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庫 > 文學理論 > 學術研究 > 文史通義(書號:237)
文史通義  文/章學誠

第六章    外篇二(6)

  或謂史至馬、班極矣,未聞有如是之詹詹也。今必遠例《春秋》,而近祧《史》、《漢》,后代史家亦有見及于此者乎?答曰:后史皆宗《史》、《漢》。《史》、《漢》未具之法,后人以意刨之,大率近于類聚之書,皆馬、班之吐棄而不取者也。夫以步趨馬、班,猶恐不及,況能創意以救馬、班之失乎?然有窺見一二,而微存其意者,功亦不可盡誣矣。陳壽《蜀志》。

  以諸葛不立史官,蜀事窮于搜訪,因于十五列傳之末,獨取楊戲《季漢輔臣贊》,與《益部耆舊雜記》以補之。常璩《華陽國志》,以漢中士女有名賢貞節,歷久相傳,而遺言軼事,無所考見者,《序志》之篇,皆列其名,而無所筆削。此則似有會于多聞闕疑之旨者。惜其未能發凡起例,特著專篇,后人不暇搜其義蘊,遂使獨斷之學,與比類之書,接跋于世,而《春秋》之旨微矣。

  近代府縣志書,例編人物一門,廁于山川祠墓、方物土產之間,而前史列傳之體,不復致思焉。其有豐功偉績,與夫潛德幽光,皆約束于盈寸之節略,排纂比次,略如類書,其體既褻,所收亦猥濫而無度矣。舊志所載,人物寥寥,而稱許之間,漫無區別,學皆伏、鄭,才盡班、揚,吏必龔、黃,行惟曾、史。且其文字之體,尤不可通,或如應酬膚語,或如案牘文移,泛填排偶之辭,間雜帖括之句,循名按實,開卷茫然。凡若此者,或是鄉人庸行,請托濫收;或是當日名流,失傳事實;削之則九原負屈,編之則傳例難歸。又如一事兩說,參差異同,偏主則褒貶懸殊,并載則抑揚無主,欲求名實無憾,位置良難。至于近代之人,開送事跡,俱為詳詢端末,纖悉無遺,具編列傳之中,曾無時世之限。其間亦有姓氏可聞,實行莫著,濫收比類之冊,或可奄藏,入諸史氏體裁,難相假借。今為別裁閉訪,同占列傳之篇,各為標目,可與正載諸傳互相發明。是用敘其義例,以待后來者之知所審定云爾。

  永清縣志前志列傳序例史家著作成書,必取前人撰述,匯而列之,所以辨家學之淵源,明折衷之有自也。司馬談推論六家學術,猶是莊生之敘禽、墨,荀子之非十二家言而已。至司馬遷《十二諸侯表敘》,則于呂覽、虞卿、鐸椒、左丘明諸家所為《春秋》家言,反覆推明著書之旨,此即百三十篇所由祖述者也。史遷紹述《春秋》,即虞、呂、鐸、左之意,人譏其僭妄,非也。班固作遷列傳,范氏作固列傳,家學具存。至沈約之傳范氏,姚氏之傳沈約,不以史事專篇為重,于是史家不復有祖述淵源之法矣。今茲修志,而不為前志作傳,是直攘人所有而沒其姓名,又甚于沈、姚之不存家學也。蓋州縣舊志之易亡,又不著范史、沈書之力能自壽也。

  紀述之重史官,猶《儒林》之重經師,《文苑》之重作者也。《儒林列傳》當明大道散著,師授淵源;《文苑列傳》當明風會變遷,文人流別。此則所謂史家之書,非徒紀事,亦以明道也。如使儒林文苑不能發明道要,但敘學人才土一二行事,已失古人命篇之義矣。況史學之重,遠紹《春秋》、而后史不立專篇,乃令專門著述之業,湮而莫考,豈非史家弗恩之甚耶?夫列史具存,而不立專傳,弊已如是;況州縣之書,跡微易隱,而可無專錄乎?

