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庫 > 文集選集 > 作家文集 > 倒影集(書號:1212)
倒影集  文/吳正

第二章    創作這個話題(1)

  一、關于藝格

  性格、人格、藝格,三位一體。它們共同組成了一個藝術家的本位與本體。讀過《圣經》的人都知道圣父圣子圣靈三位一體的道理。后來,為把人類從罪孽中拯救出來,仁慈的天父遂決定將他其中的一種格位:圣子,切割了下來,降臨人間,成了耶蘇基督。他既通人性又通神性,因此,他同時能感受人間的痛苦以及天堂的快樂。他一直滯留于人間,直到他那被釘于十字架上的頭顱猛然垂落下來的一刻。他回到他的天父那里去了,回歸了他的原位,并與另外二種格位重新結合,成為了一種完整意義上的上帝。

  如此描述傳達的是一種什么訊息?而“他”又是誰?

  當作家投入地創作時,他就將他的藝格切割了下來,降生到他作品的虛擬世界中去了。正因為這種藝格的存在,作品才有了靈性。我們老喜歡打的一個比喻是:背負十字架而行,卻渾然不知其中的涵意。處于創作酣態中的作家既痛苦又快樂,他同時在體會跋涉的艱辛和表達的舒暢。作為人類之中一份子的作家,他的另外兩種格性:性格和人格仍留待在他那里,而他的藝格卻神游在他的作品里,體受著他創作出來的人物的痛苦與絕望,興奮和歡樂。直到那一刻,那一刻他為他的小說圈上了最后一個句號。他突然便感覺失落了,無緣無故。因為,他的藝格也于此同時回歸了,藝術家又變回了一個在精神存在意義上的完整體。你說,作家、藝術家的創作過程奇不奇妙?是不是也帶點兒宗教意味上的玄奧呢?不管別人是怎么說怎么想的,反正,這是我的感受。

  因此,對一位藝術家作品的形態與風格的理解是建立在對其藝格的形成以及組合的了解基礎上的。

  十五六歲的我,曾是一個脆弱而又敏感的少年。對梅雨的季節,對黃昏的氛圍,對晚春的氣息,對小巷對弄堂對那些低矮烏黑的民居,對對街誰家的那扇永遠緊閉著的百頁長窗,對晚飯時分從廚房里飄逸而出的家常菜的香味,總之,對這都市中感知性較強的任何生活細節,我都敏感,都懷著一種莫名的憂傷。偏偏又在那時,我迷上了普希金,迷上了巴赫和肖邦,迷上了《約翰·克和斯朵夫》,再加上那種朦朦朧朧的性覺醒。我感覺自己生活在夢與現實的邊緣地帶,既充實又虛無,而充實正是那種虛無感所帶給我的。學校一放學,我就一頭栽進了父親的書房里(那時的父親已離滬赴港謀生去了),我獨自呆在那兒,享受著孤獨的幸福。我在那兒聽音樂,練琴。然后,我便打開了那盞垂目的湖綠色的臺燈。案頭堆放著一厚本一厚本父親留下來的英文原著,讀懂讀不懂,或讀懂有多少,我覺得自己漂浮了起來,我脫離了上世紀六十年代初中國社會的那一片紅彤彤的生活形態,我遨游在自己的時空里。

  暮色漸變深濃的時候,我上街去。我穿巷鉆弄,專喜愛去接近那些最民俗的,最有生活動態的,因此也是最能令我動容動心的城市生活的場景。我見到一輛輛晚歸的自行車從狹窄的弄堂里推了進來,那些飄逸的少女們,那些動人的少婦們,在家門口支起了撐腳,停好車,然后便消失在了低矮黝黑的門廊里,宛若一個個不真實的幻影。沒人留意到我,只有我自己才知道自己的存在。但我享受這一切,這一切所帶給我的感受以及想象的美妙是無與倫比的,我陶醉于其中。

  幾十年后,讓我罹患抑郁癥和寫就那些帶所謂“異化”味覺小說的情緒種子都在那會兒同時播下的。精神類疾病與藝術家的靈性互為皮毛互為表里,孰對孰錯,孰美孰丑,孰取孰捨,根本就沒法分割清楚。

