓王廉翻不了案。李向上卻堅定地說他也實在不明白一向有廉潔美名的王書記怎么就掉了鏈子成了大貪,說他也痛恨王書記毀掉了他的好感,讓他以后失去堅守清白的動力。調查組要他別扯遠了,盡快檢舉王廉,李向上一臉茫然地說他真的不知道王書記生活和工作中的隱私。
調查組叫李向上不要緊張,慢慢回憶。李向上說工作前老娘就告誡他要對領導忠誠,領導叫做的事,要盡力去做好;領導不叫去做也不說的事,不要去打聽。領導都是上級討論后任命的,相信領導就是相信黨和政府。老娘寡居多年,但說話在理,能盡量幫人,又會謙讓,與鄰里和諧,子女們從來都不忍心頂嘴。所以他從來都是忠實地執行領導的分內安排,但分外的私事,他從沒去過問,王書記也從來沒讓他干過什么見不得光的事。
“你就沒想過上級也可能出錯?”調查人員問。
“我娘說既然上級能安排他來當領導,總是信得過的吧。上級組織的眼光和覺悟總比我們高。”
調查組不便談論上級的覺悟,轉回正題:
“你這么忠心,卻從沒叫你去干他的私事,說出去誰信?調查王廉是市里決定了的,很多熟悉他的人都積極地支持我們了。你要是一點也不配合,恐怕會對你不利呢。”
“信不信由人。你們可以再去問王書記和我所有的同事。我當然不敢抵觸紀檢領導的例行工作,但我總不能為了搶表現而憑空污人吧。就算到時真的銷掉我的工作,抓我去坐牢,我也得實事求是,否則我也難以面對老娘和革命先烈們。”
見李向上說得很坦然,眼里沒有半絲游離之光,調查組只得再找王廉調查。調查組覺得王廉已是罪證確鑿,沒得抵賴的了,想來也不會再隱瞞與李向上之間的內幕。
王廉卻叫調查組別再去找李向上,說他真的沒叫李向上干過什么違法事。王廉強調說并不是要特意保護李向上,而是如果誣陷李向上來減輕自己罪行的話,他就多增一層道德罪過,他也不希望死后被閻王爺丟進刀山火海里。
望著調查組冷冷離去的背影,王廉輕輕吐了口氣,欣慰地覺得自己總算還能保住做人的底線。
李向上在仕途上可說是出自王廉門下。當年的縣組織部副部長王廉去招人時,面談室里有十幾個充滿著幻想的大學生。門口的掃把突然“啪”的一聲倒下,只有李向上主動去扶好,扶得輕手輕腳的,沒影響到別人,也沒露出炫耀自己和鄙視別人的神色。王廉突然無意似地打開風扇,而后驚慌地伸手捂住桌上起飛的文件。其他面試者都彈起來,去幫王廉揀回資料,李向上卻去門口關掉電源,然后坐回原位去,任由競爭者們去搶著幫王廉疊材料。再后來,外面沖進幾個鬧事者,邊罵招聘不公,邊把王廉的文件丟到地下。其他面試者都驚傻了,木在凳子上不知所措,只有李向上沖過去護著王廉離開現場,順便叫來了保安。
王廉把李向上放在了錄用名單的第一位,力薦李向上去了建設局,沒讓他留在組織部。熬成組織部部長和縣委副書記后,也沒把李向上調到組織部接班,寧愿讓李向上留在建設局做局長。
負責青年干部培訓班時,成了組織部部長的王廉最留意李向上科長的進步情況,常找李向上討論,告誡李向上要把眼光放高些遠些,說貪圖小利的人做不了大生意。成為縣委副書記后,王廉曾叫李向上去跟縣里的商界新秀趙義來往,李向上要王廉給個具體指示,王廉叫他隨機應對。趙義正想夯牢他的建材市場,見有機會認識建設局的采購科科長李向上,忙不迭地給李向上展示了他們確實信得過的產品,還順便請李向上替他轉交個封了口的信封給王廉副書記,說那里面有他對全縣現代化建設的建議。李向上當天下午便去暗訪趙義他們的產品,結果有差不多一半的一線工人悄悄說質量不過關。李向上當晚將那信封轉給王廉時,就照直說趙義信不過,表示不能讓全縣人民的安危和自己的前途毀在心術不正者手上。王廉笑著說果然沒看錯李向上,隔天就親自約趙義來吃飯,當著李向上的面,堅定地把那信封退給了趙義,后來接受了一個貨真價實的建材商兼包工頭鄭禮的投標申請。鄭禮確實也沒特意送東西給王廉和李向上,工程質量也很過關,只在工程驗收合格后請王廉和李向上吃了餐便飯。
成了縣委書記的王廉曾因厭于午后的悶熱而叫建設局局長李向上代他去參加由地產商協會會長孔坤組織的城建研究會,但才到半路,李向上又被王廉臨時叫去列席在媒體監督下的拆遷補償發放會。
李向上早就聽說孔坤在公關方面能把冰冷的鐵塊融成彎腰諂笑樣。接受任務時,李向上就很忐忑,而去面對記者發放拆遷款,既得民心又能上電視。李向上很感激王廉的關照,盡職地讓拆遷戶如愿地領到了補償。