  書之未成,必有所取裁,如遷史之資于《世本》、《國策》,固書之資于馮商、劉歆是也;書之既成,必有其傳述,如楊惲之布遷書,馬融之受漢史是也;書既成家,必有其攻習,如徐廠、裴骃之注馬,服虔、應劭之釋班是也。此家學淵源之必待專篇列傳而明者也。

  馬、班而后,家學漸衰,世傳之家學也。而豪杰之士,特立名家之學起,如《后漢書》之有司馬彪、華嶠、謝承、范蔚宗諸家,而《晉書》之有何法盛等一十八家是也。同紀一朝之跡,而史臣不領專官,則人自為編,家各為說。不為敘述討論,萃合一篇之內,何以得其折衷?此諸家流別之必待專篇列傳而明者也。

  六代以還,名家復歇,父子世傳為家學,一人特撰為名家。而集眾修書之法行,如唐人之修《晉書》,元人之修《宋》、《遼》、《金》三史是也。

  監修大臣,著名簡端,而編纂??敝?,則隱顯不一。即或偶著其人與修史事,而某紀某表編之誰氏,某志某傳輯自何人,孰為草創規條,孰為潤色文采,不為整齊綴合,各溯所由,未免一書之中,優劣互見,而功過難知。此一書功力之必待專篇列傳而明者也。

  若夫日歷起居之法,延閣廣內之藏,投牒議謚之制,稗官野史之征,或于傳首敘例,詳明其制;或于傳終論述,推說其由,無施不可。亦猶儒林傳敘,申明學制,表立學官之遺意也。誠得此意而通于著作,猶患史學不舉,史道不明,未之聞也。

  志乘為一縣之書,即古者一國之史也,而世人忽之。則以家學不立,師法失傳,文不雅馴,難垂典則故也。新編告成,而舊書覆甕,未必新書皆優,而舊志盡劣也。舊志所有,新志重復載之,其筆削之善否,初未暇辨;而舊志所未及載,新志必有增益,則舊志之易為厭棄者一矣。纂述之家,喜炫己長,后起之書,易于攻摘。每見修志諸家,創定凡例,不曰舊書荒陋,則云前人無稽,后復攻前,效尤無已。其實狙公顛倒三四,本無大相徑庭。但前人已往,質證無由,則舊志之易為厭棄者二矣。州縣之書,率多荒陋,文人學士,束而不觀。其有特事搜羅,旁資稽索,不過因此證彼,初非耽悅本書。

  新、舊二本,雜陳于前,其翻閱者,猶如科舉之士,購求程墨,陰陽之家,檢視憲書,取新棄舊,理勢固然,本非有所特擇,則舊志之易為厭棄者三矣,夫索綏《春秋》,夫索綏《前涼春秋》。端資邊瀏。瀏承張駿之命,集涼內外事。常璩《國志》,《華陽國志》也。半襲譙周。《華陽國志》載李氏始末。其劉氏二志,大率取裁譙周《蜀本紀》。是則一方之書,不能無藉于一方之紀載。而志家不列前人之傳,豈非得魚忘筌,習而不察?又何怪于方志之書,放失難考耶?

  主修之官,與載筆之士,撰著文辭,不分名實,前志之難傳一也。序跋虛設,于書無所發明,前志之難傳二也。如有發明,則如馬、班之錄《自序》。

  可以作傳矣。作志之人,行業不詳,前志之難傳三也。書之取裁,不標所目,前志之難傳四也。志當遞續,非萬不得已,不當迭改,迭改之書,而欲并存,繁重難勝,前志之難傳五也。于難傳之中,而為之作傳,蓋不得已而存之,推明其故,以為后人例也。

  永清縣志文征序例《永清縣志》告成,區分紀、表、圖、書、政略、列傳六體,定著二十五篇,篇各有例,又取一時征集故事文章,擇其有關永清而不能并收入本志者,又自以類相從,別為奏議、征實、論說、詩賦,各為一卷,總四卷。卷為敘錄如左,而總敘大指,以冠其編。

