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辭世二十余年了。按說,我是沒資格用這個題目的,因為找不到合適的題目,只能斗膽胡寫了。
九一年,三毛去世的消息從收音機里聽到,說自殺。九五年左右開始接觸她的作品,知她為臺灣
作家。然而,關于她的文字,大都模糊,記不清讀過某篇題目,只是遺憾:她的散文集還缺<傾城>和
《談心》。
小時讀書,只要作者文字通暢就會讀,如果書前有介紹作者為著名人士,必定用心苦讀。但讀三毛
的作品,固然是因為當時沒書讀,有書讀自然高興。而三毛的樸實無華的文字,以及淡淡憂傷的情,還
有那個荷西,當時不曾有過思考,只將文當文,并未考慮作者的主觀思想,甚至印在書上的作者像都不
加留意。
在我的意識里,竊以為三毛才思失而癡迷文學不能也,并不知她是很重情的人,而荷西這個能廝
守一生的最愛她的人再不能關愛她,她要過一般人的家庭也可望不可及了。三毛,這個天性爽真,很實
際的女人,能甘心清貧,卻不能承受打擊了。為情而亡是她無悔的抉擇。看淡人生,看慣世人,再無所求
,而大愛猶如夢,連歌王那么隨和的人也接受不下敢愛敢恨的她,她失望至極,雖然文字能暫時緩解一
下她的苦痛。然而,她脆弱又敏感的內心深處,更希望有一個人和她并肩生活。她要的是生活,觸可
及的幸福小家庭。她是一個簡單的人,卻又是一個孤僻的人。也許我這個說法太武斷。但三毛平時抽煙
,不是一個好習慣,至少她內心極空虛。不能說她自卑,但她時常很憂愁。她周游世界,無疑豐富了她
的內心,使她能清高地仰天默笑。讀她的文字,都是她的經歷,寫得都是身邊的人和事,平平平淡的生活,
真真實實的生活,溶入了滿腔的熱情。三毛,無論做人作文,都是謙遜的,都是低調的。同時,她
又是個追求完美的人,容不得半點虛假,這樣的人最善良,也最容易受傷。這樣的人最真誠,卻最不懂人情
。也許三毛她對自己要求太嚴格,卻按自己的標準要求別人。有時,過于理想化,往往不現實。沒有人能夠走近她的內心,她通過樸實的文字深深打動了讀者,而現實中的她很孤苦,雖然荷西最愛她,但荷西未
必懂她,盡管荷西愿意了解她。她的文字寫到荷西,總是很感人的,因為荷西才是她的最愛。然而荷西離開了人世。所以,寫文字時的三毛其實是極憂傷的。
三毛曾自作主張改名陳平,說明她從小就是一個有主張的人,也是一個倔強的人。她在文學上取得了
驕人的成績,文學帶給了她榮耀,卻不能消除她的惆悵。一個女人的內心不足夠強大,苦痛是永遠都有的。
三毛,活潑開朗的她更喜靜。而文靜的人大多能保持清純的形象,雖年長仍單純,而無心計,必定會有太多不快,必定太多壓抑。多少文人因文字瘋掉,皆因想得太多,實乃困于情也三毛為情所折磨,精神相當頹廢,更何況十多歲時就有過自殺舉動,心理一直有陰影,而現實總不如意,能放下摯愛的文學,人生的路也到盡頭了,自認無悔矣。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