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已是初冬時節,皇帝循舊例需于孟冬(注1)祭太廟;于是在九月二十八那天回了宮,直到十月初九才返回圓明園。(注2)
欣然作為他最死忠的粉絲,當然知道十月三十是他的生日;也知道他在位期間連一次也沒有為自己舉行過萬壽節慶典;可欣然還是很期待、很好奇他的生日會怎么度過。
隨駕回宮、又返回園子的秋蘭一見到欣然,就一臉失望地對欣然說:
“唉,如玉你可知道?萬歲爺今年的萬壽節又過不成了!”
“元年和二年是因為在圣祖爺和孝恭仁皇太后的服里頭沒過成;原想著今年出了服了,該好好熱鬧熱鬧;可誰知萬歲爺一道諭旨,就又不過了!”
欣然心中本就明了,卻還是裝作驚訝的樣子問:
“哦,那是為何?”
秋蘭悶悶地答道:
“聽張公公和王公公他們說,初五那日,萬歲爺乾清門聽政的時候,禮部上奏說要慶賀皇上萬壽,可皇上說:服制雖滿而三周年祀典未行,著停止萬壽行禮筵宴。(注3)”
欣然輕輕一笑道:“那是皇上誠孝。”
秋蘭直點頭道:“嗯!咱萬歲爺可真是古往今來少見的孝子賢君呢!”
“別的君王都是以日代月,持服二十七日;可咱們萬歲爺楞是連著為先皇和皇太后都持服二十七個月,真真是讓萬民景仰呢!”
欣然臉上輕笑著點頭,心中卻悲哀地想:
真是個好面子、圖虛名的性子!常常是寧可里子遭罪,也不愿意面子受損;怎么能料想,到頭來竟落得個一身罵名!
老天待他真是不公啊!照百度雍正吧吧主小侍衛的說法,他就是個“悲催的倒霉孩紙”!
忙定了定神,又問:
“那你說皇上會打算在園子里找點兒什么樂子嗎?這畢竟是出服以后的第一個萬壽節啊?”
秋蘭搖頭道:
“這可沒聽說。不過,聽他們說初六那天,在太和殿補行進表慶賀皇后娘娘的冊立禮,(注4)滿朝文武大臣都來了,可熱鬧呢!可惜我們都沒福,看不到!”
聽到這里,欣然心想:
他畢竟是個重情重義的人啊!
盡管對于皇家來講,子嗣、尤其是嫡子是那么的重要,而那拉氏自從弘暉夭折后就再無所出;可他從未給過任何人以任何機會去動搖她的嫡福晉地位!
登基后也沒有任何質疑地封她為后,而且取消了大家認為最受他寵愛的年mm的貴妃賀禮,只補行皇后賀禮,不外乎旗幟鮮明地表明他的態度:那拉氏永遠是他的發妻和唯一的、最尊貴的皇后!
唉,那拉氏也應該為此感到滿足了吧!
有些人說他冷酷無情;可看看他當初的王府后院和現今的后宮,都從未有過宮斗的八卦,被稱為最和諧的后院和后宮——這難道不可以說明,他的女人都能從他那里、也許以不同的方式,體會到他的情意嗎?
一個同時擁有男權和皇權的人,在這個男權至上、皇權更是至高無上的社會里,能對他的女人有情有義,又怎么可能是個無情的人?!
這天午前,福慧又來找欣然陪他玩耍。
見天氣越發地冷了,欣然也不敢讓福慧在室外呆久了,玩了一會兒就催著他回九州清晏的暖閣里去。
剛走到門口,就聽得屋里傳出一陣爽朗的大笑,那個欣然已很熟悉的嗓音洪亮地連聲笑著道:
“好!好!好!十三弟,這兩個匾樣做得很是不錯,朕很滿意!哈哈哈——”
一個溫和的聲音也帶著笑意答道:
“能令到皇兄滿意,臣弟也算不辱使命啊!其實這匾看著好也是因為皇兄御筆親書的緣故啊,呵呵呵——”
欣然不由得十分地興奮起來:
十三啊!“四爺黨”大愛的“宇宙全人”啊!!(注5)這么快就見到了!!!
