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另頭,李夢奇也開始了其漫漫的治療之路,懷著忐忑的心,他來到了吳亦欣爺爺的診所。
“來,請坐。”吳爺爺說。
李夢奇有點緊張,他擔心這位兩鬢蒼白,帶著眼鏡的老人是否真的能夠治好他的病。吳爺爺讓姜凡把手放在診包上,李夢奇雖然不懂中醫,但是他知道吳爺爺是要給他把脈,電視里都是這么演的。號了一會兒脈,吳爺爺要他伸出另一只手。李夢奇現在才懂得了——原來電視里說起把脈男左女右,這套理論是騙人的。把脈之后吳爺爺又讓李夢奇彎彎腰,躺在床上抬了抬腿。此時李夢奇感覺自己的心已不再焦躁,他的那顆“警惕之心”已慢慢放下了。他感覺吳爺爺的身體里散發出一股能量,這股能量安撫著他的心靈。吳爺爺慈祥地說:“你因腎氣不足,加之外感風寒,再加之你平時坐姿與用力不當,才會導致腰椎間盤中度突出。因突出髓核壓迫坐骨神經,才會導致坐骨神經痛,我現在先用正骨手法把你突出的髓核復位,再開一些中藥給你活血并增補腎氣,調理調理大約半年左右你的病就會痊愈的。”
如果不是得病,李夢奇根本不知道中醫之中有正骨這種治療手法。第一次正骨雖然有些痛,然而正骨之后,他發現自己的坐骨神經的疼痛一下子緩解了很多,幾乎不疼了。他不知道吳爺爺是怎么做到的。但他感慨祖國傳統醫學真的很神奇。
經吳爺爺介紹,吳亦欣陪在李夢奇來到了海江中醫文獻館,找到了吳爺爺的好友張爺爺。張爺爺是一位中醫大師,擅長使用針灸以及各種手法治療各種眼疾。李夢奇體驗過正骨的神奇后,對于針灸他還是有點怕的,從小他就最怕打針,更別說在眼睛上扎針了。
“真的不會有事嗎?”李夢奇緊張地問吳亦欣。
吳亦欣看到李夢奇緊張的表情覺得很滑稽一下子笑了出來:“不會有事的,我保證。”
“我緊張死了,你還笑?萬一……怎么辦啊,對醫生而言最多是一次醫療事故,而我的眼睛……?”李夢奇說。
“別緊張!放松!放松!”吳亦欣拍了拍他的肩膀說:“我最近眼睛也有點不舒服,要不我先去針灸,算是給你試針,夠義氣吧?吳亦欣說。”
李夢奇有些感動,他想:“讀書的時候怎么沒發現她原來她這么善良呢?哎……后悔。其實她比沈婧好多了。”
沈婧是李夢奇讀中專時認識的一個女孩,遙想當年他們都是江海某知名報社的學生記者,沈婧是一所重點高中的學生,長得漂亮且是個才女,是那種只要是男生看了就想保護的女孩。在中專里喜歡讀書的人不多,有書卷氣的人就更少了,李夢奇偏偏就喜歡有書卷氣的女孩,在沈婧身上有一種獨特的書卷氣,很特別……
李夢奇和姜凡一樣,從小他就很喜歡林微因,沈婧身上散發出來的那種氣質有種林微因的味道,這種味道絕非一朝一夕能“練成”的。于是沈婧便成了他的夢中情人。落花有意隨流水,流水無心戀落花。沈婧雖然和李夢奇關系很好,但卻始終沒有接受李夢奇,李夢奇始終不能成為沈婧的守護天使。畢業后,沈婧考進了一所名牌大學,李夢奇在社會上摸爬滾打,兩個人有他們各自的世界,聯系也就越來越少了,到最后幾乎斷了聯絡。李夢奇心想:“或許我和他永遠只是兩條平行線,永遠不會有交點吧。”在李夢奇的心中——沈婧是一個帶著光環的漂亮女孩,然而他清楚得知道——她不是他生命中的天使。說來也巧,這個時候《海江文化》雜志社和李夢奇約稿,稿子要求寫城市文化的散文,李夢奇本來想推掉,但經過再三思量,他還是決定幫雜志社寫稿。我們一起來共享下這篇稿子吧。(沈婧在高中的時候就寫了一些有關城市中老房子的文字,在江海她算得上是一個小有名氣的文藝女青年,李夢奇是一個勇于嘗試欣東西的人,雖然他并不怎么寫散文,因為他覺得散文真的很難寫,不過他還是決定嘗試著去寫好這篇有關于城市文化的文字。)
