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倆有過不止一次徹夜暢談,大多是我聽,他說。有慣于激昂興奮地長篇大論,更多是牧歌短句式的點滴記憶。細水長流般的持久交往,觸摸到的是一種久違的孩童般率真的性情。隨著日歷一頁頁撕去,裹在他身上的迷霧漸漸散去,慢慢澄清的是一個月朗星稀的清明境界。
先設一問:“當一個人被一場突如其來的大傷病所擊倒,非常嚴重,什么靈丹妙藥都不管用,有負責的醫生給宣判死刑,苦痛、磨難、困頓、生不如死,成天想的如何去死,忽然地,就好了,痊愈了,盡管也是個緩慢的過程,但確是從臥癱到爬行,到可以站立行走了。欣喜若狂是不言而喻的。一個問題自然而然產生:問蒼茫大地,謝誰去?”
還是一名少年畫手時,仁民就繪畫觀音像,送給身邊的老阿婆,流露在她們臉上的表情令他永難釋懷,從此他明白了觀音在阿婆們心中的份量。病癱后,有多位好心腸阿婆、阿伯無求報答地料理他的起居,他同樣選擇畫觀音像送她,用畫像溫暖彼此:“說做大觀音的起因,沒什么復雜,也并非想象的高貴,和老阿婆燒香一樣,就是還愿,很俗,很平庸,也很實在?!?/p>
大革文化命,廟里大觀音,家供小觀音,無一能幸免被砸毀被藏掖的命運。舟山當地的紅小兵紅衛兵們自己砸不動了,就號召全國的紅小兵紅衛兵們來支援。普陀山17000多尊佛陀、羅漢,無論是青銅鑄就還是木料石材雕就的,統統被砸爛砸碎,墻上《金剛經》被復刻上了偉人語錄“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昂苊悦:茈y過,那時什么都不信,只是覺得這么好看的東西,為什么要去砸掉它。”
那一年他18歲英俊少年,風華正茂,憑的是人皆有之的愛美之心。當地的造反派要砸掉普陀山金山門的御碑,御碑丈多高,漢白玉精制,刻滿了皇上巡視普陀山的經歷,砸不動,幾十個紅衛兵用粗大的攬繩套住御碑,一起用力,準備拉倒它。這時朱仁民和幾個同學趕到與扎御碑的紅衛兵進行了激烈的辯論,拉御碑的行為被暫時阻止下來,然而,當朱仁民和同學們回去吃了中飯小憩時,外面嘭的一聲巨響,朱仁民趕到現場一看,御碑砸成了十三塊。這十三塊漢白玉在雜草中一躺躺了十幾年,待改革開放普陀上賣高價的門票時,人們才用粘合劑把這塊塊碎石粘結起來,重新樹在山門供人瞻仰。又是那些日子,紅衛兵們要砸碎大乘庵邊的揚枝觀音碑,又正逢上朱仁民,在場的也就他懂這觀音是由唐朝的宰相閻立本所畫,閻立本是中國人物畫史上的一位極其重要的人物。憑著朱仁民對他的認知,保護了下來,但也是被紅衛兵又砸又燒,弄得面目全非,也是要到改革開放,有人在碑上用墨汁、宣紙拓下一塊,竟在香港賣到五十港幣,人們蜂擁而至,當地的主管部門才知道這塊線刻碑的價值,用鐵網圍了起來,成為普陀山的鎮山之寶。朱仁民總是弄不明白,這個民族為何習慣性的要去毀掉這些由自己創作出來的珍貴的文化。真正讓他頓悟的是一個老尼姑講的一句不經意的閑話。那些日子,普陀山的千百個和尚尼姑集中在西天梅花庵,蓄著長發的德明和尚帶著他們天天學習馬列毛澤東著作,要不就是通讀兩報一刊文章。朱仁民總是不間斷跑去普陀山偷偷地去看望他們,為他們畫幾幅小畫,當時是不能畫菩薩的,要被斗的。朱仁民總將仙女散花畫成觀音的臉相,老尼姑婆婆高興地拿出糕餅謝他。朱仁民問一位正在割兔草的尼姑阿婆:千年建立的普陀山被毀成這個樣子你們心疼嗎?尼姑阿婆沒停下手中的活,不經意地回答:心疼什么,勞動人民造勞動人民砸,勞動人民砸掉又會造。這話使他震驚,阿婆淡然的幾句話簡直就是哲學家的至理名言,概括了中華文化史的變遷和命運,朱仁民很震撼,為這幾句話幾天幾夜沒有睡好覺。
