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三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注1)是皇帝出服后、駐蹕圓明園以來,首次最大規模的人員隨駕回宮——園中各處僅余少量必要的人留守,其余人等均隨駕回宮了。
一回到宮中,皇帝就將福慧交回給了皇后帶至翊坤宮安置,從那天起直到新年過后,福慧都沒在養心殿再出現過。
見到此種情形,欣然只得慘然地對自己苦笑:
看來他真的是在明確地暗示自己,不要“心存妄念”啊。
他是九五至尊的皇帝,對一個地位卑微的宮女也能如此“用心良苦”,那些所謂“學者專家”還說他“刻薄寡恩”?!
他可真是比竇娥還冤吶。。。
皇帝似乎又回復了常態,嬪妃的綠頭牌也沒再出現過。
每天,他都會招一些重要臣工議事——以欣然對他個性的了解,應該是想在新年前“今年事今年畢”吧。
果然,從二十五到二十七的三天里,皇帝就接連頒發多道諭旨,關乎國計民生、京畿安寧,以及尊孔敬儒等多方面事務。
尤其是二十五日,一天之內就發出了六道上諭,分別是關于:
“州縣積貯倉谷限三年買補完足,不得顆粒虧欠”;
“山東歷城等四十三州縣、德州等五衙所今歲被水,依輕重免征錢糧或緩征一半”;
“今歲直隸地方被水小民乏食,再加賑一月”;
“宿遷運河決口必于桃汛之前修筑堅固,則來歲糧船重運方無遲誤之患”。。。。。。等等。(注2)
欣然看著皇帝一臉嚴肅、認真的神情,忙碌地傳來各路官員,發布著一道又一道的上諭,心里忍不住直喟嘆:
他的的確確如同那位“史上最牛歷史老師”袁騰飛所說,“康雍乾幾代英主堪稱歷代皇帝的楷模。。。。。。是有道明君。。。。。。是不世出的圣主,擱在哪朝比唐太宗都不次”呢!
二十八、二十九兩天,皇帝都忙于祭太廟的事兒;
三十日,又在保和殿大宴蒙古諸藩及內大臣侍衛、大學士等。
正月初一,更是從一大早就率諸王貝勒貝子公、內大臣侍衛、大都統、尚書等等,先到堂子行禮,再到奉先殿行禮;
又在中和殿,接受了各衙門官員的元旦慶賀,在太和殿接受諸王貝勒貝子公、文武官員、蒙古各藩、朝鮮等國使臣進表慶賀;
再至壽皇殿行禮以后,又回到太和殿,賜宴諸王貝勒貝子公、內大臣侍衛、文武官員、以及蒙古各藩和朝鮮等國使臣。(注3)
如此浩大場面,宮中太監宮女幾乎一大半都到了宴會上伺候著;欣然站在離皇帝不遠處就坐的一位蒙古王公身后望著這一切,心中也不由連連感慨:
來自21世紀的自己,算是見識過N多大型文體活動場面了,甚至,還包括這古代無法想象的奧運會和國慶閱兵式;可眼前場景仍然讓人感到有些震撼——不過,最讓她滿意的,還是她終于可以肆無忌憚的盯著他看個夠了!
望著那個讓自己心心念念、刻骨銘心深愛的男人,一改平日的嚴肅、深沉;滿面春風、神采飛揚的舉起酒杯,聲音洪亮地向他的臣子們祝酒,隨后無比瀟灑、豪爽地仰頭將杯中酒一飲而盡;
明黃的朝服上金線繡就的飛龍栩栩如生、熠熠生輝,映襯得他高高朝冠下的雙眸光彩四溢,既有君臨天下的王者氣度,又極具豪邁奔放的男兒風采;令他整個人看上去更加的雄姿英發、豐神俊逸、魅力無窮!
此時此刻,欣然的心情真是復雜無比:
如此人物,在21世紀的現實中從來不曾見過!
那么多如同自己這樣的女孩為他傾心、傾倒,也真是不冤啊!
可是,他可以那樣愛他的江山、愛他的臣民、愛他的十三弟、愛他的福慧、愛他的年妃;卻不愿意去愛一個跨越了近三百年時光,拋棄了自己的一切,來專心專意、只愛他一人的女孩!
這個新年是自己穿越來的第一個、也應該是最后一個新年吧?!
以自己這樣的心境、處境,真是跟任何人都沒辦法祝福“新年快樂”呢!
