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深秋了,我處在這迷婉約曼妙的深秋的黃昏。
精致的竹簾像精致的天氣,濺出微微的寒意。半年前從蜀南那邊竹海中購回它的時候,簾卷的日子使我從俗務的忙碌中寧靜下來。古人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蔽已巯碌臉欠渴遣豢赡苌萃小按笱烧咴铡钡闹窈O鄧?、日日被逼人的碧翠相擁的福份了,但有了這雅致的竹簾,我的心境與古人已無二致。
屋中暗了下來,暗得有些發白,如洗舊的棉衣,也如一幀年事久遠的素色絹本畫。我坐在書桌前,是一個守舊的人,還是一個逃隱的人?或者,是全然一個靜心等待的人?壁上那管暗黃的竹笛,似乎已如某種意會,某種幻覺,或是久靜之后的心事,吐出悠然的旋律來。朦朧的音律的美妙就在于使人的視聽無序,這般無序往往是詩,是音符最能熱切卻又難于表達極盡的況味。朦朧詩有什么不好呢?朦朧的感覺就一定遜于真切是實驗?無聲不是勝過有聲,水墨畫的簡潔單純不是在某鐘程度上比繁復的畫種更具美感么?這輕游的無字無聲的旋律,這毫不夸飾的從容的時光,讓我悟了禪意,像這陋室,有了大止大靜,即使窗外一片飛葉,也成了菩提。
想起了那條長廊,就在樓下不遠處,長廊兩側梧桐和鳳凰樹使它頎長、清瘦而幽雅,我為它取名:詩的腳印。時下秋光迷離秋風無情,樹們已將華美的衣衫褪去,留一具具倔聱的軀骨讓時間檢測、鍛打,以求來年芳華更加濃郁。我聽到了一種聲音,像是殘陽在枯枝上嘆息,像西風在如劍似戟的椏柯間詠唱,像詩的狐步在季節輪回中舞蹈。我想起了民間的一個傳說:亡者在永訣人世之際,把生命留在大地上的腳印收回,帶往另一個世界。再想想那些在長廊留戀流連的時日,不也是渴望此生永在碧綠的情形中,以詩的足音完成一生?當他們如愿以償地拾起自己深深淺淺的足跡,思想仍在活生生的人間徜徉,他們必定被自己感動,從而感謝美麗,讓他們永遠年輕仁慈;感謝滄桑,讓他們堅韌不屈;更讓他們懷著感恩的心情離別短暫而雋永的人生。
誰穿了那些枯黃的葉衣,期待生命重綠?誰在成為泥土之前,以回首向活者褒贈生命的靜美?誰在長廊的盡頭,因為回頭而讓生命幡然激動?
啊,這意會深處靜流的清秋。
我感受到了臉上的皺紋,像看到青春正待在謝幕的燈下。對他人來說,這些皺紋或可是條條深深的劃傷,把心束緊了,把生命纏得萬般無奈,而于我,卻是一根根思想的線條,詮釋著勞頓、奔波,敘述著命運的恩怨得失。它們與不再清純蓬松的頭發相接,鮮潤亮麗的青春便轉換了角色,我們便靜氣斂神地接受了這樣的現實:失去了活潑,生命以成熟償還我們。多少年修成的這張臉,多少年的恩仇紛糾濾出的微笑,已將功名利祿、浮躁虛榮剔除,留下祥和、寬容與純真。有時,面對這些粗粗細細的紋路,我們又感覺它們是一把把利刃,默默將我們的人生加以雕刻,挑剔,包括失去棱角的精神,還有缺鈣的骨頭,啊此時的皺紋,多么像襲入我們身心的秋天,我們只有在它的計劃或演出中才可全方位地審視生命及其欲望。當欲望消失,生命仍然在不息傳唱:愿年輕者擁有那閃閃健壯的身軀和歡樂的心情!愿不在年輕的人們擁有閃閃的睿智、恬靜與深刻。
我真想能夠以手推遲秋天,以歌聲推遲黃昏,以靈魂推遲生命。如果能夠讓一句詩歌使生命蓬篳生輝,從而推遲垂暮者額上惺忪的陽光,在奇遇或夢的啟幕時分,我將以靈魂的名義重續生命的節律。其實,我們能夠推遲什么呢?我們又能提前什么呢?歲月只在最恰當的時機賜予我們生命,榮枯生死,永在自然演繹之中,即使時間會讓人生打烊,我們的內心卻替生命開門。
我坐在無邊的清秋里,面前一本書,如圣者賢者,和我共對一份從容。從容不語,讓我心領神會;圣賢昭然,我已有所獲取。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