  敘曰:古人有專守之官,即有專掌之故;有專門之學,即有專家之言。

  未有博采諸家,匯輯眾體,如后世文選之所為也。官失學廢,文采愈繁。以意所尚,采掇名雋,若蕭氏《文選》,姚氏《文粹》是也;循流溯源,推而達于治道,《宋文之鑒》是也;相質披文,進而欲為史翼,《元文之類》是也。是數子之用心,可謂至矣。然而古者十五《國風》、八國《國語》,以及晉乘、楚梼杌與夫各國春秋之旨繹之,則列國史書,與其文誥聲詩,相輔而行,在昔非無其例也。唐劉知幾嘗患史體載言繁瑣,欲取詔誥章疏之屬,以類相從,別為一體,入于紀傳之史。是未察古人各有成書,相輔益章之義矣。第窺古人之書,《國語》載言,必敘事之終始。《春秋》義授左氏,《詩》有國史之敘,故事去千載,讀者洞然無疑。后代選文諸家,掇取文辭,不復具其始末。如奏議可觀,而不載報可;寄言有托,而不述時世;詩歌寓意,而不綴事由;則讀者無從委決,于史事復奚裨乎?《文選》、《文粹》,固無足責;《文鑒》、《文類》,見不及斯。豈非尺有所短者哉?近人修志,藝文不載書目,濫入詩文雜體,其失固不待言;亦緣撰志之時,先已不辨為一國史裁,其猥陋雜書,無所不有,亦何足怪?今茲稍為厘正,別具《文征》;仍于詩文篇后,略具始末,便人觀覽,疑者閱之。聊于敘例,申明其旨云爾。

  奏議敘錄奏議之文,所以經事綜物,敷陳治道。文章之用,莫重于斯。而蕭統選文,用賦冠首。后代撰輯諸家,奉為一定科律,亦失所以重輕之義矣。如謂彼固辭章家言,本無當于史例,則賦乃六義附庸,而列于詩前;騷為賦之鼻祖,而別居詩后;其任情顛倒,亦復難以自解。而《文苑》、《文鑒》,從而宗之,又何說也?今以奏議冠首,以為輯文通例,竊比列史之首冠本紀云爾。

  史家之取奏議,如《尚書》之載訓誥,其有關一時之制度者,裁入書志之篇;其關于一人之樹立者,編諸列傳之內。然而紀傳篇幅,各有限斷,一代奏牘,文字繁多,廣收則史體不類,割愛則文有闕遺。按班氏《漢書》,備詳書奏,然覆檢《藝文志》內石渠奏議之屬,《高祖》、《孝文》論述冊詔之傳,未嘗不于正史之外,別有專書,然則奏議之編,固與實錄起居注相為表里者也。前人編《漢魏尚書》,近代編《名臣章奏》,皆體嚴用巨,不若文士選文之例。而不知者,往往忽而不察,良可惜也。

  杜佑撰《通典》,于累朝制度之外,別為禮議二十余卷,不必其言之見用與否,而談言有中,存其名理。此則著書之獨斷,編次之通裁,其旨可以意會,而其說不可得而跡泥者也。然而專門之書,自為裁制,或刪或節,固無不可。史志之體,各有識職,征文以補書志之闕,則錄而不敘,自由舊章。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滬)字59號  滬ICP備14002215號

滬公網安備 31010602000012號

国产精品中文久久久久久久| 精品久久久久久99人妻| 亚洲欧美日韩久久精品第一区| 久久久久av无码免费网| 久久精品国产免费一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影院| 麻豆一区二区99久久久久|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与黑人午夜性猛交久久久| 亚洲成色www久久网站夜月| 国产午夜福利精品久久|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人妻|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 狠狠色综合网站久久久久久久高清|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另类久久久精品| 久久国产精品二国产精品| www.久久热| 国产精品一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 | 无码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网站|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日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性色| 久久综合久久性久99毛片| 久久精品草草草|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搜索|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日韩| 久久久久久曰本AV免费免费|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一区二区| 国产亚州精品女人久久久久久| 99久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久久99久久99精品免视看动漫| 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99精品九九九久久婷婷 |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久精品午夜免费不卡| 99久久国产热无码精品免费| 亚洲成色WWW久久网站|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按摩| 看久久久久久a级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