不知等自己穿回去以后、或穿失敗死掉以后,他會不會醒悟到他失去了這世上最愛他的人?!
若是那樣,他會不會后悔莫及?!
自己又忍不忍心如此讓他承受更多痛苦?!
即使成功穿回去,自己又能不能承受神奇地與他相伴之后,卻再度永世隔絕的煎熬?!
如此糾結的各種狀況,讓自己下一步又該如何自處?!
欣然完全陷入了一團迷亂的思緒中。。。。。。
初二日,皇帝又在乾清宮賜宴內大臣、滿漢大學士、尚書、侍郎、八旗都統、副都統、內閣學士、內廷翰林等官員。(注4)
宴會后,皇帝說了很長的一番話,聽得欣然哭笑不得:
這個人!被人非議那么多,也真是不能說他自己全無一點責任!
大過年的,剛剛新年第二天,就說那么些有的沒的;讓滿朝文武戰戰兢兢、心中不爽以外,就不怕自己觸霉頭?!
不是最迷信、最講究祥瑞的人嗎?怎么這時候又統統不講究了?
什么叫“若悠悠忽忽、安于習俗而不知奮發鼓勵,爾諸臣自待居何等耶”?!
什么又叫“況朕在藩邸閱歷四十余年,人情世態無不熟悉;周知亦非可以欺隱瞞蔽者!如年羹堯、隆科多營私挾詐……事事敗露,爾諸臣自度才干伎倆未必能如彼二人”?!
誒,這可真是“江山易改稟性難移”啊!這不是,又戒不了急、用不了忍了吧?!
知道你就快要收拾“八爺黨”了,可也不至于急著大年初二就開始發飆吧?!(注5)
其實欣然哪里可能懂得了皇帝的心思?
以他的個性,能忍“八爺黨”到現在,已經是“叔可忍,嬸兒也不可忍”了!
想當初,老爺子剛咽氣時他們還算勉強地下了跪稱了臣;可自己剛開始給各人分派差事,老八、老九就作臉作色;
封了老八廉親王、總理大臣才算是明面兒上有所收斂,可暗地里下絆子、使壞從不手軟;
攛掇著老十四和自己對著干不說,還攛掇十四到額娘面前挑事兒;
宮里宮外謠言四起,哪一條不是他們讓人去散播的?!
還真是為了這把椅子什么都不顧了!
也不怕把祖宗千辛萬苦打下的江山給折騰沒了?!
見額娘薨了,十四也起不了什么用了,又轉而利用弘時對弘歷的嫉妒,和對自己的不滿百般挑唆,使得父子離間、幾乎到了勢不兩立的地步!
連自己做夢也沒想到的對一個宮女動了心,卻還要忌憚著他們的“眾口鑠金”!
當初老爺子將老八的額娘以一個辛者庫婢女的身份收入后宮,可從沒擔心過會有什么難聽的話!否則今天哪兒還有老八的戲唱?!
所以,皇帝在園子里夜夜無眠的那十來天里,痛定思痛地終于下定了決心,要徹底鏟除掉“八爺黨”這個禍根!
什么“兄弟雍怡”、什么“圓而入神”,(注6)見他的鬼去吧!
李世民玄武門兵變,殺兄屠弟、逼父傳位,還不是照樣得了個“千古明君”的賢名?!
何況自己堂堂正正接受父皇的傳位、從未打算過要他們的命?!
現在整整三年了,自己還處處受他們掣肘,怎可再書生氣重、存婦人之仁?!
皇帝的性子,本就是一旦做了決定,就會雷厲風行、絕不拖泥帶水的;所以才會在大年初二上演那樣讓欣然哭笑不得的一幕。
注1、注2、注3、注4、注5——均引用自《雍正朝起居注》當日記載。
注6——“圓明”是雍正皇帝自皇子時期一直使用的佛號,雍正皇帝崇信佛教,號“圓明居士”。康熙皇帝在把“圓明園”賜給皇四子胤禛(后為雍正皇帝)時,親題園名為“圓明園”,正是取意于雍正的佛號“圓明”。玄燁御書三字匾額,就懸掛在圓明園殿的門楣上方。對這個園名雍正皇帝有個解釋,說“圓明”二字的含義是:“圓而入神,君子之時中也;明而普照,達人之睿智也。”意思是說,“圓”是指個人品德圓滿無缺,超越常人;“明”是指政治業績明光普照,完美明智。這可以說是封建時代統治階級標榜明君賢相的理想標準。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