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說來也真是太不湊巧了。那四個說好了原該在兩點鐘前后到達的女同學,遲遲都不見來,結果三個男同學卻趕在她們前頭先到了。美君的妹妹曼君因為等待的時間太久,跑到馬路西頭買冷飲吃去了,偏偏就在這個當口上,那三個男同學探頭探腦地走進丁步云公寓的大門。
步云公寓也許該說是上海為數不多的公寓樓房中氣派最大的一幢高級公寓樓房。它的外墻涂成葉綠色,直沖云霄,遠遠看去很像是一座人工造成的丁字形高山,到了大門口朝里一望,滿眼黃澄澄的一片輝煌。大門內側是一個門房間兼電梯司機的休息室,再進去便是一個四角方方的大過廳,相當于一個可容一二百人開會的中型會場。過廳—邊,在寬闊的大理石樓梯邊上,平列著兩間一樣款式的厚鐵門小房間,那就是可供同時上下的電梯間。過廳的另外三面,都有一條筆直的走廊,顯得那么深遠,簡直像望不到頭似的。每一套住宅的門戶就都設在這丁字形的走廊上。
這三個男同學剛來到了過廳里,頓然覺得一陣適人的涼氣從四面襲來,使他們仿佛置身在一個開放冷氣的電影院里,渾身的熱汗也一下子收住了。眼前這富麗堂皇的景象,既讓他們日瞪口呆,又使他們變得手足無措起來。
整座公寓大廈里靜悄悄的,不見一個人影。兩扇電梯間的門也關得緊緊的。他們知道徐美君家住在十樓,但電梯門關得那么死,該怎么去打開呢?不乘電梯,就這樣劈里啪啦地跑上樓梯去,成嗎?會不會被樓上的住戶當做野孩子盤問啊?
他們這三個二十歲上下的大孩子,其實也都是知識分子家庭的子弟,家庭生活狀況都不算太壞。其中一個叫葉家瑋的,父親和母親都是人民銀行的職員;另一個叫何冰的,父親是中學教師,母親是工廠技術員;只有一個叫鄭立真的,從小父母雙亡,一直寄居在外公家里,但他外公是一個名氣不小的退休老中醫,也有能力對他的生活照顧得十分周到。問題是,他們三家的生活狀況跟徐美君家比起來,那就相差了一大截,尤其是從居住條件而論。他們都住在相隔兩條馬路以外的一條石子路上.那里距離衡山路不過一刻鐘的路程,面貌卻大不一樣,到處都是灰不溜秋的石庫門矮平房。
以往,他們每天上下學,也常常經過步云公寓,卻從沒進來過。他們知道同班的徐美君是住在這座公寓大廈里的,但即使在門口碰上她,她也從不會邀請他們到她家里去玩的。
這一次,就為了要一起結伴到杭州去旅行,徐美君竟然主動邀請他們到她家做客,而且還得和她的父母見上一下面,這不免使他們感到十分意外。他們知道徐美君的爸爸是一個社會地位很高的大學者,大學教授兼著名理論家,出門開會都得由小轎車專門接送,氣派大得像是一位高級首長。他們從沒聽說徐美君曾經邀請哪一個男同學到她家里去做過一次客,更別說和她的爸爸媽媽見面了。可以說,這一件新奇事的發生,使他們在受寵若驚之余,還在心里激起了一股很不尋常的感情波瀾——大男孩身上所特有的感情波瀾。
他們雖然都稱得上是班級里最老實的正派同學,但也像那些給徐美君偷偷寫過紙條的同學一樣,對她暗暗懷有相當的好感,說成為兩性之間愛慕之情也不算過分。
這三個男同學為什么偏偏都會對徐美君產生好感呢?這可得從徐美君身上去找原因了。關鍵就在于徐美君迷人的長相、風度和性格。自從她升上了高中三年級,成了一位體魄健美的大姑娘以后,便越來越顯得光彩照人。她走到哪里,哪兒里光線也似乎會頓然一亮,令人目注神移。特別是當她閃動著潔白的細齒說起話來時,臉上總是帶著幾分甜甜的微笑,態度既文雅又活潑,非常討人喜歡。因而,別說是班級里年紀較大的男同學,就連學校里的青年教師們,只要跟她單獨說上幾句話,也常常會無端地面紅耳赤,靦腆得手足無措。再加上徐美君又天生一個溫婉、大方的好性格,待人友善,遇事隨和,十分寬容大度,從來不使什么小心眼,哪還不會讓毛頭小伙子們產生強烈的癡心妄念?
當然咯,這三個正派男同學在畢業以前是絕對不敢向徐美君有所表示的。他們都知道,一個在校的中學生如若稍稍流霹出一點男女私情,校方的紀律是絕對不能容許的;因而,他們只好一直把這種癡心妄念深埋在自己的心底里。但不久之前,他們拿到了畢業證書以后,感情便獲得了解放,不約而同地開始了種種試探:只要一遇機會,他們便會去向徐美君表示好意。這一次,他們所以要跟了女同學們一起到杭州去玩,目的也都是為了可以更加接近徐關君。他們都暗暗抱定了一個主意:在一起外出旅行的過程中,一定要充分利用一切可能的機會,和徐美君建立起不同于一般同窗友誼的良好關系。
他們三個在報考大學落榜之后,已經另外找到了相當滿意的好出路,都有了就業機會。鄭立真畢業前就得過市游泳錦標賽的自由泳冠軍,達到國家一級運動員的標準,如今已被部隊吸收去當干部編制的運動員,即將成為一個光榮的解放軍軍官。他們都將在不久以后分頭去正式報到上班,因而對自己的前途充滿信心。正憑著這一點,他們都以為和徐美君發展關系的可能性是完全存在的。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