北昌路?西昌路
我是一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或許對于這座城市以及這座城市里的建筑與這些建筑中所包含的歷史文化我并沒有發言權。但請大家允許我說些什么。因為海江這座城市見證了我的出生與成長。它承載著我們家幾代人的夢想與故事。
一時間不知從何處說起,我就以北昌路與西昌路為切入點,談談我的想法吧: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海江是一座移民城市,大約在六十幾年前,我的爺爺和奶奶從寧波坐著船“飄”到了海江,那時我的爺爺在碼頭上工作,為了維持生計,奶奶選擇了北昌路一戶人家做保姆,于是我們家便和北昌路結下了不解之緣。奶奶告訴我她的東家是位儒商,有知識有文化有魄力,且善待每一個人,奶奶說做人就要做老爺(做像她東家一樣的人)。
從奶奶那我聽了很多關于北昌路和北昌路老房子的事,因為過了很多年奶奶的有些描述在我的腦海中已經被腦液沖的淡而模糊了,然而我清楚地記得奶奶說老房子的客廳很大,老爺經常在客廳里和朋友談天說地談古論今,老爺有時還會在客廳里舉辦舞會,奶奶說那些太太和小姐們都穿的很漂亮,他們都很有教養與氣質。奶奶希望我今后也有緣能找到這樣一位女子為妻。奶奶在腦海里已經幫我勾勒出未來孫媳婦的模樣——“林徽因式女子”。奶奶沒讀過書但她很喜歡老爺的書房,老爺的書房很大里面有很多藏書,奶奶雖然看不懂這些書,但她覺得在書房里的感覺很愜意。老房子的花園很大,孩子們都喜歡在花園里嬉戲,花園里有很多的花草與蝴蝶,在童話故事中常常會出現貓追蝴蝶的場景,然而這些場景切切實實發生在老房子的花園里。奶奶經常笑著說:“老爺的小女兒很頑皮,喜歡從花園里翻墻到隔壁人家。”
后來因為總總原因老爺離開了老房子,我們家搬到了西昌路。西昌路的房子很小,只有十幾個平方,四家人共用一個廚房與廁所。洗澡的時候有時還會被偷窺。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還有我的姑姑后來又有了我,都擠在這十幾個平方里。我們很窮,然而這個家卻很溫暖。
靠近西昌路在江東大道生民路那有一個叫十六戶的地方。記得讀初中的時候,我們的班主任常說:“你們不好好學習,以后就會像十六戶的人一樣,沒文化,沒教養,做社會的最底層。”聽了這話我很生氣,因為外公外婆就住在十八間,媽媽從小也生活在十六戶。那時我還小,但我懂得一個道理——人是平等的且沒有高低貴賤的。爸爸和媽媽都是工薪階層,收入都不高,但是他們卻在他們的父母身上學會了堅強與善良,并且他們把這些都教給了我。
《易經》上說:“否極而泰來。”改革開放,讓西昌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無敵百貨宇宙大道、奚家宅金融貿易區崛地而起。轉眼間,西昌路一代成了海江的“新寵兒”。
