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連著鄉村記憶的樹
鄉村的記憶,有刻在石頭上的,有寫在家譜上的,有長在一棵樹上的,有……。
村里的大爺把這些記憶在一代代中翻版,年輕人聽了會說:這冷飯都有餿味了,炒著還有什么意思。說起來了不能怪年輕人不會說話,因為許多村子的記憶:都是老祖宗出生卑微,長工為生。但是個個都是勤勞善良,聰明過人,仿佛上天注定了他能開宗立祖。他們中有的被大族“公主”看上,攀龍附鳳,借船出海,創造了基業;有的得高人指點,汲取風水寶地之靈氣,反仆為主;有的偶得橫財,大展宏圖。每一個鄉村的祖基,又都是天地之精靈所賜。憑耕牛臥眠而選,隨白鵝孵蛋而遷,因夢得仙人啟示而開基……林林種種。而年輕人覺得老祖宗的聰明,鄉村的靈氣,都被曾經的一輩輩人支付光了,要不然,為什么沒有在城里開疆拓域的前輩,為什么老念著“春種、夏耘、秋收、冬備”的經書。
村里的大爺在回味著故事時,總是感嘆著,現在的年青人自己沒本事,還怪老祖宗,說什么當時為什么不遷基城市,為什么不經商辦廠,為什么不當官從學,偏偏為農。大爺的一聲聲長嘆在那滿是褶皺的臉上留下了一個個無耐。我說不了安慰的話,因為我有過年輕人的感覺;然而我又會認真聽鄉村的故事,又因為我有尋找的欲望,于是今天覺得要寫一寫一棵連著村子的樹。
這棵樹比這個村子的老祖宗年青而又長壽,說年青,因為它是村子開基祖宗植下;說長壽,至今它還郁郁蔥蔥地挺立在村子對面的一個山包上。
村里的大爺說起這棵樹,仿佛忘記了年輕人的不是,把嘴呶個不停,那激動的神情足以感染人。他牙缺漏氣,語音含糊,我不得不反復的詢問,他總是笑容可掬地一次次重復著故事。在這樣的神情里我不停尋找這故事流傳的理由。我一次次會心的微笑,不僅僅是架通我和大爺交流,同時自己在尋求中也得到了一些滿足。大爺說:村子對面山包的那棵杉樹王,是一株倒栽的樹。我疑惑不解,這一棵要兩人合圍的杉樹怎么能是梢末為根,根為枝呢?原來村子的開基之祖,常放牧于這一帶,群牛為首的牛王,為他選擇這個村子開基地,他的一根削尖的杉樹柴擔,倒插在山包上也居然復活成樹。
我站在杉樹的根頭,盡力從形態上尋找倒栽的根據,這棵樹沒有長成尖塔形,枝芽一盤盤大小一樣一層層上迭,有如挖出的根系,雖說也有一枝向天上長的梢末,但不是樹莖的延伸,而是從一根枝芽上長出,這一體態是能夠說明它以根為枝。大爺還讓我伸手去抓杉樹的針葉,點明這針葉柔軟如根須,不扎人,向下生。我大膽嘗試,的確是那樣。這棵樹,這個村子祖宗的倒栽樹,沒有疑問。村子里的人這樣認為,我這外鄉人也是這么認為。我的同行咔嚓、咔嚓攝下這棵獨特的樹,我們仿佛共同找到了影,找到了魂。
大爺這本家譜是讀不完的,他又自豪告訴我說:他的村子來龍乘猛虎下山,左有飛鳳銜書,右是靈龜鎮守,面前的印山又有這棵古樹為印柄,自然是有人丁,又有貴人。大概是這樣,我們在村子里一家小店用午餐時見這條古村弄人來人往,勢有一幅古鎮的熱鬧。
村子的地盤不大,聽說從這里搬遷到外地,又繁衍了好幾個村子,這時我再看著那棵樹,我想著根可以為枝,枝也可為根的道理。老大爺記住的故事,年輕人也在演繹后人的故事。
2003、6、29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