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違的中秋月
又是一年中秋將至,蕭瑟的秋風,早已驅散了夏天余留下的那最后一絲燥熱,使得空氣變得干凈、清爽,甚至還流露出幾分涼意,讓人感到心曠神怡。夜空中的月亮正由弓形漸漸變得豐滿和圓潤,讓人聯想到秋季成熟的豐碩果實,以及因收獲后而飽滿的各種囊具。可就在此時,我的擔心卻來了。這是對于中秋之月的擔心......
常言道:“月到中秋分外明”,但是回顧最近幾年的中秋節,天空幾乎都是陰云密布,晚上也自然就看不到月亮了。有那么幾次,中秋節前一天還晴空萬里,可到了節日那天就立馬由晴轉陰,仿佛老天在有意與我們這些凡人作對似的。
記得還有一年的中秋,天上的陰云似乎并不是那么濃密,泛著微光的夜空都還時隱時現,我站在家中的陽臺上仰望天空,期盼著能有機會看到偶爾露出臉來的中秋圓月,直等到我快要失望時,它才“千呼萬喚始出來”,卻是“猶抱琵琶半遮面”,本應“分外明”的圓月變得因黯淡而殘缺不全,讓人沮喪不已。
有人勸我:“賞月何必中秋夜。”
我說:“在中秋賞月,才能賞出皓月真正的風韻啊。”
我擔心今年又會是一個無月的中秋......
終于到了今年的中秋節,白天,明媚的陽光和晴朗的天空已經把我之前的顧慮消去了一大半,我想,今晚怎么說也應當看到久違的中秋月吧?我抬起頭仰望蔚藍的晴空,令人賞心悅目,偶爾飄過的幾朵白云,又會使我心頭一緊。心中默默祈禱,希望浮云就這樣繼續各自飄散,不要阻擋我今晚賞月的興致......。
傍晚時分,月亮悄無聲息地從東邊的山頭緩緩升起,那是一輪大而明亮的圓月,一輪絕無僅有的中秋月。我望著它,竟完全沒有之前所預想的那種狂喜,有的只是那淡淡的欣慰,如詩般平靜。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天色愈來愈暗,圓月卻愈來愈亮,瀉下的銀光,灑落在大地上,象霜,整個世界,被一片銀色籠罩著,同時,它的體積似乎也越來越大了。只見那明月被一層奇異的光暈包裹著,發出金黃色的神秘光芒,正以一種極不易被人察覺的緩慢速度,從天邊向夜空的正中移動著,卻又像按耐不住展示自己的強烈欲望,趁人不備時偷偷地加快速度,在不經意間便離我們又近了.....。
好一輪美麗而皎潔的中秋明月!親臨其境,一切仿佛都在夢幻之中。
然而,縱使今晚的月精美絕倫,長時間的迷戀于此也會遭到旁人奚落。是的,如今的人們,還有多少人會在中秋之夜對著一輪明月大發感嘆呢?
這當然不是人們的錯,因為我們就如同河里那一塊塊大小不一、奇形怪狀的石頭,在生活的激流中,棱角漸漸地消失了,變得圓滑而規整,我們開始不屑于月的陰晴圓缺,即使是在這中秋之夜,天上的月亮在我們眼中還是平淡無奇;我們越來越難以理解千百年前,那些文人墨客們對月的詠嘆和他們在中秋之夜的深沉憂思,剩下的似乎只有對在中秋節這一天的假期中忙里偷閑的希冀。我理解他們對我如此賞月的奚落。不會自命清高,因為相比于此時的我,那些還在為生活而疲于奔命的人們實際上才更加現實。
現實的生活不需要夢幻,于是,我低下原本抬起的頭,從夢幻回到現實。而頭頂的明月卻依然在釋放著它在中秋之夜才有的異彩......
午夜時分,整個世界都沉入夢中,而我則終于可以在這夜深人靜之時,待在家中的陽臺上,獨自享受中秋之月的陪伴。此時的月夜與初時相比,又是另外的模樣。那層奇異的光暈不見了,金黃的光芒褪了,失去了原有的神秘,呈現出一種少有的熱情與奔放。月是恬靜而文雅的,而此時,它卻蘊含著一種太陽般的激情,在這種秋天清冷的夜,使人感到油然生出的幾分暖意。
我拿出望遠鏡,細細地觀賞著靜夜中的明月,鏡筒里的月亮是孤獨而驕傲的,只有幾顆稀疏的星星陪伴著,如同一位卓爾不群的舞者,把整個天空都變成了她的舞臺;盡管她的觀眾甚少,但只要還有觀眾,她就會全力地展現自己曼妙的舞姿和嬌媚的臉龐,用獨有的神韻,演奏著絢麗的樂章,在天空中書寫著千百年來美妙的傳說。
我打開音樂播放器,插上耳機。此時此刻,無需用那些古風古韻來附庸風雅,一首許美靜的《城里的月光》,足以襯托我此時的心情。
就這樣望著、聽著,腦海中忽然浮現出宋代文豪蘇軾的那首著名的《中秋月》:
“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細細品味,原來我與東坡先生竟有過“相同遭遇”,不由地會心一笑。只愿這久違的中秋月在我心中永存,只愿“明月明年何處看”的顧慮會在明年的中秋之夜煙消云散......
2012年10月16日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