聊著,就聊到他母親,老人家知道許多觀音故事。她說過觀音菩薩為印度一位圣王的長子,名不目旬,后隨釋迦佛出家修道,釋迦為他改名為觀世音;她會背一段《法華經》:“苦惱眾生,一心稱名。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以是名觀音”。這位中學美術教師的母親告訴兒子,觀音又稱觀自在是出自一句話:“于事理無礙之境,觀達自在,故立此名。”觀音傳到中國后與中國民族文化創造的大悲菩薩逐漸混為一體,才成為中國文化理論中褒揚大慈大悲的女性代表;楚莊王有女名妙善,因舍己救父,被封為大悲佛,所以從元代開始,觀音由男性變為女性。老人家有獨立概括:“菩薩就是幫助人的,你若能幫助人,你就是菩薩,我若能幫助人,我也是菩薩,你若不幫助人,你就是羅剎,我不幫助人,我也就是羅剎?!蹦赣H身上折射,觀音是中國人普及到骨子里的一個存在。
令人驚愕的是潘秀蘭老媽媽一生艱難困苦,卻沒有參加過任何宗教,包括佛教。她有亙古不變的信條,也是傳授兒子的真理:“人家給你一碗水,你要還人家一碗油?!边@樣的母親就是佛,她不需要宗教。想不到有一天兒子會病癱,眼見得永遠站不起來,處于無路可走的絕境時,百般無奈的慈母登上普陀島,兩步一拜三步一跪艱難爬向佛頂山求南海觀音。能用來解釋老人家的是馬克思的話:那里有苦難,那里就有宗教。
“這里面有歡樂的,可享受思考的愉悅?!币粋€新春的夜晚,我們圍坐暖爐,在大觀音落地重重困難時,他首先開朗:“你沒有看到宗教和藝術妙不可言的關系嗎?改革開放的大環境需要和諧,宗教不是直接在創造和諧?有什么社會力量可能替代?至少我看不到。而藝術出山了,只有它才能承擔起對宗教的補充?!?/p>
我等著,按老規矩,他要說敦煌飛天,云崗石窟了。“我要說樂山大佛。多么了不起的藝術呀,依山鑿佛,自然、崇高,天衣無縫,絲絲入扣,只有藝術能夠做到。”他的自豪就在這種時候突然迸發:“把藝術滲透到宗教中去,當然是藝術家才能去做的事情。藝術以美學為主導,追求的特質是永恒不變的。人對美的追求也是永不改變的,你得把藝術像強心劑一樣,注入進去,因為它本身是互為一體的,把剝離開的東西再融合,這還談不上創造,僅僅是恢復,恢復藝術與宗教血濃于水的關系?!?/p>
新年夜晚,暖融融的,米開朗基羅、達芬奇、吳道子、八大、石濤,他站到這些宗教藝術的世界高手身邊比高低;巴黎圣母院、朗香教堂,敦煌、云崗,雕塑,壁畫,他讓自己的大觀音構想,跟一個個圣地過招。貪心不過蛇吞象。在巨匠、巨制面前,他一方面覺得自己矮小,一方面會無比強大:“在如今的藝術世相里,還有什么比我的選題更能令人振奮?你能見識的在做宗教藝術的能有幾人,他們有比我更好的嗎?我虛心求教?!?/p>
在他的自信、固執面前,我既不肯定也不否定。明知天下之大臥虎藏龍,他一付不服輸的口氣:“秦漢的雄風,魏晉的大氣,唐宋的燦爛,明清的精到,天經地義,觀音形象隨時代代謝,今天滲透時尚元素,也是名正言順。隋的觀音因為是西域剛來的,臉上是有胡子的,唐太宗喜歡貴妃,那時的觀音都是雙下巴,到宋又變為小腰身了,現代又都做成跟西施一樣,各顯神通。輪到我了,我追求極度,高端,頂層,以天下意識、宇宙觀念統率主題。我自信,這個天下,沒有人做得過我。我是藝術家,我有責任心,我特別謹慎,也特別能吃苦。觀音像我都畫過幾百遍了,我不是專家誰是專家?”
在他強大的實踐和語言面前,無語,聆聽,是我唯一的選擇?!凹纫劣忠獋グ叮认?、智慧,大氣,不能照搬又不能脫離,脫離了,沒有人會跪拜。六、七年前,一位朋友受泰國公主之托,跟我商量,欲把我的觀音請走,建造到泰國的公主島去。我看到照片,仙境一樣的地方。公主見過我的觀音圖片,愛不釋手,說我的觀音天下最好的。但我舍不得,不愿意看到菩薩再飄泊,遠涉重洋。”
他是詩人,說到這個當口,他順手揮毫:
我即佛,佛即我,廣種福田,我于西方長駐;
藝亦禪,禪亦藝,精研墨池,藝與三寶同輝。
之后,他的藝術在許多領域宕開去,無邊無際:繪畫景觀雕塑建筑,反觀他這個最初讓我感動的大觀音,正是寄托了他修復人們心靈的宏大心愿:“沒有了信仰,沒有真、善、美,是病態社會,不能稱是一個正常的世界。”欺誆,言不由衷,缺失信任,爾虞我詐,自私,極端自私,自以為是的文化人,封閉的知識界,他把惆悵、苦悶、真誠、向善之心和敬仰之情都注入了藝術,使之成就為永遠長青的生命體。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