上面很快公布了王廉的罪證,說是王廉伙同外貿局和土地管理局的負責人以招商引資為名,低價出售了本縣的幾樣特色產品和土地,而外貿局和土管局確實不歸李向上管。李向上也不熟悉跟外貿局和土管局勾結的那幾個外來老板。
本縣的百度吧里卻熱鬧開了。多數人認為,雖說身為建設局局長的李向上實際上只負責本縣的建設任務,不管涉外事務,但李向上一直就是王廉的忠臣,鬼才會相信他跟王廉的腐敗案沒一點牽連。
鑒于民議,上級暫時停止了李向上的工作,叫他等候處理。但紀委始終沒查出李向上超出原則的“狐貍尾巴”,兩個月后,縣里新的問題讓人們對王廉腐敗案的關注率急劇下降,新任縣委書記暗示組織部,把李向上調到一個地理位置和經濟水平都不算差的鄉里當了主管工業的副鄉長。民間議員們說新書記秉承了古風,優待別人的忠臣,以便招來自己的忠臣。
剛到鄉里上班的李向上卻令家人驚恐地提出要到監獄里看望王廉,說是想去問問王廉,為什么要求下屬廉潔,自己卻堅持不了。組織部部長說還有什么好問的?王廉不是已在電視里說了嗎?由于經受不住新時代的新考驗啊!李向上說他不相信王書記的意志力會那么差,他要親自聽他說,否則心里會糊涂,不利于將后做個好公仆。組織部部長說在職干部公然去探訪犯罪的領導,有違紀律。李向上說如今已不是連坐和刻意劃清界限的年代,就算政治權利被剝奪了,還有探訪權和被探訪權力吧。李向上說他也不會獨自去,他請求組織部派相關的領導和縣電視臺的記者跟著去,一路上的言行都公開化。如果探訪后縣里覺得他的言行有出格之嫌,可以將他由副鄉長降為普通工作人員。
既然連自己的仕途都不在乎,組織部只得網開一面,以免傷了干部們的心,不利于將后的吏治。
一向要求兒子忠誠行事的老娘也勸李向上是不是先將王廉記在心里,以后再抽時間親自去盡情義。最擔心的是老婆,建議他要學會審時度勢。李向上反問:
“你放心跟一個忘恩的人過一輩子嗎?”
老娘只好來勸兒媳,說背著遺憾和別人的唾沫過日子的人,會早死的,死后還會變怨鬼。
王廉卻不愿見李向上,只叫獄警帶出一張小紙條來,說沒有做好全縣人民的公仆,愧對下屬和群眾,希望大家引以為戒,繼續忠于黨和國家。
組織部隨員和記者問李向上有何感想,李向上嘆說個別樹木腐爛,不意味著整片森林會壞死。
記者相信王廉沒那么簡單,組織部的隨員也經不住記者的慫恿,把王廉的短信公布了出來,于是警察和群眾都來好奇地研究,看看有沒有藏頭露尾的秘密,結果也沒什么有價值的發現。
又一個朦朧的夜里,對空思索的李向上忽然接到一個神秘的來電:
“別再想不通了。王廉做到這職務,不爭著上去,劃不來,家里人也不答應,但如今高處的門票太貴,就算是省委書記,光憑那干工資,連在門口張望都不夠格。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站著沖到終點的,盡量穩住自己就行了。”
李向上忙回電過去,對方卻是忙音,看來是路邊來電,李向上也就懶得再去追究,他得面對新工作了,鄉里也要干點事了。
見其他鎮里沒什么文化內涵也要挖出點土著特產來曬,甚至去爭著把一些很遭非議的歷史人物認作同鄉,而且也確實從眼球效應中賺得了些旅游收入。鄉里不得不趕緊重視先輩同鄉雷楮的祠廟。雷楮是晚清舉人,曾留學海外,但留學回來后,卻堅定地認為中國古圣先賢的思想最有利于和諧,于是在教授任上專攻中國哲學,被譏為保守派,卻在抗戰時以耳順之齡回家鄉扛上槍,帶領游擊隊連端日軍據點,后來照例又是被漢奸出賣,死于突圍中。衛兵冒死爭搶,才搶回了尸體,埋在一個不顯眼的角落里。抗戰勝利后,才正式遷入敞亮的地方,供后人瞻仰。文革時自然免不了被破壞,改革開放后才又重被修繕。
雷楮的保守色彩給了鄉里宣傳上的難度,李向上說君子隱惡揚善,就突出他的忠誠和愛國以及堅守祖國傳統文化的優秀部分。書記采納了李向上的意見。
分工時,書記想讓李向上去拉贊助。李向上說以他現在的名聲去化緣,只會被人放狗來轟,還是讓他去搜集整理雷楮的資料吧。
來到鄉里后,因路過時內急而在飯店廁所里聽到的兩次談話告誡李向上,要更加低頭向下。第一次“偷聽”中,甲說:
“主子成了大貪,手下的忠臣反倒沒事,還到咱鄉來做副鄉長了。看來不用多久,咱鄉的百姓又得大流血了,而且還不知道這血是怎么被吸掉的。什么世道!”