  這是病態呢還是藝術?即使是弗洛依德,也未必能說清道明。但弗洛依德卻告訴了我們有關人格、性格、藝格之間的那種隱秘的聯系。當然所謂三位一體說只是一種宗教化了的隱喻,性格是面向世俗社會時的人格的外化與面具化,藝格則是在面對精神宇宙時的人格的聚焦與爆發。幾十倍,幾百倍,乃至上千倍的對于光能的聚焦力度終于點燃了一部藝術作品的靈感的火種。

  二、文學的伊甸園

  我出生一個江南的書香世家。祖父是一位清末民初的醫家兼書法名家。父親是經濟學家,上世紀三十年代中期畢業于上海復旦大學,后又一直留在大學里執教。直至六十年代初離滬赴港。赴港后的父親因應時勢,改換了職業的性質,他擔任了某大企業的高層主管及董事,主謀商務。我是在1978年初赴港與父母團聚的。之后,結婚、生女;將父業接手,并以一種純自我的思路與方式將其發展了開來。其間,時晴時雨,風生浪起。有沾沾自喜的日子,也有顧此失彼的時候。但無論如何,我還是一關又一關地闖了過來,非但沒有破產,應該說,還算經營得法,將原有事業基礎的年輪擴大了一圈。但不覺老之將至,殘忍的霜白已不知在何時爬上了我的烏鬂。我在對某些東西漸漸失去興趣的同時,對另一些東西卻興致勃勃了起來。我毅然決定將我從前所從事的人生事業劃上一個永久的句號。地殼的變遷開始進入穩定期,火山不再頻密爆發,一切冷卻了下來。

  你看,這大半個人生歲月,三語兩句便能將它說完,但假如要寫它部多卷體的長篇巨著的話,也不會說就缺乏素材。可見思緒表達功能的伸縮性之大。寫作者的思點從何處切入決定了寫出來的會是一只什么樣的故事版本。這叫什么?這就叫文學。

  其實,陪伴我這人生之道一路走過來的還有我的文學創作。先是詩歌,后是小說。少年時代,我就迷上了詩歌:讀詩、思詩、寫詩。有時候,一行詩句就可以把我弄得熱血澎湃,通宵失眠。為了能讀到、讀懂更多的詩,我還死啃英語(我在中學堂里學俄語——這是那個時代的教學大綱所規定的)。除了英語之外,我還學音樂、拉提琴。因為我覺得:詩與音樂也是某類譜系上的同宗弟兄。有位英國女詩人寫過一首短詩,僅三行。我讀到的是原文,但因語言淺白,涵意清澈見底,讀后竟然至今不忘:你死了/把孤獨留給了我/直到我也死去。文學的元素是文字,文字表達的深淺繁簡與讀者記憶功能間的那種對應關系由此可見一斑。

  說到失眠,我想發揮多兩句。不要一說到文人、作家,一談起書香門第,就以為整天都在干些操琴吟詩,捋鬚壁題之類的清雅活兒。藝術家與生俱來的還有他們強烈的焦慮個性。我不知道我的祖父與父親是怎么樣的,但我知道我自己的情形。而我相信,我人格之中的某部份基因正是他們遺傳給我的。作家的焦慮癥源自何處?我想有兩點:一是對客觀世界中一切存在的現象與對象都過份敏感。二是又要設法將他所敏感到的一切都能在文學表達的象限內找到恰如其份的對應點。這自然是件很有難度的事,然而,作家懷著的卻是一種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決意。而假如,你還有志于在“立體創作”這一思維領域里有所作為的話,這種焦慮癥狀更會加重。你老兄是在燃燒自己照亮文學,照亮作品,照亮作品中的人物——雖然我必須承認,我自己并沒有那種要去照亮這照亮那的偉大胸懷,但至少,我也希望能擦亮一根火柴,在這茫茫的夜色里點著一朵小小的溫暖的燭光。

  正是這種個性與努力讓我在進入中年之后的長長八年中飽受了抑郁癥非人的折磨與痛苦;并在近乎于沒頂的打擊之下奇跡般地存活了下來。我必須說,抑郁癥的本質是一種精神腫瘤,吸盡你精神的能量后,讓你干枯而亡。抑郁癥也是一座人生的孤島,隨著病情的加劇,你感覺海面愈拉愈闊,而你能力的小舟再也無法抵達人群熱鬧的彼岸了。在這座無人的孤島上,只有寫作陪伴我,只有作品理解我,只有文字同情我,只有作品中的人物愿意傾聽我無窮無盡的絮叨。創作成了我裸露著的靈魂能得以藏身的最后的一枚硬殼。