忙緊跟在福慧身后,跨入暖閣,行禮問安后,趁著福慧與他皇阿瑪和十三叔撒嬌、糾纏之際,偷偷抬眼打量這位被列為“四四最愛”之榜首的“全人同志”:
只見允祥個頭與皇帝不相上下,寬肩窄臀,四肢修長,一副男模身架,只可惜太過瘦削,不夠健美;
眉眼、口鼻都和皇帝有幾分相似,卻又有所不同:
眉更長,眉峰斜飛入鬢,更顯男兒英武;
倆眼略大,雙眼皮更為明顯,只不及皇帝般幽黑深邃;
雙唇略厚,線條柔和些,顯得溫和許多;
鼻子幾乎與皇帝一模一樣,臉型卻是不同:雙顴高聳,下巴尖尖——雖略略帶有憔悴的病容,卻比皇帝更為英俊——難怪皇帝會贊他長得最為體面。
欣然早已吸取了教訓,很是收斂地及時收回目光,謙恭地服侍著福慧安置下來。
十三有些驚訝地盯著她看了一眼,又瞄了皇帝一眼,見皇帝一副習以為常的樣子,也就不再注意了。
皇帝又興致勃勃地拿起兩塊精致的小匾額端詳著,仿佛才得了新玩具的孩童一般興高采烈。
看得欣然心中暗笑:
他果然如同史料中記載那樣,會有著如孩童般的心性呢!
他現在這幅模樣,哪里還像個高高在上、威嚴到所有人都不可以接近的皇帝?!
此時皇帝已笑呵呵地將福慧喚到身邊,讓他讀出匾上文字。
福慧老氣橫秋、搖頭晃腦地讀道:
“洞天日月多佳景——會心處——”(注6)
看得欣然拼命忍笑;
皇帝問:“福慧可知其中之意啊?”
福慧自信滿滿地一通注解,皇帝更是眉梢眼角都帶笑。
又問道:“那你再評評,這字寫得如何?”
福慧又是一大通頭頭是道的點評——自然是以拍他皇阿瑪的馬屁為主,聽得皇帝又是一陣開懷的大笑。
那笑聲逗引著欣然的心如同小兔子一般,在胸腔中一陣亂蹦。。。。。。
(注1)——孟冬,指冬季的第一個月,即農歷十月。也稱陽月、陰月、小陽春、初冬、上冬、良月、露月、開冬、冬、飛陰月。
(注2)——據《雍正朝起居注》記載:雍正三年九月二十八日“上自圓明園進西直門由西華門回宮”;三十日為“上于中和殿視孟冬祭太廟祝版禮畢回宮”。
(注3)——據《雍正朝起居注》記載:雍正三年十月初五日“上御乾清門聽政。。。。。。禮部奏本月三十日慶賀皇上萬壽行禮一疏,上曰:皇考、皇妣服制雖滿而三周祀典未行,朕之萬壽著停止行禮筵宴。”
(注4)——據《雍正朝起居注》記載:雍正三年十月初六日庚午早“上御太和殿升座,王以下滿漢文武大臣補行進表慶賀冊立皇后;禮畢回宮。”
(注5)——雍正皇帝在諭旨、祭文等中都有這樣對怡親王允祥的贊譽。原話引自雍正皇帝《和碩怡親王誄(并序)》:“王固建不朽之盛烈,稱宇宙之全人矣!”“為國柱石,為世楷模”
(注6)——據楊啟樵所著《揭開雍正皇帝隱秘的面紗》一書中“圓明園匾額中的雍正宸翰”中記載:雍正三年十月十一日“命照【洞天日月多佳景】【會心處】二匾做小匾樣。七天后呈覽,準行。十一月二十二日竣工,安在九州清晏處。”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