“都是這樣的了,先管好自家的保險柜吧。實在管不了,再到貪官家里偷回一點。”乙說。
第二次“偷聽”中,甲說:
“主子倒了,忠臣竟然還受優待,但愿以后咱們也有那樣的好命。”
“自古聰明的新主子都不會濫殺別人的忠臣,免得以后沒人為他賣命。”乙說。
老婆也越來越關注李向上的工作了,常當著婆婆的面提醒李向上,說作為下級,沒辦法不跟著上級,但如今的上級已越來越靠不住。要是稀里糊涂地跟著出事了,自己沒撈到什么實惠,卻白背黑鍋,就太劃不來了。
“聽說你們的鄉黨委書記也不是吃素的,你最好是盡量集體性活動,并且要有記錄。”老婆特意強調,“就算書記不想記錄,你自己也要留下關鍵的證物。”
李向上覺得按老婆說的去做的話,太不夠意思了,但老娘也點頭贊同,并眼淚汪汪地說她不想那么早死,李向上不得不聽從。
鄉里接受李向上的建議,去請了個在外頗有名聲的本鄉作者,相當生動地寫出了先人雷楮的故事,尤其濃墨重彩于雷楮被日本人殺害后,他房前屋后的那些梨從此變成了紅皮梨,吃下去有種喝了低度酒似的振奮感。
小說寫出來后,先放到了網上。因為情節緊張,故事稀奇,對話有趣,場面感人,點擊率相當高,引起了出版商的注意。作品推銷會后,又有導演來表示想拍成電影或電視連續劇,但要彼此合作。鄉里也明白行情,給了那導演一些好處費。半年后,電影出來了,還真受歡迎,也得了省里的獎勵。
但還是沒有哪個老板愿意來投資開發有關雷楮的資源,個別老板私下里說害怕跟地方官員們玩政績工程,怕收不到錢。
鄉里沒辦法,只得厚著臉皮去跟上級申請撥款,好在剛得了省里的文化嘉獎,縣里和市里多少也給了點,但還遠遠不夠,鄉里只得領導帶頭,將家里的房產抵押給銀行,貸錢來入股。書記二十萬,鄉長十八萬,副書記和副鄉長十六萬。
見鄉領導敢于出血來啟動,縣里市里也似乎支持,本鄉的幾個正待機出頭的小企業家也進來合股了。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忠心血淚染出的紅皮梨還真引起了不少人的好奇,于是訂單和入股者陸續而來,鄉里因此先抽出人力和財力去修好道路和雷楮的祠廟。
李向上卻適時地提出要退出股份,書記說鄉領導也算是功臣,留著股金,才好讓其他投資者繼續放心。李向上說非常時期用非常的辦法,他能理解,但上了軌道后,就該恢復常規了。投資者已堅定了信心,鄉領導從股金中拿到了一定的紅利,該推出時就得及時地退出,過于戀棧,到頭來會連原來的窩都守不住。鄉黨委書記召集鄉領導秘密開會討論,都堅決不同意退股,但李向上還是堅決地退出了,并讓鄉里開了證明。李向上當著同僚的面保證自己絕不會出去亂說,至于同僚們信不信,李向上就不管了。
退股后的李向上時不時還收到書記給的紅包,說是老板們的一點心意,感謝辛苦的領導們。李向上不好意思當面拒絕書記,收下了,卻分文不動地放好,也作了記錄。
盡管李向上的嘴巴確實關得相當嚴實,但鄉里官員們不時添置家當的幸福生活還是引起了別人的眼紅,有紀委的人來調查了,發現鄉領導們還真有點肥,決定殺點肥豬,割點肥肉。鄉領導們以為入股分紅是集體決定的,應該法不及眾。不料上級并不擔心沒人來做鄉官,以擅自創收擅收利益甚至擅立小金庫為名,全給開了。
李向上提前退了股,后來也分文未動那些所謂的“意思”,并作有記錄,還如數交給了上級。按理,李向上該升的,結果卻得了個從輕發落,被趕到另一個更遠的鄉里當了干事,算是陪綁了。
李向上實在不服上級幾乎判他同罪,上級的反問卻差點把他打啞了:
“按規定,政府干部不能參與社會上的經濟行為,但你還是去入股了,雖說情有可原,但合情而不合理,領導干部必須得做合理合法的事。你是沒有吞下人家送來的小意思,但還是收了,就算你是顧全大局,但你總歸是受賄了吧,所以,我們要是體諒了你,以后其他人豈不是更無法無天?”