  說來也夠慘的:1976年以前是政治,去港后,轉變成了社會與生存環境對我的擠迫。到如今,如今一切枷鎖都已打開,卻沒有想到中年人生后的心理與情感因素又攪起了波瀾,遂使生命再度失衡。創作生涯這一路走來,始終泥濘,始終崎嶇,始終得不到應有的認同、支持與理解:從前是那批人,后來換成了這批人;而從前的那批人恰好就是今天的這批人——時代的變遷讓一切秩序都顛倒了過來。社會不能容忍你這么個立志要成功為作家的人,從前有從前的原因,現在有現在的理由。藝術家永遠孤獨。人們覺得你可厭可煩,失態自閉、擾人清夢。而我呢?我卻在精神極端困苦的同時意外地收獲到了一份充實,這便是我的小說。

  這樣的生活、創作與健康境況注定了我的創作會從詩歌轉向小說,并最后停留在了小說上,不想動了。生活在我的眼中顯得如此奇詭博大,如此立體交錯,而要表現這么一種生活,真還非用小說這種文學載體不行。再說了,我也必須在我小說的虛擬世界中尋找能繼續生存下去的勇氣和慰藉——這是俗世之外的另一片精神的伊甸園。其實,在這之前,我曾用一種嚴謹的寫實風格寫過一部三十三萬字數的長篇小說《上海人》(1986年)。當時,社會和讀書界的反響都頗強烈,作品被改編成影視和廣播劇目,流傳甚廣。然而在今天的回首里,覺得這部小說里描述的一切,頂多也是山脈、河川和森林。雖有些氣勢,也有些所謂“畫卷”的意味,但都是地表式的、地貌式的,總之,是在地殼的表面上做文章。在今日的我的潛意識深處,流動著的是一條潺潺的人性小溪,細小但極具靈性。每時每刻,她都處在一種幻變之中,她唱著歌,穿谷入林,時而隱沒于地下,時而又淙淙地露其真容了。這當然是年齡的增長帶給我的一種人生悟覺,但更是上蒼對我忍受抑郁癥痛苦的一種慷慨補償。所謂意識流,原來“意識”就是如此這般地“流”了出來!我讓自己的思緒隨著這股清泉一路奔流而去,沒有目標,也不預先設定流程。我只知道:這叫快樂,叫有趣。偶然興來,我會讓自己在這塊或那塊巖石上站立一會兒。巖石布滿了青苔,散發著一股青蔥的幽香。這讓我童年和少年時代的記憶復活。我站在那兒,東看看西瞧瞧,歇歇腳緩口氣兒。我讓自己的思路集中、聚焦。盡可能地作些寫實主義的敘述與描繪,一了我在創作習慣上某種隱匿了的宿愿。完了,我又逐波而去了。我連自己也弄不清,怎么走著走著,就“創造”出了這么一個十分個性化的敘事文本來了呢?這究竟是一種病態的宣泄呢,還是文學創作?——或者,這本來就是一回事。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滬)字59號  滬ICP備14002215號

滬公網安備 31010602000012號

亚洲欧美日韩久久精品第一区| 久久伊人五月天论坛| 久久91亚洲人成电影网站| 久久免费小视频| 久久综合视频网| 国产精品9999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青草| 久久国产乱子伦免费精品| 久久精品三级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东京热TOKYO综合久久精品| 久久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东京热TOKYO综合久久精品| 久久毛片一区二区| 天天影视色香欲综合久久| 久久精品www| 69久久夜色精品国产69| 熟妇人妻久久中文字幕| 久久人妻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综 | 久久福利青草精品资源站免费 |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郑州公司| 久久精品亚洲欧美日韩久久| 91精品国产色综久久| AV色综合久久天堂AV色综合在| 久久AV无码精品人妻糸列|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宅男小说| 狠狠色伊人久久精品综合网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狼| 久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 色综合久久天天综线观看| 国产婷婷成人久久Av免费高清| 99久久精品午夜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国产只有精品66| 国产精品热久久无码av| 99久久成人18免费网站| 9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 AV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久久| 久久天堂电影网|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动漫| 久久99久久成人免费播放|