如今,我已不住在西昌路了,然而我經常會回去走走,看著西昌路一天比一天繁華,我的心也不禁沸騰了,我是一個喜歡到處亂走的人,前幾天又去了一次北昌路,途中我從延安南路,一直走到了洛陽南路,在金門路上吃了排骨年糕,又去了江灣路上的中醫文獻館,找林國泰老中醫討論我的中醫小說的事。走著走著走到了天象路,一種莫名的力量牽引著我,讓我走進了天象路787號,突然間眼睛好像模糊了一下,我感覺自己仿佛又回到了幾十年前的北昌路老房子,在客廳里我跳著舞,在書房里邊喝咖啡邊看書,在花園里打著太極。突然間,手機響了,老媽叫我回家吃飯了,我才晃過神來。海江市作家協會的老房子被人們稱為“幸福花園”然而他和北昌路的老房子一樣,很美很大讓人充滿著夢想,他和北昌路的老房子一樣,見證著海江的歷史。
海江承載著太多人的夢想,海江是一個充滿奇跡的地方,曾經的我只是一個中專畢業生,人多人都對我嗤之以鼻冷眼相對,然而我卻沒有因此放棄我的寫作夢想,我覺得——學歷不等于能力,如同我的初中班主任一樣雖然她畢業于某知名高校中文系,且在某重點高中任教十余年,然而我卻并不覺得,她是一位好老師,曾經有人對我說,北昌路那一帶是有錢人去的地方,我卻不敢茍同,中國是一個民主的國家,海江是一座民主的城市,他給每個人都提供了機會,只要你永不放棄自己的夢想,夢想總有一天會叩響贏家的門。
北昌路?西昌路見證了海江的歷史,也見證了我的成長,如今,我已獲得了海江師范大學漢語語言文學的文憑,也在很多報刊雜志上發表了文字,我將用我的文字為海江的發展添磚加瓦。同樣,我將用我的努力與生命去見證這座美麗的城市的發展。
李夢奇突然發現在吳亦欣身上有種超越沈婧的氣質,有種獨特的美,這種美是古典與現代相結合的美。這種美讓人感覺很親切很愜意。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李夢奇是搞寫作的,他的觀察力要強于常人,其實他早就感覺到吳亦欣是喜歡他的,只是自己一直在假裝不知道罷了。世界上有些人真的很奇怪,他們不懂得惜緣惜福。當愛你的人出現在面前你不好好去珍惜,等到失去時候才后悔莫及。寫到這里,作者不禁想到了《大話西游》中至尊寶的那段經典臺詞——曾經有一段真摯的愛情擺在我面前,我沒有珍惜失去后才后悔莫及,人世間最痛苦的事情莫過于此。如果上天在給我一個機會,我會對那個女孩說三個字:“我愛你。”如果要在這段愛情上加一個期限,我希望是一萬年!!!朋友,請好好珍惜您身邊的有緣人,莫到失去時才后悔莫及……
看著張爺爺為吳亦欣針灸時她穴位上插滿了金針,李夢奇頓時心生憐惜之情。
速度快,透皮快,幾乎無痛感、感覺眼睛一下子輕松很多,這是吳亦欣對張爺爺給自己針灸的評價。
“一個女孩子都敢針灸,自己一個大男人有什么好怕得?”李夢奇心想。
吳亦欣給了李夢奇接受治療的動力和勇氣。果然張爺爺的精湛醫術,讓李夢奇對傳統中醫深信不移。張爺爺針灸讓李夢奇的眼睛立竿見影得舒服了很多。張爺爺對于不同的病人有不同的治療手法,中醫針灸針法很多,實在太奇妙了。如果不是自己得病,他永遠也不知道針灸還有不同的針法一說。真是奇妙無比。李夢奇是個好奇心很強的人,自己接受完治療后,硬是賴著不肯走,張爺爺并不介意他的好奇心。那天李夢奇見識了張爺爺使用水針為病人治療眼病。
人生并非永遠一帆風順,但我們無時無刻都要堅強的活著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