難堪的是,縣里連續給李向上安排了或城里或鄉鎮的好幾個單位,人家的第一把手卻都說本單位實在沒有適合李向上的職位,或者干脆就說本單位寒酸,養不起名人,還奉上所有員工的簽名為證。縣里只得安排李向上到一個更為偏遠的鄉農技站,反正山區的農民都沒多少條件來搞科技耕作,農技站也就沒多少活兒干,沒多少收益,因此就談不上什么競爭性,彼此之間還不至于水火不容。
令李向上惱火的是,還被新舊同事和朋友們疏遠了。李向上起初還以為日久見人心,卻始終沒能得到同事朋友們的親近。獨自走在山路上時,李向上終于憋不住,對著上天抱怨了幾聲:
“起碼我還保住了自己的底線吧。”
沒人能回答他,那個神秘的聲音又響起了:
“這年頭,人們只看具體的好處,良心看不見也吃不著,沒人會相信的。”
幾個月后,李向上堅決地下海了。有好心人勸誡說商海更復雜,李向上說起碼自由職業者的自由度較大,不用受別人太多無謂的限制。
把顧客當作忠誠的對象幾年后,李向上果然贏得了消費者的喜愛。盡管還沒有政治勢力和經濟實力來成為集團型企業,但也占有了縣里三分之一的建材市場。
正打算把事業列車開往市里的李向上意外地在市郊的河邊救下了王廉的兒子王小平。父親被關后,王小平因為確實沒有參與父親的受賄行為而保住了工作,但再也不被后來的領導重視,就連熟人也有意回避他了。好在父親的賄款充公后,家里多少還剩點積蓄,王小平干脆辭職到省里跟人合伙做房地產生意,夢想著幾年后成為富豪,而后再回縣里自豪地繞幾圈,沒想到生意前景卻沒按他設計的藍圖去發展,先是太信任合作伙伴而被出賣,后是因為多留了一手而被外國股東鄙棄,到頭來一跟人合作就恐懼,不知道該怎么辦。
李向上建議王小平先自己干起來,始終把顧客當作忠誠的對象,說雖然民意不很靠得住,但擁有民意,始終是商界的立足之本。王小平說他現在最欠的不是點子而是金子。李向上回去賣了兩間鋪子,借了些錢給王小平,歉意地說他的錢也不多了,叫王小平謹慎著用。
王小平感動地請李向上跟他一起干,李向上為難地說隔行如隔山,還是先各干各的吧。
望著李向上的背影,王小平慶幸道:
“好在當年沒扯上他,否則誰來當我的救星?”
李向上只剩下一個鋪子了,但他反而覺著踏實。沒跟王小平合伙,似乎好事沒做到底,但他也不很覺得自己不夠意思,幫人重在雪中送炭,反正也沒把對方往火坑里推。
路過一間古玩店,見里面掛著雕刻精美的孝、仁、義、忠等十幾個字牌,李向上覺得有意思,下意識地買了一塊忠字牌。老板豎起大拇指道:
“對,無忠不成家國。要把這忠字掛在脖子上,最好是放在心里。”
李向上將那忠字牌放在上衣口袋里,輕盈離去。(2012、6、26)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